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教师教育子女之痛.doc_第1页
有感于教师教育子女之痛.doc_第2页
有感于教师教育子女之痛.doc_第3页
有感于教师教育子女之痛.doc_第4页
有感于教师教育子女之痛.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感于“教师教育自己子女之痛”昨天看了网上的一篇文章教师教育自己子女之痛,感触颇深。和我的认识理解一致,只是作者比我眼光更犀利,看得更深刻,论述得更清楚。作者总结出一种现象:处于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出优秀孩子的几率低,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角色混乱常把家庭当学校,二是职业惯性再教育意识薄弱,三是社交狭窄人脉资源贫乏。问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线教师普遍爱唠叨,容易关注琐碎的细节,对孩子过于个性化的举动都视作大不敬,会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教导,尤其偏爱说教。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最讨厌父母经常的说教。在学校,教师要求学生唯师者是尊,回到家里要求自己的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不可有超常的举动。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孩子失去个人独思的空间,总是处于屈从的心理状态。不敢冒险,不敢挑战,不敢尝试,这些独创个性的致命伤似乎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身上格外集中,无疑也会导致自己的孩子因袭这种个性。个性决定命运,把孩子的个性打磨得过于平整后,留下的就只有自卑、怯懦、服从了。大多数一线教师丧失了对新知识的感知力,普遍陷在繁琐、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每天的时间都被教学任务挤占得满满的。若多的教师穷于应付每天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接受再教育。许多老师几乎不阅读,不接受任何新的教育理念,整学期就只抱着一本教参和教材进课堂。因此,许多教师的孩子在中小学考试成绩还不错,书本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可是孩子的视野却极其狭窄,关注社会和人生的热情不够,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却相对低弱,他们的心志也相对脆弱,极少有远大的抱负。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圈相对狭窄,对社会的接触面也相对少。长期单一而封闭的校园生活,使得教师的心智也普遍单纯且不善交际。这种生存环境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可能习惯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碍,但对教师的子女而言,会有很大的制约。父母人脉资源的困乏,社会活动内容极少,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视野也会相对窄小。所以,大多数普通的教师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个性上都显得小心谨慎,缺少敢闯敢拼的士气。作者指出:教育上优秀的孩子还相对集中在父母是教研工作人员或学校行政的范围里。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人中有不少一直在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他们喜欢研究,喜欢总结,因此,方向总是明确的,方法总是多样的。有人说:“再优秀的老师,如果自己的子女没有教育好,其优秀的程度都是十分有限的。”怎样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呢?我认为,在家要成为好父母,在校成为好老师。那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父母的教育素质包含五个要素,即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应该演好自己在家庭和学校的角色,做一个阳光上进的教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做一个阅读型的教师,做一个有高雅志趣的教师,做孩子的好榜样,和孩子一起成长。要做到上面所说,必须颠覆以前的有些理念。有人说“中国父母是不懂得爱的。”“中国式父母的爱缺乏慈悲心、平常心和公正心,而且很狭隘。其实是爱自己,爱自己的想法,然后寄托到孩子身上,当孩子达到要求的时候就爱,达不到的时候就恨,是一半恨一半爱,带有太多个人的目的和功利在里面。”作为教师家长,回到家里,要想方设法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尊重孩子,允许孩子犯一些错误。有时甚至要做好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心理准备,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发泄情绪的机会。对于孩子一定要有十二分的耐心。互联网的时代给我们创造了横向学习的独特条件,通过网络可以向很多人学习。网上的家长博客,优秀教师、专家的文章非常多,看他们的文章,就是在与他们交流,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卷有益,让优秀的作品与自己为伴,修炼心性,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做一个心胸开阔,知识丰富,乐于助人的人。良好的兴趣爱好有益身心,我们可以涉猎的爱好很多,琴棋书画,写作、唱歌、跳舞,搞乐器,参加各种运动,如打篮球、打乒乓球、打太极拳、游泳、爬山等。经常参加这些活动,既能增长自己的才干,强健体魄,又能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多的新信息,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并且找到和孩子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有一种观点:父亲是孩子的玩伴。我觉得,尤其是男孩子,父亲必须当他的玩伴,否则他不会喜欢你的。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有人提出: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还有人提出:努力做孩子的好伙伴应成为成年人的追求。周晓虹以“终看后浪推前浪”为题目做的代序中指出:“今天,发生在亲子之间的这一切变化确实是革命性的。因此,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由我们这一代人自己喊出向孩子学习的口号,不是作秀,而恰恰是我们不甘落伍的心灵写照。我想,如果我们这一代人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能够填平两代人之间的鸿沟,而自己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我们终究会树立起一块人格的丰碑。”今天这个时代,孩子在新的环境里长大,光靠过去的老经验是不够的。孩子接受了太多新的信息,新的观念,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您就需要学习,包括向孩子学习,需要了解一些信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向孩子学习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时代的变化;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的主要条件;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是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身教重于说教。心理学研究显示,讲道理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