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辞海年版) 公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卷。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三朝言行录) 欧公一带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曾忄造乐府雅词序) 六一婉丽,实妙于苏。(尤展成) 欧阳公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罗大经)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修得其深。(清刘熙载艺概卷四)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苏轼西江月)秋声赋赏析 作者:欧阳修 文章来源:网友收集 点击数:3944 欧阳修的散文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就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是作者对秋声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 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j,。 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秋声赋译文 赏析 它是宋代文学家中写的一篇较早的赋。散文赋是在古赋的基础上,吸取了散文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赋体。它的形式是赋,而实质是散文。关于散文赋在形式上的特点,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作了介绍,如在结构上的主客问答,抑客扬主;语言上骈散结合,韵脚并不一定全在句末。 秋声赋可以说是宋代散文赋中的典范作品。它那对无声秋风的动人描绘,它那严密而自然的构思,它那新颖而独特的立意,都给我们留下十分难忘的印象。 文章可作这样的划分: 开头几句“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是全文的引子部分。 从“初淅沥以萧飒”到“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这一部分是状(描写)秋声。 从“夫秋,刑官也”到“物过盛而当杀”。这部分是説秋义。 从“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到“亦何恨乎秋声”。这部分是抒秋情,秋天之情思。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尾声部分。 下面逐段讲解,先看引子:夜晚读书。交代了本文写秋声的具体环境。 “欧阳子”,为什么不称呼“我”?这是辞赋中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在前赤壁赋中苏轼自称“苏子”。欧阳子,欧阳修的自称。“夜读书”,夜晚读书。这种环境的交代,为全篇文章的展开,即描写、议论、抒情,创造了一种安静的气氛。作者是在夜深人静、埋头读书的情况下,听到秋声的。我们可以设想,若不是夜晚读书,而是在白天,那整篇文章的环境气氛就不同了。“方夜读书”,正当深夜读书的时候。“方”字説明秋声到来的时候,是完全出乎作者的意料,是突如其来的,所以才特别引人注目,耸人听闻。“有声自西南来”,这里不是説什么声音,只说从西南方来,这是暗合秋声。因秋风多是从西南方向来的。作者听到这种声音以后,反映如何呢?这里写了一个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先是“闻”,后是“听”,在闻与听之间用了一个表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悚然”,即受惊的样子。“闻、惊”本是同义词,都可解为“听”,但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词来表达呢?因用在篇章里,这两个词所表现的意义略有不同,角度也不完全一样。“闻”在课文中是不自觉地、被动地听见;而“听”是自觉地、主动地去听,去探寻这种声音的来历。由于作者是突然听到的,心里感到惊惧,所以发出了“异哉”,“奇怪呀”这一声惊叹。那他究竟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由“异哉”这个惊叹而引起文章进入对具体秋声的描摹、渲染。 第二部分,状秋声。对秋声作具体的描摹、渲染。描写秋声部分,分两步来写: 第一步,先用具体的比喻,对秋声进行直接的描摹。“初淅沥以萧飒”到“声在树间”。大家知道秋声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表现它,则可以用有声写无声,以声写声的方法,即用其它事物的声音来表现秋声。怎样以声写声呢?作者连用了三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是:“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前两句是暗喻,比喻的对象没有点明,到后两句才点明了。“淅沥”、“砰湃”是波涛之声。这两句前面分别加了一个副词“初、忽”,为什么要这样来表达此意呢?“初”表声音刚刚被听到时的情形;“忽”表忽然到来的情形。这两个副词的连用,则展示了秋声的到来是有一个过程的。这是一个自远而近,自弱而强,自隐而显的过程。“隐”,説明声音很隐蔽;“显”,指声音非常明显。雨的淅沥之声,比较轻、弱、隐;到“萧飒”加上风声,风雨交加了,声音就比较近、比较强,比较明显了。到像波涛一样奔腾砰湃,那就更加明显了。风雨如波涛,在后两句点明了,即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夜惊”、“骤至”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作者强调了声音来时非常突然,是突如其来,这就一下子打破了夜读书时的宁静环境和气氛,显得声音到来时是惊心动魄的。用波涛声、风雨声来比喻秋声,既有具体的声响,又有惊人的气势,一下子就把读者抓住了。第二个比喻是从第一个比喻引申出来的,这两个比喻是相关的。“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作者设想,像这种波涛声、风雨声接触到外物时,很像金属东西相互碰撞,发出鏦鏦铮铮的鸣响。这还是一种听觉的形象。鏦鏦铮铮这组象声词,用来直接描写金属的碰击声,能对人的听觉器官发生强烈的刺激。我们若将其写成“其触于物也,金铁皆鸣”,就没了“鏦鏦铮铮”这样的具体感受,那效果就大减了。 第三个比喻又是从第二个比喻引申出来的。“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作者从金属相互碰击的声音,又设想到这种鏦鏦铮铮的鸣响,很像军队在夜行军时的情况。这里写的是夜行军的场面,沙沙的脚步声、盔甲兵器的噹噹声,战马前进时的得得声。这几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就把听觉形象转化成了视觉形象,由可闻变成了可见的东西,从而使读者从夜间行军的场面声势中去具体感受到秋声的声势、力量。 这三个比喻都是以声写声,而它们之间又不是孤立的。前面提到由一个比喻引申出另一个比喻,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表现了作者那种丰富的想象力;把无形的秋声,赋予了具体可感的形象了。正因秋声有了具体的形象,所以作者听到秋声以后就对童子説:“此何声也?汝出视之。”作者不説“听”,而説“视”(看的意思)。 童子回答説:“星月蛟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前三句是説秋夜的景色,是一幅静景,所谓万籁寂静的景象。这三句是为了突出第四句“声在树间”。“声在树间”是一幅动景。作者是拿前面的静景来衬托这里的动景。写树叶、树枝经过秋风的冲击,而发出沙沙的响动声。这种声音正是风在树中间流窜的形迹。形迹可以看得见,所以说视。前人对这几句评注説 “借视陪闻”。即用视觉的形象来陪衬听觉的形象。这可见作者笔下的可感形象。 以上是作者描写秋声的第一步,是对秋声进行直接描摹,主要是通过三个比喻来达到的。 第二步,是用与秋有关的事物来间接的渲染秋声。从“余曰:噫戏,悲哉”到“乃一气之余烈。” “噫戏,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这是用一种惊怪、嗟叹的口气来点明秋声,从而来领起下面的铺陈。“此秋声也”是回答上文的“此何声也”。一问一答,简明醒目,同时又点题,引人瞩目。接着作者围绕着秋声来铺陈秋的种种状态: “盖夫秋之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色”是惨淡的,“秋容”是清明的,“秋气”是栗冽的,“秋意”是萧条的。但这里的四个形容词本身缺乏一种形象性,其意比较概括。所以作者在每个形容词的后面都加了一个四字句 ,以此勾勒出一个形象的画面:作者所説的“惨淡”形象是个什么样?即“烟霏云敛”;你要知道秋容的“清明”吗?即“天高日晶”;描写“栗冽”作者用“砭人肌骨”的画面;描写秋意的“萧条”,作者用了“山川寂寥”的画面。通过这样一些具体形象画面的展现,就使得无形之秋,秋意、秋气、秋色变成了有形之秋。这就突出了秋声的种种特征。但这四个方面的铺陈,只是一种陪衬,是宾。“秋声”才是作者要主要表现的对象,秋声才是主。宾是来陪衬主的。所以经陪衬之后,作者写到:“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因前面对秋声的描摹已很具体了,故这里写的很概括。 这一节是用铺陈来间接渲染秋声的手法,不是正面直接写秋声的,而是通过四围事物来渲染它,突出它。这样渲染,究竟围绕着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表现秋的威力。表秋威力又是为什么?是要通过秋声来表达思想意义。这思想意义又何在呢?作者写到:“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前两句是写春夏的景色,接着才写秋的景色,写秋景之前,先写春秋之景。这样写似乎离开了写秋,这种写法古人称之为“宕开一笔”,就是“离”的写法。越是将春夏之景写得可爱悦目,就越显秋景之衰败凄凉。“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这就回到了本题。这就是“离”了以后“合”的写法。一离一合,就突出了秋天使草木“摧败零落”的摧残万物的威力。这就是作者对秋声作间接渲染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清人郭珙评论说(古文评注)“秋声本无可写,却借其色、其容、其气、其意引出其声,一种感慨苍凉之致,凄然欲绝。”秋天摧残万物,使草木凋零,山河变色,这是历代文人悲秋、恨秋的原因,种种感慨苍凉,有凄然欲绝之感,即由此而生了。 下面,作者围绕着“乃一气之余烈”,即秋之威力,再进行铺陈,即陈说秋义,关于秋天之含义。这部分是全篇比较难懂的部分。 古人头脑里有“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相互感应的观念。他们认为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和社会生活、人的意识是一一对应的。“秋”是自然季节,它可以和官职、阴阳五行、音乐相配属。所以作者写道:“夫秋,刑官也”。古代掌管刑法的官吏叫司寇,与秋季相配,又叫秋官。因春夏两季属阳,秋冬两季属阴,秋季与阴气相配,所以说“于时为阴”。“又兵象也”,因古人用兵打仗,多选在秋季,所以秋季又是用兵的象征。“于行为金”,行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这是古人关于生出万物的五种元素,而秋在五行中是与“金”相配的。所以秋风又叫“金风”、“金秋”。这样一一说明秋天的配属关系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惩罚罪犯、讨伐敌人都与秋季有关,秋季就代表了天地间一种摧残万物的正义力量。所以说“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义气”,正义之气。惩处罪犯、讨伐敌人是为维护正义、替天行道,所以“肃杀”就是严厉惩罚的意思。“为心”,为核心,为宗旨。秋天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它就是以严厉惩罚、摧残万物为宗旨的。“天之于物,春生秋实”,上天对自然界的生物做了这样的安排:春季是生长的季节,秋季是结果实的季节。下面説秋季与音律的配属关系。古人有五音和十二律的说法,五音指宫、尚、角、徵、羽。秋季正好与五音中的商声相配。十二律指黄钟(c)、大吕(c)、太簇(d)、夹钟(d)、姑洗(E)、中吕(F)、蕤宾(F)、林钟(G)、夷则(G)、南吕(A)、无射(A)、应钟(b)(十二个半音阶的名称)。其中六个单数为律;六个双数为吕。六律、六吕合起来统称“律吕”,也叫“十二律”。其中夷则(G)与秋季七月相配,所以说“夷则为七月之律”。以上几句,一会儿说“春生秋实”,一会儿又以秋季与音律相配,它说明什么意思呢?作者是从秋天是结果的季节来陈述收获的,来展示下面的“物既老”和“物过盛”的意思。又从音律的商声、夷则,通过古代解释字义时,常用声训和义训的方法,用声来解释字义,用同义来解释字义,故将“商”解成悲伤的“伤”,将“夷”字解成它的同义词“戮”,从而转成“悲伤”和“当杀”的意思,进而得出“説秋义”的结论,“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因秋季是万物成熟衰老的季节,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悲伤;秋季又是万物丰收过盛的季节,所以就要受到杀戮摧残。这就是作者所要説的秋义秋天的含义。从内容上说,这段铺陈非常牵强附会,纯粹是荒诞无稽的东西。但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层层转接,多方的比附,是想引出与本文中心思想有关的结论,那就是“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这两句。这段文字尽管牵强,但不是可有可无的。 以上所写的秋声是有声之秋,是人可以感受到的秋天,也就是自然界的秋天。自然界的秋天的威力会摧残草木。文章写到这里,作者用“嗟夫”一声长叹引起,转入文章的最后部分,“抒秋情”的部分: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这八个字收束了上文。“无情”是説草木是没有情感的植物。“有时”,是説草木的飘零、凋残是有季节性的,一岁一枯荣,来年春风一吹,草木又复苏了。这里的“无情”和“有时”已暗含文章的意思转折了,要从“草木”转到人类了。接下去“人为动物,惟物之灵”。说人是动物,而且是万物之灵。这里显然是拿草木与人对比。草木无情,可人却有感情、有思想。草木的飘零是一时的,人却是青春一去永不复返了。这样从物转到人,从自然界的有声之秋转到人生的无声之秋。人的一生既要受到外界的摧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长期的操劳奔波,足以使人从形体到心志受到磨难,这样必然会消耗人的精神。按庄子的説法,人只有清净无为,不使形体疲劳,精神消耗,方能长生不老。有外界的干扰、摧残,就会衰老的快。不仅如此,人们有时还会受到自身的摧残,“而况思其力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自己的能力、才智都达不到的事,都要去思、去忧,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説的“非分之想”。这不切实际的想法,主要是指功名富贵的东西。由于人们拼命地追求功名富贵,衰老就来得更快。“宜其渥然丹者为稿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渥然丹者”,是指人青春焕发的样子。“黟然黑者”,是指面容枯稿,头发斑白,这是一幅老态的模样。“宜”,理所当然。这两句説,理所当然的原来红润的面容变得枯稿憔悴,原来满头黑发变得斑白星星。人没有金石之地,怎么能和“一岁一枯荣”的草木来相比呢?“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人怎么能用并非金属、石头的体质,想同一岁一枯荣的草木竞争生命力呢?这两句将物与人对比,就回映了上文的“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前面是暗说,这里是明说。到这里我们就理解了作者意图之所在了。前半篇写有声之秋对草木的摧残,正是为了后半篇,写无声之秋对人的摧残。“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谁为之戕贼”是句含蓄的説法,意思是人们的自我戕杀, 自我摧残,那么又何必去恨秋、悲秋呢?换句话说,想想是谁的伤害造成这种情况(朱颜变枯,乌发变白),为什么去为自然界的有声之秋而感伤、痛恨呢?这是六一居士写这篇赋之本意,也就是中心思想,就是要人们不要去恨秋、悲秋!应该自悲、自恨。清人郭珙説:这段从物的摧败零落转到人身上来,説人自撞而老,就像草木,自荣而枯。但草木是无情之物,时候到了它就飘零了,来春还会复苏。人的忧疾自我戕贼,就无时非秋,所以老年就来得快了,这是作赋的本意。 文章最后的尾声写“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因文章前半部分有欧阳子与童子的一问一答,在这里文章结束时需作一交代。但更重要的是这两句又创造了一种宁静的气氛。这种气氛与开始欧阳子夜读书的环境、气氛是完全一致的,相当和谐。所以文章这样结束,就使全篇有了一个统一、完整的意境。这种统一、完整的意境是一篇文章的魅力之所在。这种宁静突出了“虫声”和作者的“叹息声”。虫声也是一种秋声,与文章开头“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遥相互应,仍旧没有离开该赋写“秋声”这一特定的题目。这结尾余音袅绕,发人深省。有一种文尽意不尽的效果。纵观全篇,我认为有三个特点值得总结: 一、巧于立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古代文人写秋声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相当之多。他们都从“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这个传统意识出发,“秋”总与“愁”相关;或者因为物候的变化,产生了离愁别恨之情;或者由于季节的更迭,产生年华易逝之感,如宋玉的九辩、潘岳的秋兴赋。这些作品的立意大多没超过悲秋、恨秋的范围。欧阳修的秋声赋却一反前人的常情,他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立意,确定它的中心思想。他提出:人们大可不必叹秋、悲秋,而应自悲、自恨,应反躬自省,自我反省。这个立意确实有新意,是作者从长期政治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欧阳修有志于政治革新,曾积极参加范仲淹等人发起的庆历新政,因而受到保守势力的诬陷,先后两次贬官外任。由于经历坎坷,由于对国事的忧虑,对小人的愤恨,他过早的衰老,而且对仕途名利也已看透了。 秋声赋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这年欧阳修已53岁,步入晚年。尽管这一时期他渐入顺境,受到朝廷重用,在写该文的前一年结束了长达九年之久的贬官生活,回到京城加龙图阁大学士,权任开封府。后几年也步步高升,地位显赫,但意志却越来越消沉。由于他看透了世事,淡于名利,所以在本文中告诫人们不要“思其力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不要追名逐利自我摧残。这反映了他内心不平与清醒的一面。但另外一面“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却很感慨,又抱着与世无争,知足保命的消极成分。这是对本文中心思想的基本看法。 二、善于铺陈(紧扣“声”字来写) 秋声赋继承了古代赋的铺陈特点,表现了作者的精细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表现才能。全文紧扣“声”字来写,写秋声有三种角度。秋声本是没有形迹,不可触摸的东西,怎样加以表现,从哪个角度来写?1、运用多重比喻,对秋声作直接的描摹,而且这几个比喻都不是作静态的描写,而是由此及彼,连贯而下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秋声夜至的动态画面。如果只是孤立地描摹秋声,那形象就不免单薄了。 2、换个角度,进一步间接渲染的手法,铺陈秋色、秋容、秋气、秋意。用非常精炼的语言,勾画了四幅既形象又概括的画面,以此来显示有声之秋的特征,大大充实了有声之秋的内涵。 3、说秋义。纯粹议论,难免枯燥。但作者妙笔生花,竟能把抽象的秋义说得煞有介事,具有如此丰富的内容,而且都紧扣“肃杀”、“悲凉”的含义。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精于构思(指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写的非常曲折、完整。全文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对比,作为结构的基本框架。前半篇写自然界的有声之秋,后半篇写社会人生的无声之秋。文章开头部分交代环境,制造气氛,以夜的宁静衬托秋声的惊心动魄。接着从闻到听,写作者听到秋声时微妙的心理变化。在“噫戏,悲哉”一声惊叹之后,引出对秋声作多方面的描摹,这就为下面铺陈有声之秋作了充分准备。为了避免铺陈的平凡,故意制造曲折,借童子发问“此何声也”之后,又戞然而止,不让童子正面回答。这就给下文铺陈让开了文路,提供了驰骋笔墨的广阔空间。古人指出这一结构布局是“借童子著波”(曲折意)。下面“此秋声也”,照应了上文与题目。然后作者紧扣文题,层层铺写,步步拓展,由状秋声到说秋义,再到抒秋情;从有声之秋转到无声之秋,从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一直到篇末得出结论。行文中既注意上下行文的转接,又注意一气贯穿。文章从开头“夜闻秋声”起,到“夜闻虫声”止。这统一的意境气氛,就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 本文描摹的秋声凄切悲凉,所描绘的秋景肃杀寂寥,为什么能够表达出一种“自足自安”的思想,与一般的悲秋作品迥然不同?这是由于作者巧于立意、精心安排结构的结果。作者虽然在文章的前半篇极写自然界的秋声凄切悲凉,秋景肃杀寂寥,但其目的不是宣传悲秋,而是通过层层转折,引出无声之秋对人的戕害,从而叫人们不要忧心劳形,自我戕贼,宣扬的却是一种“自足自安”的思想。故与一般的悲秋作品不同。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散文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前人在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风格时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海,广阔而深厚;泉,清丽而隽永;澜,起伏而多致;潮,汹涌而澎湃。这是对这几位作家作品风格整体评价。欧阳修的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议论抒情,都显得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秋声赋是欧阳修代表作之一,也是散文中的杰作。作者用散文笔调,通过譬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无形的秋声,把秋天之变态百端的情状形象化地呈现出来。秋声赋是一篇感情澎湃、意境优美、形象独特、潇洒含蓄的抒情散文,它突破了传统辞赋凝重板滞、略无生气的面貌,表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独创性。下面我们对欧阳修秋声赋作一赏析。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倏然而听之。”作者正在秋夜专心致志地读书,忽听一种奇特的声音从西南方传来。作者惊讶于这样的声音,细听,起初似雨声淅淅沥沥,又似风声潇潇飒飒,忽然又如波涛奔腾翻涌,又似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它接触到物体上,又发出如金铁相撞的鏦鏦铮铮的声音,又好像奔赴敌阵的军队,衔枚迅跑,听不到号令,只听到人马行进之声。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用形象化的比喻,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接着作者引出与童子对话,从浮想联翩,又回到现实,增强了艺术真实感。作者对童子说:“此何声也?如出视之。”童子回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童子的回答,质朴简明,意境优美、含蓄。这里,作者的“悚然”与童子的若无其事,作者的悲凉之感与童子的朴拙稚幼形成鲜明对比,对秋声的两种不同的感受相映成趣,富于意味。作者在第一段通过悬念式的对声音的生动描绘,点明了文章主题即秋声。文章起始,就写得脉络清晰,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作者接着寻根溯源,探究秋声所以形成的缘由?“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胡来哉?”,自答曰:“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声,是秋天的声音,作者从秋之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把秋天的到来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风貌和秋之内在“气质”描绘得具体可感,其色颜容貌似乎呈现眼前,其栗冽之气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肤,其萧条之意似已围裹全身。这种秋气,是一种肃杀之气,是让人速生冷颤之气。它只要施展它的一点余威,就会使繁茂蓊郁的绿色变色,葱茏的佳木凋零。这样,通过秋声的描绘和感受把“秋”之威力作了形象化的描绘。“秋”何以有这样的威力和会使人产生如此的感受呢?接着,作者又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声进行了剖析和议论。“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即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古代用天地、四时之名命官,如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这是六官。司寇掌刑法。故秋天是古代刑官行刑的季节。在四季中又属阴冷的季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从五行来分,秋属金,由古代多以秋天治兵,“沙场秋点兵”,所以秋又有战争的象征;这样,秋天对人来说,意味着有悲凉肃杀死亡之气。从自然界来看,天地万物,春天生长,秋天结实,意味着自然界中生命由盛转衰的过程,人与此同,故有对生命将息的悲叹与伤感。又以音乐为喻,古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和四时相配,秋属商,又将五行和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相配,秋主西方,秋属于商声,商,伤也,悲伤之意。夷则,是七月的音律,古音分十二律,夷则为十二律之一。将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夷则配七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律中夷则。”夷,是删刈,杀戮之意。万物由繁荣到衰败,则为自然之规律。作者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的产物,人与自然、社会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从个人出发体验感悟自然和社会。这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接着作者仍然抓住秋声的主题,通过无情的草木与万物中最有感情,最有灵性的人的对比,抒发议论。作者认为,百般的忧虑和万事的操劳必然损伤着人的身心,内心受到刺激和痛苦,必然损耗精力,更何况是“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呢!这样就容易朱颜易老,乌发变白,“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这是你自己无穷无尽的忧劳伤害了自己,又何必去怨恨秋声的悲凉呢?这就说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医疗服务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教案
- 大学英语-3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多媒体技术应用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钢结构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 医用X光照片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钢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抑制头发再生长用化妆制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商场保安服务提升方案
- 不碎玻璃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加气站质量管理手册样本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详细参考解析)
- 经济学题库(200道)
- 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
- 2024年巴西私人安保服务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 2024-2030年国内婴童用品行业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粤教粤民版《劳动技术》四上 第二单元第3课《提篮》教学设计
- 办公楼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技术标范本
- 全球及中国玉米淀粉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