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与构造基础.ppt_第1页
建筑制图与构造基础.ppt_第2页
建筑制图与构造基础.ppt_第3页
建筑制图与构造基础.ppt_第4页
建筑制图与构造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名:建筑制图与构造基础 作者:季敏 ISBN:978-7-111-22329-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建筑制图与构造基础之模块四 第16章 工业建筑概述 第17章 单层工业厂房构造 模块四目录 16.1 工业厂房建筑的特点与分类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16.3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小结与思考题 第16章目录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1 工业厂房建筑的特点与分类 一、工业厂房建筑的特点 工业厂房建筑和民用建筑都具有建筑的共性,在设计原则、建筑技术和 建筑材料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工业厂房建筑是直接为工业生产服 务的,因此在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施工等方面与 民用建筑有很大差别。工业厂房建筑特点归纳如下: 1厂房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 件, 以便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2要求厂房建筑有较大的空间,厂房结构要承受较大的静、动荷载以 及振动或撞击力等作用。 3要求厂房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4要求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或要求具备防尘、防振、防爆、防菌、防 放射线等条件。 5生产过程往往需要各种工程技术管网,如上下水、热力、压缩空气 、煤气、氧气管道和电力供应等。厂房设计时应考虑各种管道的敷设要求和 它们的荷载。 6厂房设计时应考虑所采用的运输工具的通行问题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1 工业厂房建筑的特点与分类 工业生产类型繁多,生产规模较大和工艺较完整的厂房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用途分 (1)主要生产厂房:这是指进行产品的备料、加工、装配等主要工艺流程的厂 房。如机械制造工厂,包括铸造车间、锻造车间、冲压车间、铆焊车间、电镀车间 、热处理车间、机械加工车间和机械装配车间等。 (2)辅助生产厂房:是指为主要生产厂房服务的厂房,如机械制造厂的机械修 理车间、电机修理车间、工具车间等。 (3)动力用厂房:是为全厂提供能源的厂房,如发电站、变电所、锅炉房、煤 气站、乙炔站、氧化站和压缩空气站等。 (4)仓贮建筑:是贮存原料、半成品与成品的房屋(一般称仓库)。如机械厂 包括金属料库、炉料库、砂料库、木材库、燃料库、油料库、易燃易爆材料库、辅 助材料库、半成品库及成品库等。 (5)运输用建筑:是管理、贮存及检修交通运输工具用的房屋,包括机车库、 汽车库、电瓶车库、起重车库、消防车库和站场用房等。 (6)其他建筑:如水泵房、污水处理建筑等。 中、小型工厂或以协作为主的工厂,则仅有上述各类型房屋中的一部分。此外 ,也有一幢厂房中包括多种类型用途的车间或部门的情况。 二、工业厂房建筑的分类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1 工业厂房建筑的特点与分类 (1)单层厂房:这种厂房在工业建筑中应用 较广泛,因为这种厂房的生产工艺和运输线 路较容易组织,多用于治金、重型及中型机 械工业等(图161)。 (2)多层厂房:多用于轻纺、食品、电子、 精密仪器工业等(图162)。 2按层数分 图161 单层厂房 (a)单跨;(b)双跨;(c)多跨 图162 多层厂房 (3)层次混合的厂房:如一些化学工业、热 电站的主厂房等。图163(a)为热电厂的主 厂房,汽轮发电机设在单层跨内,其他为多层 。图163(b)为一化工车间,高大的生产设 备位于中间的单层跨内,两个边跨则为多层。 图163 层次混合的厂房 1汽机间;2除氧间;3锅炉房;4煤斗间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1 工业厂房建筑的特点与分类 3按生产状况分 图163 层次混合的厂房 1汽机间;2除氧间;3锅炉房;4煤斗间 (1)冷加工车间:生产操作是在正常温、 湿度条件下进行的,如机械加工、机械装 配、工具、机修等车间。 (2)热加工车间:生产中散发大量余 热,有时伴随产烟生雾、灰尘和有害 气体,有时在红热状态下加工,如铸 造、热锻、冶炼、热扎、锅炉房等, 应考虑通风与散热问题。 (3)恒温恒湿车间:为保证产品质量,防止大气中灰尘及细菌污染,要求厂房内保 持高度洁净,如集成电路车间、精密仪器加工及装配车间、医药工业中的粉针剂车 间等。 (4)洁净车间:为保证产品质量,防止大气中灰尘及细菌污染,要求厂房内保持高 度洁净,如集成电路车间、精密仪器加工及装配车间、医药工业中的粉针剂车间等 。 (5)其他特种状况车间:如有爆炸可能性、有大量腐蚀性物质、有放射性物质、防 微振、高度隔声、防电磁波干扰车间等。 生产状况是确定厂房平、剖、立面以及围护结构形式的主要因素之一,设计时应 予以考虑。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1 工业厂房建筑的特点与分类 4按跨数分 (1)单跨工业厂房:这种厂房速度较小,依靠两侧采光,自然通风, 在重工业中的一些车间常采用。 (2)双跨工业厂房:二跨并在一起组成一个车间,可等跨等高,也可 不等跨不等高,不少车间采用这种形式,将辅助工段设在低跨中。 (3)多跨工业厂房:这种厂房连同一片,采用天窗采光和通风,也可 人工采光和空调组织通风,多用于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如汽车制造厂、 纺织厂等。 16.1 工业厂房建筑的特点与分类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在厂房建筑中,支承各种荷载(图164)作用的构件所组成的骨架, 通常称为结构。 厂房结构的坚固、耐久是靠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结构空间 来保证的。 图164 单层厂房结构主要荷载示意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一、单层厂房结构的类型 1、按其承重结构的材料来分,有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类型。 2、按其主要承重结构的型式分,有排架结构和刚架结构两种常用的结构型式。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是目前中最基本、应用较普遍的单层厂房结构。 排架结构施工安装较方便,用于一般单层厂房外,还能用于跨度和高度均大, 且设有较大吨位的吊车或有较大振动荷载的大型厂房。 图 165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架结构 (a)人字形刚架;(b)带吊车人字形刚架; (c)弧形拱刚架; (d) 带吊车弧形拱刚架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架的基 本特点是柱和屋架(横梁)合并为同 一个构件,柱与基础的连接通常为铰 接。它适用于屋盖较轻的无桥式吊车 或吊车吨位不大、跨度和高度亦不大 的中小型厂房和仓库。 门式刚架的优点是梁柱合一,构 件种类减少。制作较简单,且结构轻 巧,建筑空间宽敞。 门式刚架种类很多,目前在单层 厂房中用得较多的是两铰和三铰两种 型式(图165)。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二、单层厂房结构组成 装配式钢筋混凝 土排架结构单层厂房 ,由厂房骨架和围护 结构两大部分组成。 以常见的装配式钢混 凝土横向排架结构为 例,来说明单层厂房 结构组成,如图166 所示。 图166 单层厂房结构组成 1、屋面板 2、天沟板 3、天窗架 4、屋架 5、托架 6、吊车梁 8、抗风柱 9、基础10、联系梁 11、基础梁 12、天窗架支撑 13、屋架下弦支撑 14、屋架端部支撑 15、柱间支撑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厂房骨架 (1)排架柱 排架柱是厂房结构的主要承重构 件,承受屋架(托架)、吊车梁、支 撑、连系梁和外墙传来的荷载,并传 给基础。 (2)基础 承受柱和基础梁传来的全部荷载 ,并传给地基。 (3)屋架 屋架是屋盖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 ,承受屋盖结构上的全部荷载,并传 给柱。 (4)屋面板 屋面板铺设在屋架檩条或天窗架 上,承受屋面上的荷载及自重,并传 给屋架。 图166 单层厂房结构组成 1、屋面板 2、天沟板 3、天窗架 4、屋架 5、托架 6、吊车梁 7、排架柱 8、抗风柱 9、基础 10、联系梁 11、基础梁 12、天窗架支撑 13、屋架下弦支撑 14、屋架端部支撑 15、柱间支撑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1厂房骨架 5、吊车梁 支承在柱子的牛腿上,承受吊轨 梁自重、吊车和起吊物体的重量、吊 车起动或刹车所产生的横向和纵向刹 车力以及冲击荷载,并传给柱。 6、基础梁 基础梁承受上部砖墙重量,并把 它传给基础。 7、连系梁 连系梁是纵向柱列的水平连系构 件,用以增加厂房的纵向刚度,承受 风荷载和上部墙体的荷载,并将荷载 传给纵向柱列。 图166 单层厂房结构组成 1、屋面板 2、天沟板 3、天窗架 4、屋架 5、托架 6、吊车梁 7、排架柱 8、抗风柱 9、基础 10、联系梁 11、基础梁 12、天窗架支撑 13、屋架下弦支撑 14、屋架端部支撑 15、柱间支撑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1厂房骨架 8、支撑系统构件 包括柱间支撑和屋盖支撑, 其作用是加强厂房的空间整体刚 度和稳定性,同时起传递水平荷 载和吊车产生的水平刹车力的作 用。 9、抗风柱 当山墙面受到风荷载作用时, 一部分荷载由抗风柱上端通过屋 顶系统传到厂房纵向骨架上去, 一部分荷载由抗风柱直接传给基 础。 图166 单层厂房结构组成 1、屋面板 2、天沟板 3、天窗架 4、屋架 5、托架 6、吊车梁 7、排架柱 8、抗风柱 9、基础 10、联系梁 11、基础梁 12、天窗架支撑 13、屋架下弦支撑 14、屋架端部支撑 15、柱间支撑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2围护构件 (1)屋面 屋面设计应重点解决好防水、排 水、保温、隔热等方面的问题。 (2)外墙 工业厂房的大部分荷载由排架结 构承担。因些,工业厂房的外墙是自 承重构件,砖墙下部支承在基础梁或 带形基础上。砖墙承受着自重及风荷 载并将它传给柱子,外墙主要起着防 风、防雨、保温、隔热、遮阳、防火 等作用。 (3)门窗 供交通运输及采光、通风用。 (4)地面 满足生产及运输要求,并为厂房 提供良好的室内工作环境。 图166 单层厂房结构组成 1、屋面板 2、天沟板 3、天窗架 4、屋架 5、托架 6、吊车梁 7、排架柱 8、抗风柱 9、基础 10、联系梁 11、基础梁 12、天窗架支撑 13、屋架下弦支撑 14、屋架端部支撑 15、柱间支撑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2围护构件 以上这些构件中,屋架、排架 柱和基础,是最主要的结构件, 它们三者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 屋架与柱为铰接,柱与基础是刚 接),形成具有较强刚度和抗震 能力的厂房结构体系。这些承重 构件都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 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为做到设计 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 机构化、国家已将厂房的所有结 构构件及建筑配件,编制成标准 图集,供设计时选用。 图166 单层厂房结构组成 1、屋面板 2、天沟板 3、天窗架 4、屋架 5、托架 6、吊车梁 7、排架柱 8、抗风柱 9、基础 10、联系梁 11、基础梁 12、天窗架支撑 13、屋架下弦支撑 14、屋架端部支撑 15、柱间支撑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16.3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工业厂房在生产过程中,为装卸、搬运各种原材料和产品以及进行 生产、设备检修等,在地面上可采用电瓶车、汽车及火车等运输工具; 在自动生产线上可采用悬挂式运输吊车或输送带等;在厂房上部空间可 安装各种类型的起重吊车。 起重吊车是目前厂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起重运输设备。厂房剖 面高度的确定和结构计算等,与吊车的规格、起重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常见的吊车有单轨悬挂吊车、梁式吊车和桥式吊车等。 16.3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一、单轨悬挂吊车 单轨悬挂吊车是在屋架或屋面梁下弦悬挂梁式钢轨,轨梁上设有可水 平移动的滑轮组(或称神仙葫芦),利用滑轮组升降起重的一种吊车,如图 167所示。起重量一般在3t以下,最多不超过5t,有手动和电动两种类 型。由于轨架悬挂在屋架下弦,因此对屋盖结构的刚度要求比较高。 图167单轨悬挂吊车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3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二、梁式吊车 梁式吊车有悬挂式和支承式两种类型 。 悬挂式如图168所示,是在屋架或屋 面梁下弦悬挂梁式钢轨,钢轨布置成两行直 线,在两行轨梁上设有滑行的单梁,在单梁 上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滑轮组(即电葫芦)。 图168单轨悬挂吊车 (a)平、剖面表示 (b)安装尺寸 图169 吊车梁支承电动单梁吊车(DDQ型) 支承式如图169所示,是在 排架柱上设牛腿,牛腿设吊车梁 ,吊车梁上安装钢轨,钢轨上设 有可滑行的单梁。在滑行的单梁 上设可滑行的滑轮组,在单梁与 滑轮组行走范围内均可起重。梁 式吊车起重量一般不超过5t。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3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桥式吊车(起重机)通常是在厂房排架柱上设牛腿,牛腿上搁置吊 车梁,吊车梁上安装钢轨,钢轨上设置能沿着厂房纵向滑移的双榀 钢桥架(或板梁),桥架上设支承小车,小车能沿桥横向滑移,并有供 起重的滑轮组,如图1710所示。在桥架与小车行走范围内均可起 重,起重量从5t至数百吨。桥式吊车在桥架一端设有司机室。 为确保吊车(起重机)运行及厂房的安全,吊车(起重机)的界限尺 寸及安全间隙尺寸应符合图1610的规定。 三、 桥式吊车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3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图1610 电动桥式吊车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3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根据工作班时间内吊车工作时间与工作班时间的比率,吊车 工作制分轻级、中级、重级、超重级四种,以JC(%)表示。 轻级工作制:JCl525;中级工作制:JC2540 ;重级工作制:JC4060;超重级工作制:JC60。 使用吊车的频繁程度对支承它的构件,如吊车梁、柱有很大影响 ,所以吊车架、柱子设计时必须考虑其所承受的吊车是属于哪一 级工作制。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3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厂房的定位轴线是确定厂房主要构件的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基线, 同时也是设备定位、安装及厂房施工放线的依据。厂房设计只有采用合 理的定位轴线划分,才可能采用较少的标准构件来建造。如果定位轴线 划分得不合适,必然导致构、配件搭接凌乱,甚至无法安装。定位轴线 的划分是在柱网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与柱网布置一致。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一、柱网尺寸 在单层厂房中 ,为支承屋盖和吊 车需设置柱子,为 了确定柱位,在平 面图上要布置纵横 向定位轴线。一般 在纵横向定位轴线 相交处设柱子(图 1611)。 厂房柱子纵横向定位轴线在平面上形成有规律的网格称为柱网。与横向 排架平面垂直的称为纵向定位轴线,柱子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称为跨度; 与横向排架平面平行的称为横向定位轴成,横向定位轴线的距离称为柱距。 定位轴线应予编号。柱网尺寸的确定,实际上就是确定厂房的跨度和柱距。 图1611 单层厂房平面柱网布置示意图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一、柱网尺寸 确定柱网尺寸时,首先要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尤其是工 艺设备的布置;其次是根据建 筑材料、结构形式、施工技术 水平、经济效果以及提高建筑 工业化程度和建筑处理、扩大 生产、技术改造等方面因素来 确定。 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 协调标准对单层厂房柱网尺 寸作了有关规定: 1跨度 单层厂房的跨度在18m以 下时,应采用扩大模数30M数 列,即9、12、15、18m;在 18m以上时,应采用扩大模数 60M数列,即24、30、36、 42m等,如图1611所示。 2柱距 单层厂房的柱距应采用扩大模数60M数列, 根据我国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时, 常采用6m柱距,有时也可采用12m柱距。单层 厂房山墙处的抗风柱柱距宜采和扩大模数15M 数列,即4.5、6、7.5m,如图1611所示。 图1611 单层厂房平面柱网布置示意图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二、定位轴线划分 厂房定位轴线的划分,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注意减 少厂房构件类型和规格,同时使不同厂房结构形式所采用的 构件能最大限度地互换和通用,有利于提高厂房工业化水平 。 1横向定位轴线 与横向定位轴线有关的承重构件,主要有屋面板的吊车 梁。此外,横向定位轴线还与连系梁、基础梁、墙板、支撑 等其他纵向构件有关。因此,横向定位轴线应与柱距方向的 屋面板、吊车梁等构件长度的标志尺寸相一致,并与屋架及 柱的中心线相重合(某些位置不能重合)。 (1)中间柱与横向定位轴线的关系 除了靠山墙的端部柱和横向变形缝两侧柱以外,厂房纵 向柱列(包括中柱列和边柱列)中的中间柱的中心线应与横 向定位轴线相重合,且横向定位轴线通过屋架中心线和屋面 吊车梁等构件的横向接缝(图1612)。 图1612 中间柱与 横向定位轴线的关系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2) 山墙处柱子与横向定位轴线的关系 当山墙为非承重墙时,墙内缘应与横向定位轴线相重合,且端部柱及端部屋架的 中心线应自横向定位轴线向内移600mm(图1613)。 当山墙为承重山墙,墙 内缘与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 离应按砌体的块材类别分别 为半块或半块的倍数或墙厚 的一半(图1614),此时屋 面板直接伸入墙内,并与墙 上的钢混凝土垫梁连接。 图1614 图1613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这是由于墙内侧的抗风柱需通至屋架上弦或屋面梁上 翼并与之连接,同时定位轴线定在山墙内缘,可与屋面板 的尺寸端部重合,因此不留空隙,形成“封半结合”,使构 造简单。 (3)横向变形缝处柱子与横向定位轴线的关系 在横向伸缩缝或防震处,应采用双 柱及两条定位轴线。柱的中心线均应 自定位轴线向两侧各移600mm(图16 15)。 两条横向定位轴线分别通过两侧 屋面板、吊车梁等纵向构件的标尺寸 端部,两轴线间所需缝的宽度ae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图1615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2纵向定位轴线 与纵向定位轴线有关的构件主要是屋架(或屋面梁),此外纵向 定位轴线还与屋面板宽、吊车等有关。因为屋架(或屋面梁)的标志跨 度是以3m或6m为倍数的扩大模数,并与大型屋面板(一般为1.5宽)相 配合的,因此,无论是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或砌体结构、多跨或单跨、 等高或高低跨的厂房,其纵向定位轴线都是按照屋架结构或砌体结构、 多跨或单跨、等高或高低跨的厂房,其纵向定位轴线都是按照屋架跨度 的标志尺寸从其两端垂直引下来的。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1)边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关系 在有梁式或桥式吊车的厂房中,为 了使厂房结构和吊车规格相协调,保证 吊车和厂房尺寸的标准化,并保证吊车 的安全运行,厂房跨度与吊车跨度两者 关系规定为: S=L2e 式中: L:厂房跨度,即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S:吊车跨度,即吊车轨道中心线间的距离; e:吊车轨道中心线至厂房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一般为750mm,当构造需要或吊车起重量大 于75/20t时为 1000mm)。 图1616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吊度轨道中心线至厂房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e系根据厂房上柱的截面高度 h、吊车侧方 宽度尺寸B(吊车端部至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吊车侧方间隙(吊车运行时,吊车端部与上 柱内缘间的安全间隙尺寸)Cb等因素决定的。上柱截面高度h由结构设计确定,常用尺寸为 400mm或500mm (表161)。 吊车侧方间隙Cb与吊车起重量大小有关。当吊车起重量63t时,Cb为100mm;吊车侧方宽度尺寸B随吊车跨度和起重量的增大而增大,国家标准 通用桥式起重机界限尺寸中对各种吊车的限界尺寸、安全尺寸作了规定(表161)。 表161 厂房柱截面尺寸参考表(中级工作制吊车)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实际工程中,由于吊车形式、起重量、厂 房跨度、高度和柱距不同,以及是否设置安全 走道板等条件不同,外墙、边柱与纵向定位轴 线的关系有下述两种: 1)封闭组合 当结构所需的上柱截面高度h、吊车侧方宽 度尺寸B及安全运行所需的侧方间隙Cb三者之 和(h+B+Cb)6m,吊车起重量为50tQ30t或上柱截 面高度500mm及厂房跨度较大时,由于B、Cb 、h 均可能增大,因而可能导致(h+B+Cb)e,此时若继 续采用上述“封闭结合”便不能满足吊车安全运行所需 净空要求,造成厂房结构的不安全。因此,需将边柱 的外缘从纵向定位轴线向外移出一定尺寸ac,使( e+ac)(h+B+ Cb),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图16 17b), ac称为“联系尺寸”。为了与墙板模数协调, ac应为300mm或其整数倍,但维护结构为砌体时, ac可采用M/2(即50mm)或其整数倍数。 当纵向定位轴线与柱子外缘间有“联系尺 寸”时,由于屋架标志尺寸端部(即定位轴线) 与柱子外缘、外墙内缘不能相重合,上部屋面 板与外墙之间便出现空隙,这种情况称为“非封 闭闭合”,这种纵向定位轴线则称为“非封闭轴 线”。此时,屋顶上部空隙处需作构造处理,通 常应加设补充构件(图1618)。 确定是否需要设置“联系尺寸”及确定“联系 尺寸”的数值时,应按选用的吊车规格及国家标 准通用桥式起重机界限尺寸的相应规定详 细核定。注意校核安全净空尺寸。应使其在任 何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均有安全保证。 厂房是否需要设置“联系尺寸”,除了与吊 车起重量等有关以外,还与柱距以及是否设置 吊车梁走道板等因素有关。 图1618 “非封闭结合”屋面板 与墙空隙的处理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在柱距为12m、设有托架的厂房 中,因结构构造的需要,无论有 无吊车或吊车吨位大小,均应设 置“联系尺寸”(图1619)。 一般重级工作制的吊车均须设置吊车梁走 道板,以便经常检修吊车。为了确保检修 工人经过上柱内侧时不被运行的吊车挤伤 ,上柱内缘至吊车端部之间的距离除应留 足侧方间隙Cb之外、还应增加一个安全通 行宽度(400mm)。因此,在决定“联 系尺寸”和e值的大小时,还应考虑走道板 的构造要求。(图1620)。 图1620 图1619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无吊车或有小吨位吊车的厂房,采用承重墙结构时 ,若为带壁柱的承重墙,其内缘宜与纵向定位轴线相 重合,或与纵向定位轴线间相距半块砌体或半块的倍 数;若为无壁柱的承重墙,其内缘与纵向定位轴线的 距离宜为半块砌体的倍数或墙厚的一半。 第十六章 工业建筑概述 16.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2)中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关系 1)等高跨中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关系 设单柱时的纵向定位轴线:等高厂 房的中柱,当没有纵向变形缝时,宜设 单柱和一条纵向定位轴线,上柱的中心 线宜与纵向定位轴线相重合(图1621a )。 当相邻跨为桥式吊车且起重量较大 ,或厂房柱距及构造要求设插入距时中 柱可采用单柱及两条纵向定位轴线,其 插入ai应符合3M数列(即300mm或其 整数倍数),但围护结构为砌体时,ai 可采用M/2(即50mm)或其整数倍数 ,柱中心线宜与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