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人类社会及关系.doc_第1页
汽车与人类社会及关系.doc_第2页
汽车与人类社会及关系.doc_第3页
汽车与人类社会及关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中文摘要汽车是人类设计制造出来的,人类也因汽车而从中受益,获益匪浅,人们的生活更深受汽车的影响,但往往人们很容易忽略了汽车的作用或者单纯地认为汽车只是代替人类伐步的工具而已。本文从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汽车与能源、汽车与交通安全、汽车与环境四个方面粗略地阐述了汽车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加深了人们对汽车的了解,使人们在以后使用汽车的过程中节省能源、注意交通安全、降低噪声等,让汽车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起,一百余年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推陈出新。汽车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汽车是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汽车是各种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载体,是科技综合实力的体现;汽车工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好的产业。世界许多国家都将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汽车的生产、销售、研制、营运、维修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密切相关,对经济建设、能源和交通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之,汽车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一、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从古时候的马车到近现代的蒸汽动力车再到现代的内燃机,车辆在现代运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的各种高科技交通工具绝大部分是从前几个世纪的交通工具演化而来的,现代交通工具主要由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组成,其中汽车因具有灵活性和普遍性,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公路运输具有机动性、灵活性强,可实现“点到点”的直达运输。公路运输既适应于大批量客货运输与小批量客货运输,也适合于中短距离的客货运输。公路运输还可与火车、飞机、轮船等运输方式相结合,担负铁路、水路运输达不到的区域内的运输,是其他运输工具的补充。总而言之,公路运输(除高速公路外)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投资少、资金回收快、效益高,技术改造容易。现代汽车在载货吨位、技术性能、专用车种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能较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对运输的要求,汽车已迅速发展成为最主要、最广泛、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2、汽车工业是创造巨大产值的产业20世纪3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就创造了很高的产值,在制造业中名列前茅,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达10%以上。近年来美国汽车工业年产值达4000亿美元以上,德、法、英、意四国汽车工业年产值合计约为4000亿美元,日本汽车工业年产值达4000亿美元,韩国汽车工业年产值约为500亿美元。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为1443.5亿美元。目前,世界汽车工业年总产值达15000亿美元以上。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美国、法国在1%以上,日本、西班牙在2%以上,德国、中国接近2%,韩国占3%,足以可见,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创造巨大产值的产业。3、汽车工业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发展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是提供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之一。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仅数量大,而且面广,技术含量高。汽车工业产业链给机械、能源、交通、维修等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仅在汽车生产中和汽车使用过程中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在汽车市场,汽车金融、汽车保险和汽车培训等相关产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4、汽车工业是强大的出口产业汽车工业是资金、技术密集的批量生产产业,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少数有条件的国家。但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大量汽车,这就决定了汽车工业必将成为强大的出口产业,是世界制造业中出口创汇最高的产业之一,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汽车及其零部件进出口规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现在,世界汽车年总产量约6000多万辆,总出口量约占40%。由于汽车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所以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也是世界制造业中创汇最高的产业。5、汽车工业是创造巨额税收的产业汽车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巨额税收,在使用、销售过程中也创造巨额税收,而且后者大大高于前者。汽车税收包括所得税、销售税、路桥税、保险税、关税、燃油税以及其他相关税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税收在国家总税收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6、汽车工业推进了社会显著进步汽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生产和消费结构。汽车消费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汽车产业本身。人们的出行方式、生活节奏、居住地选择、城市和乡村结构、休闲方式、沟通方式和商业模式也随之改变,进而影响到就业模式、社会关系、知识结构、文化习俗等。汽车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文明与进步。汽车的发展,改变了城市落后的交通面貌;汽车的发展,推进了乡村交通建设,使乡村依托城市的辐射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汽车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方便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乡的交流和发展。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细分,各种休闲车、运动车、越野车、特种作业车层出不穷,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还扩大了汽车的用途,如环卫环保作业车、救护车、公安消防车等。汽车工业对经济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越来越显著。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兴起,50年代欧洲经济的发达,60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都是以汽车工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二、汽车与能源1、能源危机目前,石油仍然是汽车的主要能源。全世界的石油储量为4860亿吨,其中1210亿吨已经开采出来,1600亿吨已经探明,还有2500亿吨有待探明。2000年世界石油开采量为37亿吨,其中汽车约消耗掉45%的石油资源。按照2000年的消耗速度,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还够用50年。如果不考虑节油问题,50年后世界上将不再有石油用了。2、节约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舆论开始关注起世界“能源危机”问题。如果不努力去利用和开发各种能源资源,那么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面临能源短缺的严重问题。在未来的50年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仍将是人类的主要能源。各种新的能源将不断被开发出来,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氢能、海洋能和可再生能源等,各种非传统能源的大量开发,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三、汽车与交通安全1、道路交通安全现状随着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多,交通管理已成为各国的最大问题之一。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比死于火灾、犯罪等的人更多,遭受的财产损失也更为严重。只要在道路上,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死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被视为“永无休止的交通战争”。据统计显示,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其中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4万人,印度、美国、俄罗斯紧随其后,分别为8.6万人、4万人和2.6万人。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比任何疾病都更可怕的夺命“疾病”。2、交通事故的原因及其减少措施道路设施安全性不强,驾驶员素质不高,操作技能差、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事故多发的最主要因素。车辆性能技术状况不佳,核载标定和改装缺乏规范,汽车安全性能不够,也诱发了大量交通事故。马路上自行车、行人、汽车的混杂环境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从“人、车、路”这三大交通安全要素来分析应采取的对策:(1)、强化政府工程。政府权力要介入交通事故的预防中,把交通安全和各个单位的工作连接起来,并且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引导全社会树立安全第一的良好风气。(2)、必须控制社会化办驾校和检测线路的问题。(3)、要控制汽车运输市场相对拥有量。目前运输市场,车辆处于饱和状态,所以运输市场要尽快控制车辆拥有量。(4)、建立现代交通安全管理机制。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应有自己基本的交通安全对策。而交通安全计划与目标的制定,是当前许多国家减少交通事故的具体对策之一,如今,世界主要交通发达国家已相继提出和建立了以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事故严重性为核心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在人流、物流、车流增加的情况下,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人数明显减少,从高发到基本遏制到逐年下降的目标,真正使人、车、路协调发展,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只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依靠现代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交通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才有可能回落。四、汽车与环境1、汽车尾气污染汽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汽车废气排放主要有油箱泄漏、燃料蒸发和排气管排放三种方式,其成分比较复杂,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要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醛)等。汽车排放污染物不仅直接危害人类自身,而且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恶果也是无法估量的。近一个世纪的事实证明,因为汽车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目前已波及全世界所有的国家。2、汽车噪声噪声是汽车的第二大公害,城市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汽车噪声一方面对在外界环境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对驾乘人员健康有直接的危害,特别是影响驾驶员的心理,从而影响行车安全。汽车噪声被称为安全行车的隐形杀手。噪声会使人心情不安、烦躁、疲倦、工作效率下降。汽车的高噪声,会使驾驶员反应时间加长,影响听觉,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长期在噪声刺激下会造成心脏病、耳聋等疾病。目前,降低汽车噪声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