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语的意思。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 利用百度搜索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二、 教学课题知识方面: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威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洋洋、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2、找出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态度方面: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三、 教材分析小学四年级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收养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体会周恩来在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过程中的思想情感,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构严谨,层层推进,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中国人民在租界里生活情境的视频,在课堂上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听觉和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综合各种资料制成PPT,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华不振”的现状和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四、 教学方法本课课文结构严谨,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内容层层递进。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听到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周恩来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时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魏校长和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写周恩来心系中华的振兴,以此为目标。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加强阅读教学,采用自读、齐读、默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制造的情境中深入理解当时中国受到外国压迫的情况以及少年周恩来立志的渐进过程。尤其,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学生发挥想象力,投入到租界里发生的事情中,思考妇女、周恩来、洋人、巡警、围观的中国人等的心情和所要表达的语言,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沟通,接着分角色再现当时的情形,其他同学作为围观的中国群众参与活动,每一个人都去感受当时中国人的处境。课堂气氛活跃,明白周恩来当时要立志的根本原因。五、 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找两张周恩来不同时期的照片。【百度图片】周恩来年轻的照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5%91%A8%E6%81%A9%E6%9D%A5&ie=utf-8&in=3016&cl=2&lm=-1&st=-1&pn=17&rn=1&di=41215242850&ln=1956&fr=&fm=index&fmq=135651316459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7&-1&di41215242850&objURLhttp%3A%2F%2F%2Fxilupic%2F20101217084748504.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37gfit_z%26e3Bxts7_z%26e3Bv54AzdH3Fda8aAzdH3F8d80AzdH3Fgjof_n90_8dla90_d_z%26e3Bip4s&W500&H727&T7053&S46&TPjpg周恩来中年的照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5%91%A8%E6%81%A9%E6%9D%A5&ie=utf-8&in=7077&cl=2&lm=-1&st=-1&pn=1&rn=1&di=277301275950&ln=1956&fr=&fm=index&fmq=135651316459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1&di277301275950&objURLhttp%3A%2F%2F%2F15%2F53%2F01100000000010120781536193708.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7rtwg_z%26e3Bi715g2_z%26e3Bv54AzdH3Fw8_8c_cn_a88aaaaaaaaa8a8da0b8cnm8ln0ab_3r2_z%26e3Bip4s&W300&H389&T7475&S34&TPjpg2.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周恩来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能会有几个学生说出),今天我们了解一下这句名言的由来。3. 板书课题。二、 检查预习1.检查学生词语的预习。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洋洋、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疑惑不解、左顾右盼、衣衫褴褛2.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四字成语的含义。【百度词典】风和日丽: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s?wd=%E9%A3%8E%E5%92%8C%E6%97%A5%E4%B8%BD灯红酒绿: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s?wd=%E7%81%AF%E7%BA%A2%E9%85%92%E7%BB%BF耀武扬威:炫耀威力,现实威风。多用于贬义。/s?wd=%E8%80%80%E6%AD%A6%E6%89%AC%E5%A8%81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s?wd=%E9%93%BF%E9%94%B5%E6%9C%89%E5%8A%9B衣衫褴褛:表示衣服破破烂烂。/s?wd=%E8%A1%A3%E8%A1%AB%E8%A4%B4%E8%A4%9B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围绕着周恩来写了哪几件事?第一件: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三件: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中华不振”,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四、 引导细读,边读边议1.快读课文,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是什么?中华:指中国。崛起:指发达,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中国的振兴而发奋读书学习。那么联系课文内容,怎么样理解这句话呢? 周恩来要为了住过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2.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生:中华不振)那么“中华不振”的是谁提出的?(周恩来的伯父)怎样理解“中华不振”的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16自然段。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什么?”“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那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中华不振啊!”要读出伯父的愤怒、无奈和忧伤。要读出周恩来的不解和追问,体会周恩来对这件事情产生了疑惑,引起了关注。于是周恩来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租借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去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百度视频】租界 /v_show/id_XOTExOTU0OA=.html【百度百科】租界/view/41577.htm(通过视频和百科了解有关租界的基本知识)3.有了这些疑问,周恩来想去租界看看吗?(生:想)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这层意思?(生: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周恩来真的去了吗?(生:去了)第7和8自然段讲述了,那么这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生:过渡作用)这是个什么句子呢?(过渡句)4.朗读第7和8自然段,思考问题 (1)周恩来看到的租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威扬威的巡警。我们理解了灯红酒绿和耀武扬威的含义,那么通过这句话,我们看出了什么? (2)在租界里,周恩来看到了什么? 一个中国妇女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洋人无动于衷,中国的巡警不帮助她,反而训斥她,周围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 同学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想象课文中的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根据大家的发言,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找几个同学模拟一下当时的情景,将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心态都展示出来。 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复杂心理感受。5.从租借回来以后,周恩来有什么反应?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这段话与上面的一句话的作用是一样的,作用是什么?(生:承上启下,是过渡作用)修身课上,周恩来终于提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是什么问题引发的呢?朗读课文剩下的部分。魏校长提出“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有别的答案吗?(为明理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这么想法,得到魏校长喝彩的是周恩来,为什么呢?周恩来这样说并不是一时的冲动,从听到伯父的“中华不振”而产生疑惑,到看到租界的情景而静思,直到修身课上铿锵有力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周恩来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而且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可以看出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我们一块铿锵有力地说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全班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向周恩来学习,将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建设结合起来,发愤图强。五、 布置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百度视频】课文朗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show/BpHWLvAGEqqAOlRjTAmBzw.html2. 拓展阅读。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周总理的睡衣理解“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滔海亦英雄”这首周恩来的诗。【百度百科】诗歌理解 /view/903676.htm六、 教学反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篇教育意义非常强的文章,通过少年周恩来亲眼目睹中国人在租界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利用两个课时,注重引导学生慢慢思考周恩来立志的过程,发挥想象,模拟租界里发生的一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完善。1.学生的朗读课文时间相对不足。应该利用尽可能的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人物思想的变化,感受中国人受到洋人欺凌的愤怒。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未能充分结合。课堂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进行思考、剖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积极热烈的讨论,分享大家的观点。3.对识字写字认识不足。识字写字是新课标中强调的要求,仅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安全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书
- 购物中心物业服务方案
- 邢台学院《艺术管理学概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航空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案优化
- 冻品类食材品牌推广方案
- 《间歇臭氧暴露对规律运动大鼠心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邢台学院《社会调查方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邢台学院《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316题及答案
- 政府部门数据安全方案
-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7课时 扇形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课件
-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Python语言描述) 课件 第2章 常用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
- 2023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 创作志愿者文化衫
- 国开2024秋《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参考答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国际私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黄疸课件
- 【PPP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900字】
- 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异常情况处理制度
- 《新课标引领、新教材启航》初中化学讲座 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一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