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空城计 试论空城计的写作艺术 王容聪 空城计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故事背景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略地,势不可挡。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露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被动,又失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本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最终使司马懿引兵退去。本文突出的特点是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本文虽是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按照情节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四部分:一, 开端(1)司马懿兵临城下;二, 发展(2)诸葛亮临危施计;三, 高潮(3,4)司马懿中计;四 结局(5,6)诸葛亮释计。这部分可以融入到后面相关部分,不必在这里里写出,否则太像课文分析提纲。第一部分主要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军力对比悬殊之极,情况危在旦夕,因而“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尽皆”二字用的极好,说的是个个官员无一例外,“失色”说的是面对险境无计可施全都吓得脸色大变,可见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段通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军情的危急让故事一开头就给人紧急万分之感,这正是为了后面突出诸葛亮的机智过人打下很好的基础。第二部分紧接着写诸葛亮临危不惧,巧施空城计。诸葛亮的机智镇定在这一段充分得以体现,诸葛亮先是登城察看:敌人已是大兵压境。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表现得十分镇定自若,立刻传令:藏起战旗,隐蔽军兵,“打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可以说实在“空”字上做足了文章。二千五百名军士把守城池,相对于十五万大军来说和“空城”确实没什么二样,绝对不堪一击。可是诸葛亮却只带了两个小童,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这是要让司马懿看到的是一座空城。城越显得“空”,就越能让司马懿心中起疑。所以诸葛亮还严肃军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为了安抚军心,告诉军士“吾自有计”。军士们追随诸葛亮多年,自然知道他历来用兵如神,所以深信不疑,军心镇定,无一慌张。此外,诸葛亮事先还派张翼去修剑阁,以备归路;令马岱、姜维断后,以防追兵;又派人分路报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撤退到汉中。连居住在冀县的姜维老母,也派遣心腹之人送入汉中。否则,仅仅靠“焚香弹琴”,即使暂时骗过对方,安全撤退还谈不上。如果没有事先设伏的疑兵,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恐怕会马上醒悟回兵,完全来得及把包括诸葛亮在内的两千多人捉拿过去。可见,诸葛亮的退兵部署是周到而精细的。“空城计”只是其中的个环节,是意料之中的意外,是弄险之中的保险。第三部分着重写司马懿中计。这是故事发展得高潮部分。从表面上看,作者只写了司马懿一方,但司马懿的所见,所思,所言,所为,都是围绕着诸葛亮而展开的。司马懿所见的空城是诸葛亮所为,所以当他听到前哨报告西城的景象时,“懿笑而不言”,要亲自去看看。作者通过司马懿的眼光来表现诸葛亮:“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旁若无人。”这里不是对上文的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意识地这样写的。在司马懿率大军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诸葛亮仍然保持着镇定自若的风貌,这是从侧面对诸葛亮更加突出的刻画。“懿看毕大疑”,他疑的是什么呢?作者巧设伏笔,由司马懿的怀疑到下令撤军,由司马昭指出:“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司马懿仍不敢相信这是一座空城。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司马懿之所以不相信眼前是一座空城,就因为他认为自己对诸葛亮十分了解,他与诸葛亮交战多年,深知诸葛亮的用兵之道,此前,他曾成功地识破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感慨诸葛亮不肯弄险,从子午谷劲取长安,而选择了较为保险的路径,从而失去了取胜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司马懿认为:“亮生平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但他不知道诸葛亮情急之中既是逼不得已,又是因深知对手机智勇敢和真正做到了知彼知已。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此次带兵而来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司马昭,诸葛亮会用空城计吗?用了还会成功吗?结论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这正是这部小说的妙处之所在。正是因为诸葛亮平生不曾弄险,但却不知置死地而生的道理。另外,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刚愎自用,必然不会听从别人的意见,所以在关键时刻,诸葛亮才敢“弄险”。通过这部分,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这种明写司马懿,暗写诸葛亮,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好处。诸葛亮能够成功避险,正是因为他在相互了解方面比司马懿更胜一筹,所以他才敢于独坐空城“笑容可掬”,这说明他早已胜算在胸。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局,着重通过对话和对比描写刻画诸葛亮。魏兵退去后,诸葛亮“抚掌而笑”因为这早已在他意料之中。可是“众官无不骇然”,是因为想起来仍十分后怕。令众将惊诧莫名的是:“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从诸葛亮的回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确实是料事如神,简直是想到司马懿心里去了,而且就连司马懿退兵之路都是料定了,并且早已作出了大败敌军的安排:“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真是神机妙算,使得“从皆惊服”。这样安排情节既惊险离奇,又合符情理。提起“空城计”,人们般认为,那只是诸葛亮的应急之作,是心理战的胜利,没有什么缜密的安排和保证措施。其实不然。在诸葛亮布置“焚香弹琴”、“开门洒扫”之前,他已经把当时身边仅有的三千精兵,让关兴、张苞带去埋伏在山后,等司马懿退兵时,故作疑兵,鼓噪而出,以坚定司马懿“必有埋伏”的疑心,扩大神经战的效果,使敌人跑得更远,自己能更安全地撤退。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它的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见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它的结构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絮,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而这些在空城计当中都得以体现。例如,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呼?”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文中像此处这样简洁明快,通俗而不失雅典的浅近的文言贯穿全文。 本文还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如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乱。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懿军尽去,众官“无不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计”高一筹。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亮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本文中还有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如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一是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掬”。此时诸葛亮的故作坦然,诱司马懿中计,内心不免紧张。二是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抚掌而笑”,并说“我若为司马懿,必不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改
- 服装店买卖合同协议
- 全新员工忠诚承诺与发展保证
- 便捷办公服务协议
- 分包协议合同中的权益保护
- 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 活动板房建设施工招标
- 油漆工程承揽协议范本样本
- 配电工程招投标操作规范
- 起重机招标文件细节解析
- 分配利润合同范例
- 《中国丧葬礼仪》课件
- 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高频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1月福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昆明理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生涯发展展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C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试卷及解答参考
- GB/T 44815-2024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束偏振特性测量方法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