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痰气管切开,定义,用吸痰装置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 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 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 发症的一种方法。,1. 熟悉吸痰的目的 2 . 掌握气管套管内吸痰的方法 3. 掌握吸痰的注意事项 4. 了解吸痰的并发症护理,学习内容,吸痰的目的,1.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 2.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结阻塞气道 3.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坠积性肺炎、肺不张 4.预防感染,吸痰方式,经口腔、鼻腔吸痰法 经气管插管吸痰法 经气管切开吸痰法 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3min 100%O2,何时需要气管内吸痰?,1.胸廓起伏增大,呼吸频率增快 2.分泌物经内套管喷出 3.血氧饱和度下降 4.呼吸机压力增高 5.患者面部表情痛苦,视,触,肺部有震颤感,听,1.肺部痰鸣音 2.呼吸音粗糙,一起动脑想想,?,气管套管的吸痰深度,10-20cm,?,吸痰的最适宜负压,成人0.033-0.053kpa 小儿0.013-0.033kpa,?吸痰管的大小,普通的气管套管,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对带有气囊导管或套管的吸痰,操作流程,一. 核对 二. 评估 三. 准备 四. 实施 五. 观察与记录,一. 核对,医嘱、 患者的床号、 姓名 、 腕带 临床上常是先医嘱再口头补医嘱,二.评估,患者评估:1.病情、痰量和痰液粘稠度(听诊)、意 识 2.生命体征 3.呼吸状况、痰鸣音、SPO2、心理状态、合作 程度 4.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 5.机械通气者,需要评估呼吸机通气模式 用物评估:用物是付齐全,无过期,二.评估,环境评估:将患者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 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 1822,湿度保持5060 ,气管套口覆盖24层纱 布,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三.准备,1.操作者准备: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必 要时做好职业防护 2.环境:清洁,舒适 3.用物准备: 负压吸引装置,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数根, 治疗盘,治疗巾,注射用水3瓶,无菌镊2 把,手套,无菌生理盐水,听诊器。必要 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放置合理。连接 并检查吸痰装置性能,调节负压。 4.患者准备: 患者了解目的,步棸,风险和不适,取的合 作(痰多危重患者立即实施。),听 诊,听诊的目的,听诊的部位,胸骨上窝 锁骨中线上、中、下部,胸部扣拍:,将手掌微曲成共弓形,五指并拢,有节奏的拍打病 人胸部,可以使用机械扣拍器,频率3-5次/秒。 重点扣击需引流部位,沿着支气管走向由外周向中央扣击,利用腕关节活动,力量适中,重复扣击时间1-5分钟。 手法: 共型手,五指并拢 以腕部为支点扣击病变部位 扣击频率根据患者反应,四.实施,试吸:1.步敷轻盈,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吸 痰的目的,询问需要。 2.病人取合适体位,颌下铺巾,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给纯氧吸 入(无机械通气者,吸痰前适当调高氧流量。) 3.遵守操作规程,吸痰装置连接正确,安全。打开开关,检查 吸痰器 4.协助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略后仰 5.戴手套,打开吸痰管包装袋,右手握包装袋露出 吸痰管端 6.左手握住吸痰管接头,两手将吸痰管吸引管对准衔接 7.左手持吸引管,右手撤掉包装袋,用持物钳夹吸痰管前端,吸 取少许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吸痰紧记:1、“轻”:吸痰动作轻柔,吸痰管轻轻插 入,不可反复上下提插。 2、“快”:吸痰动作迅速,每次吸痰时间15 S。 3、“转”:采用边捻吸吸引边上提的吸痰方法, 防止拉锯式和边插边吸的损伤性吸痰。 4、“散”:采用一次性多孔吸痰管,外径不超过 气管 套管内径1/2的吸痰管。先气管后口腔 的原则。,如何正确、安全有效进行气管内吸痰?,1. 如果是呼吸机脱机,试吸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至有 阻力处,上提12cm,立即按闭侧孔即可吸痰。吸痰 时应轻柔左右旋转向上提吸,时间小于15秒,吸痰后 冲管,根 据情况重复吸痰,一般连续可吸三次,不可 超过35分钟 2、吸引管的冲洗 应该是每吸引一次更换一次吸痰管,但 如果用防污染的吸痰管,在每次重新吸痰的时候应将 吸痰管冲洗干净,去除管内残留的分泌物,再行插入。 3、吸引与注入湿化液的先后和间隔时间 如果呼吸道分泌 物粘稠,可向气道内注入23ml湿化 液再行吸引;分 泌物多时,可先吸引再湿化在吸引。 4、吸痰后,接回呼吸机。吸痰时,注意观察痰液的性质 颜色量及分度 5. 脱下手套,洗手。,正常人可咯出少量痰,为无色或灰白色,病理情况下痰色有以下改变: 红色或棕红色:可由混有血液或血红蛋白所致,见于肺癌、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肺水肿等。鲜红血丝痰常见于早期肺结核或病灶播散时;粉红色泡沫样痰为急性肺水肿特征;铁锈色痰多由于血红蛋白变性所致,见于肺炎、肺梗塞等。 黄色或黄绿色:由于含有大量脓细胞所致,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绿脓杆菌感染或干酷性肺炎时常呈黄绿色。 棕褐色:见于阿米巴脓肿。烂桃样灰黄色:由于肺的坏死组织分解所致,见于肺吸虫病。 黑色:由于吸入大量尘埃或长期吸烟所致,见于煤矿工人、锅炉工人或大量吸烟者的痰液,颜色,正常人一般不咯痰或仅有少量泡沫样痰或粘液样痰。当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可增加(50ml),大量痰液提示肺内有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结核等。在病程中如痰量逐渐减少,表示病情好转;反之表示病情有所发展。在肺脓肿或脓胸向支气管破溃时,痰量可突然增加并呈脓性,因此观察痰量可了解病情的变化。,量,痰液的分度,五.观察与记录,1.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听诊肺部湿罗 音有无减少或消失;有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 征,SPO2。 2.擦净患者的面部,倾倒储液瓶的内容物, 整理用物。 3.记录痰量及性质,颜色。 4.操作后病人体位舒适,床单位整洁,用物按规定分类放 置,无机械通气者调回氧流量。,吸痰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 2、用呼吸机患者吸痰前后吸纯氧2分钟; 3、注意吸痰时间小于15秒,轻柔向上旋转 提吸 4、先吸气管,再吸口鼻腔; 5、对呼吸道粘膜敏感者,为减少刺激性呛 咳,先向气管注入少量利多卡因,以减少反 应。,吸痰并发症的护理:,1、肺不张:选择的吸痰管应不超过插管的1/2。吸痰后 应采用控制性膨肺改善缺氧和肺不张。 2、误吸:体位(吸痰时,患侧在上,平时取患侧卧位和 头高位);彻底排痰;建议餐后30分钟再吸痰。 3、气道粘膜损伤:避免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时 间过长,动作粗鲁等。 4、继发感染:严格无菌技术,把好无菌物品关。 5、心律失常和低血压:刺激迷走神经所致,停止吸痰及 时处理。,人工气道加湿加温方法:,正常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湿作用。呼吸机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后,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排痰不畅,而加重气道阻塞,所以充分湿化十分重要。 1 .气道内直接滴注加湿法。 2 .超声雾化器加湿法。通常是利用呼吸机上配置的加温加湿装置。,课题小结,如何做到安全有效吸痰? 吸痰操作前、中、后护士要有: 专业的评估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 系统的分析能力 准确的判断能力 将上述能力与熟练、规范的吸痰操作技能结合 做到及时、安全、有效地吸痰。,谢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京学院《景观小品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电力电子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篆刻技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影视叙事艺术研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西方行政学说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区域分析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教师书写与板书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版油气开发专业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防控 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单多选)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专用设备行业政策分析:专用设备行业标准保障行业稳定发展
- 高中美术-建筑艺术
- 国企职务犯罪预防
-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大学生与诚信》课件
- 国内电控柴油机技术发展概况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政治课程)复习重点
- 《女性假两性畸形》课件
- 第四代住宅百科知识讲座
- 企业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 政务短视频运营方案书
-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