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整体设计教学分析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告诉我们同一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表示为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这样,如果将平面内向量的始点放在一起,那么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平面内的任意一点都可以通过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得到表示,也就是平面内的点可以由平面内的一个点及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来表示.这是引进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一个原因.三维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能推导并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掌握平面里的任何一个向量都可以用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来表示,理解这是应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能够在具体问题中适当地选取基底,使其他向量都能够用基底来表达.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难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力是一个向量,力的合成就是向量的加法运算.而且力是可以分解的,任何一个大小不为零的力,都可以分解成两个不同方向的分力之和.将这种力的分解拓展到向量中来,会产生什么样的结论呢?又如一个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可分解为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F1和使物体垂直于斜面且压紧斜面的力F2.我们知道飞机在起飞时若沿仰角的方向起飞的速度为v,可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速度vcos和沿竖直方向的速度vsin.从这两个实例可以看出,把一个向量分解到两个不同的方向,特别是作正交分解,即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分解,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是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那么a与e1、e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不共线的两个向量中,垂直是一种重要的情形.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叫作把向量正交分解.在平面上,如果选取互相垂直的向量作为基底,是否会给我们带来更方便的研究呢?思路2.前面我们学习了向量的代数运算以及对应的几何意义,如果将平面内向量的始点放在一起,那么平面内的任意一个点或者任意一个向量是否都可以用这两个同起点的不共线向量来表示呢?这样就引进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师可以通过多对几个向量进行分解或者合成,在黑板上给出图像进行演示和讲解.如果条件允许,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相应的课件来演示平面上任意向量的分解,对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乘以不同的系数后再进行合成将会有什么样的结论?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给定平面内任意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e1、e2,请你作出向量3e1+2e2、e1-2e2.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是否都可以用形如1e1+2e2的向量表示呢?图1如图1,设e1、e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是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我们通过作图研究a与e1、e2之间的关系.活动:如图1,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e1,=e2,=a.过点C作平行于直线OB的直线,与直线OA.交于点M;过点C作平行于直线OA.的直线,与直线OB交于点N.由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可知,存在实数1、2,使得=1e1,=2e2.由于=+,所以a=1e1+2e2.也就是说,任一向量a.都可以表示成1e1+2e2的形式. 由上述过程可以发现,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由这个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e1、e2表示出来.当e1、e2确定后,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由这两个向量量化,这为我们研究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此可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使a.=1e1+2e2. 定理说明:(1)我们把不共线向量e1、e2叫作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基底不唯一,关键是不共线; (3)由定理可将任一向量a.在给出基底e1、e2的条件下进行分解; (4)基底给定时,分解形式唯一.讨论结果:可以.a=1e1+2e2.提出问题平面中的任意两个向量之间存在夹角吗?若存在,向量的夹角与直线的夹角一样吗?对平面中的任意一个向量能否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来表示?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向量的定义和性质,思考平面中的任意两个向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结合图形来总结规律.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总结的情况,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回答不全面的学生给予提示和鼓励.然后教师给出总结性的结论:不共线向量存在夹角,关于向量的夹角,我们规定:图2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和b(如图2),作=a,=b,则AOB=(0180)叫作向量a.与b的夹角. 显然,当=0时,a.与b同向;当=180时,a.与b反向.因此,两非零向量的夹角在区间0,180内.如果a与b的夹角是90,我们说a.与b垂直,记作a.b. 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对平面上的任意向量a.,均可以分解为不共线的两个向量1a1和2a2,使a=1a1+2a2. 在不共线的两个向量中,垂直是一种重要的情形.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叫作把向量正交分解.如上,重力G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就是正交分解,正交分解是向量分解中常见的一种情形. 在平面上,如果选取互相垂直的向量作为基底时,会为我们研究问题带来方便.讨论结果:存在夹角且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在区间0,180内;向量与直线的夹角不一样.可以.应用示例思路1例1 如图3,ABCD中,=a.,=b,H、M是AD、DC之中点,F使BF=BC,以a.,b为基底分解向量与图3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分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步骤,并对书写认真且正确的同学提出表扬,对不能写出完整解题过程的同学给予提示和鼓励.解:由H、M、F所在位置,有=+=+=+=b+a.=-=+-=+-=+-=a-b点评:以a.、b为基底分解向量与,实为用a.与b表示向量与.变式训练已知向量e1、e2(如图4),求作向量-2.5e1+3e2.图4作法:(1)如图,任取一点O,作=-2.5e1,=3e2.(2)作OACB.故就是求作的向量.例2 如图5,质量为10kg的物体a.沿倾角=30的斜面匀速下滑,求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支持力.(g=10m/s2)图5解:物体受到三个力:重力,斜面支持力,滑动摩擦力.把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因为|=10(kg)10(m/s2)=100(N),|=|sin30=100=50(N),|=|cos30=100=50(N),所以|=|=50N,|=|=50N.答: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0N,方向与斜面平行向上;所受斜面支持力大小为50N,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上.例3 下面三种说法:一个平面内只有一对不共线向量可作为表示该平面的基底;一个平面内有无数多对不共线向量可作为该平面所有向量的基底;零向量不可以作为基底中的向量,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 B. C. D.活动:这是训练学生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正确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分析和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真正内涵.让学生清楚在平面中对于基底的选取是不唯一的,只要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可以作为基底.解析:平面内向量的基底是不唯一的.在同一平面内任何一组不共线的向量都可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而零向量可看成与任何向量平行,故零向量不可作为基底中的向量.综上所述,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平面向量定理的理解.变式训练(2007上海春季高考,13) 如图6,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和将该平面分割成四个部分、(不包括边界).若=a.+b,且点P落在第部分,则实数a.、b满足.( )图6A.a.0,b0 B.a.0,b0 C.a.0,b0 D.a.0,b0解析:点P落在第部分,在直线上的分向量与同向,在直线上的分向量与反向.a.0,b0.答案:B思路2例1 如图7,M是A.BC内一点,且满足条件+2+3=0,延长CM交A.B于N,令=a.,试用a.表示.图7活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的重要定理,它是解决平面向量计算问题的重要工具.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到下面两个推论:推论1:e1与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若存在实数1、2,使得1e1+2e2=0,则1=2=0. 推论2:e1与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若存在实数a.1,a.2,b1,b2,使得a=a1e1+a2e2=b1e1+b2e2,则解:=+,=+,由+2+3=0,得(+)+2(+)+3=0.+3+2+3=0.又A.、N、B三点共线,C、M、N三点共线,由平行向量基本定理,设=,=,+3+2+3=0.(+2)+(3+3)=0.由于和不共线,.=-=.=+=2=2a.点评:这里选取,作为基底,运用化归思想,把问题归结为1e1+2e2=0的形式来解决.变式训练设e1与e2是两个不共线向量,a.=3e1+4e2,b=-2e1+5e2,若实数、满足a+b=5e1-e2,求、的值.解:由题设a+b=(3e1+4e2)+(-2e1+5e2)=(3-2)e1+(4+5)e2.又a+b=5e1-e2.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解之,得=1,=-1.例2 如图8,A.BC中,A.D为A.BC边上的中线且A.E=2EC,求及的值.图8活动:教师让学生先仔细分析题意,以明了本题的真正用意,怎样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三角形中的边相联系?利用化归思想进行转化完后,然后结合向量的相等进行求解比值.解:设=,=.=,即-=-,=(+).又=(-),=+.又=,即-=(-),(1+)=+,=+.又=,=+.比较,、不共线,解之,得点评:本例中,构造向量在同一基底下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利用相同基向量的系数对应相等得到一实数方程组,从而进一步求得结果.变式训练过OA.B的重心G的直线与边OA.、OB分别交于P、Q,设=h,=k,试证:=3.证明:设=a.,=b,OG交A.B于D,则=(+)=(a.+b)(图略).=(a+b),=-=(a.+b)-kb=a+b=-=ha-kb.P、G、Q三点共线,=.a+b=ha.-kb两式相除,得k+h=3hk,=3.知能训练已知G为A.BC的重心,设=a.,=b,试用a.、b表示向量.图9解答:如图9,=,而=+=+=a+(b-a)=a+b,=(a+b)=a.+b.点评:利用向量加法、减法及数乘的几何意义.课堂小结1.先由学生回顾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向量的夹角与垂直的定义,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2.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如待定系数法,定义法,归纳与类比,数形结合,几何作图.作业课本习题235、6.设计感想1.本节课内容是为了研究向量方便而引入的一个新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科书首先通过“思考”:让学生思考对于平面内给定的任意两个向量进行加减的线性运算时所表示的新向量有什么特点,反过来,对平面内的任意向量是否都可以用形如1e1+2e2的向量表示.2.教师应该多提出问题,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来发现规律,通过解题来总结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化归”思想对解题的帮助,也要让学生善于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这部分的题.3.如果条件允许,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整节课的教学主线应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给与引导和提示.充分让学生经历分析、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学习数学,领悟思想方法的最好载体.学生这种经历的实践活动越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就越恰当而简捷.备课资料一、三角形三条中线共点的证明如图13所示,已知在A.BC中,D、E、L分别是BC、CA.、A.B的中点,设中线A.D、BE相交于点P.图13求证:A.D、BE、CL三线共点.分析:欲证三条中线共点,只需证明C、P、L三点共线.证明:设=a.,=b,则=b,=-=-a+b.设=m,则+=m(+),=(-1+m)+m=(-1+m)a.+m(b-a)=(-1+m)a+mb.又设=n,则-=n(+),=(1-n)+n=-(1-n)a+n(b-a.)=(-n)a+nb.由,得解之,得=-a+b=(-a.+b)=C、P、L三点共线.A.D、BE、CL三线共点.二、备用习题1.如图14所示,已知=,=,用、表示,则等于( )图14A.+ B.-+ C.- D.-2.已知e1,e2是两非零向量,且|e1|=m,|e2|=n,若c=1e1+2e2(1,2R),则|c|的最大值为( )A.1m+2n B.1n+2m C.|1|m+|2|n D.|1|n+|2|m3.已知G1、G2分别为A.1B1C1与A.2B2C2的重心,且=e1,=e2,=e3,则等于( )A.(e1+e2+e3) B.(e1+e2+e3)C.(e1+e2+e3) D.-(e1+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教育信息化:《拿来主义》课件在智能教学中的应用
- 《老王和他的2024》:科技创新应用案例
- 2024国考常识判断真题附参考答案(a卷)
- 2024年教育课件发展:《打瞌睡的房子》新解读
- 2专业AutoCAD教学教案2024版: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关键技能
- 2024年高考攻略:《理想的翅膀》帮你圆梦
- 衢江区村办企业规范运营管理考核细则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五四学制)(附答案详解)
- 农民工讨薪起诉书范文
- 南京卷(XX身边的文学踪迹)-2022年江苏语文中考真题写作话题解读与范文分享
- 2024年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 摄影入门课程-摄影基础与技巧全面解析
- 25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导学案)(原卷版)
- XX有限公司人员分流方案
- 大语言模型赋能自动化测试实践、挑战与展望-复旦大学(董震)
- 期中模拟检测(1-3单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
- 追觅科技在线测评逻辑题
- 2025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重庆市渝北区数据谷八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凝中国心铸中华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学民族团结爱国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AI大模型场景探索及产业应用调研报告-前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