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论文-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以甘肃省为例.doc_第1页
甘肃农业大学论文-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以甘肃省为例.doc_第2页
甘肃农业大学论文-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以甘肃省为例.doc_第3页
甘肃农业大学论文-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以甘肃省为例.doc_第4页
甘肃农业大学论文-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以甘肃省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以甘肃省为例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 以甘肃省为例 学 院 农学院 专 业 农村区域发展 毕业届别 2016届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职 称 副教授 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二一 六 年 五 月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前言11 农民收入结构对土地流转效果影响机制分析21.1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特点21.2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土地流转效果影响机制分析41.2.1家庭经营收入与土地流转关系41.2.2工资性收入与土地流转关系51.2.3财产性收入与土地流转关系61.2.4转移性收入与土地流转关系72针对农民收入结构对策和建议82.1增加工资性收入,鼓舞中小乡镇企业的发展82.2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农民交易权益92.3政府制定合理政策,面对市场经济周期灵活调节92.4加强流转后的管理9参考文献10致谢11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以甘肃省为例xxx(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12级农村区域发展,甘肃 兰州,730070)摘要:土地流转具有能促进农民经济迅速发展的的意义,同时又起到推动和扶持甘肃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对甘肃省农民收入结构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分析。目前甘肃省存在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太低、工资收入低下、稳定性不够和农民经营性收入仍是主要来源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政府政策、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流转法律对策,来解决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滞后的现状。关键词:甘肃省;农民收入结构;土地流转;完善体系Analysis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farmers income of Gansu Provincexxx (Major in 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Agronomy College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ansu Lanzhou, 730070)Abstract: Land circulation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peasant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ut also motivate and support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in Gansu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peasants and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Gansu Provinc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s. At present there are factors, including low profit of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low salary, insufficient stability and the operating income of peasant in Gansu Province, which mainly hinged rural land circulation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ments of improving governments policy, peasant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land circulation law in order to change the lagging situation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Gansu Province. Keywords: Gansu province; in the structure of farmers income; land circulation; improve system前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土地流转是出现在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期间的一个机遇和挑战,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遗留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土地家庭联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匹配。小农生产与现代化机械规模化作业的矛盾,无法满足有限的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矛盾。加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侵蚀着耕地面积使耕地面积快速面临着突破18亿亩耕地面积的红线。通常非经济作物的利润较低,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弃地现象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马亮研究全国农民收入结构的土地流转,分析了全国土地流转的呈上升趋势,缺乏内陆地区的具体状况和相应对策1;同时田光明虽然分析了甘肃省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对策但是没有结合甘肃省农民收入结构类型特点进行分析缺少相关性的说明。甘肃省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2。所以本文通过甘肃省面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潜能逐渐消散与农地资源短缺的刚性约束和保持农业与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生产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双重压力,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本制度必须进行深化改革,激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实行农地的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改变农村发展缓慢的局面,增加国民收入。1 农民收入结构对土地流转效果影响机制分析 通过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来源结构和近几年的收入变化,来表示不同的收入来源对农户经济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从而反映农户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配置状况,因而研究甘肃省农户如何对土地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和配置。1.1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特点从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来看(表1),20052012年甘肃省的家庭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甘肃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农产品的种植来获取生活所需要的收入,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都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呈上升的趋势,简要的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不再像以前单一的依靠农耕吃饭,而是进行多样化的活动来获得生活资源。工资性收入在20052012年上升10%,表示剩余劳动力在8年的时间转移是快速的,农田不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需要完成劳动力的转移和优化配置。财产性收入在8年内增长1.45%在零八年受到金融危机有下降痕迹。转移性收入同财产性收入一样,在8年时间呈现稳定而缓慢的增长。 表 1甘肃省居民家庭收入调查(元/人)年份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20051263.4586.720.6109.220061291.9637.452.6152.320071426.9716.423.2162.420081543.286819.5293.120091583.2994.934.1367.9201018561199.539.9329.320111866.8156282.5398.220122114.81787.7112.1492.1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2 年)数据整理而成表 2甘肃省农民家庭收入构成比例年份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200563.8129.631.045.52200660.5429.872.467.14200761.2730.761.006.97200856.6631.870.7210.76200953.1333.381.1412.35201054.1935.021.179.62201147.7539.952.1110.19201246.9339.672.4910.92平均值55.5333.771.529.18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2 年)数据整理而成从甘肃省农村居民各收入来源来看(表3),20052012年甘肃省农村居民各收入来源增长最快的是财产性收入,平均增长率45.43%;然后是转移性收入其平均增长率是26.59%;第三位的工资性收入增长率,其平均值17.44%;最后的是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率,其平均增长率7.79%。但是要说明的是财产性收入虽然增长率最高但是是其中表现最不稳定的,有不可预测性。 表3甘肃省农村居民各收入来源增长率年份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20062.268.18155.3439.47200710.4512.8755.896.6320088.1521.1615.9580.4820092.5914.6274.8725.52201017.2320.5617.01-10.4920110.5830.22106.7720.92201213.2814.4535.8823.58平均值7.7917.4445.4326.59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2 年)数据整理而成从甘肃农民家庭各类收入对其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来看(表4),工资性收入平均增长贡献率最大45.75%;其次是家庭经营收入平均增长贡献率33.99%;第三位是转移性收入,平均增长贡献率16.67%;最后是财产性收入,平均增长贡献率3.64%。 表4 各类收入对甘肃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贡献率年份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200618.4832.8820.7527.95200769.3040.55-15.095.18200829.4538.39-0.9433.10200915.6149.515.7029.18201061.3646.021.30-8.6820112.2374.798.7914.21201241.5237.794.9615.72平均值33.9945.703.6416.67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2 年)数据整理而成1.2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土地流转效果影响机制分析 甘肃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上述特点对甘肃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具体的影响路径和机制如下:1.2.1家庭经营收入与土地流转关系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直接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土地的供给。家庭经营:是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作为经营者而获得的报酬,主要是指农民通过经营家庭承包的土地而获得的实物和货币收入3。家庭经营收入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如种粮、饲养畜禽等的收入。从的甘肃农民情况看,在各种收入来源中,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稳定的方式(表2)。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取决于农产品所在地、生物周期、交通路线、农产品当季的价格、复种面积等因素的变化。 在中国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理性的有技能的农民大多选择从事其它行业劳动,因此,最后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有两种:一是弱质劳动力,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剩余在农村地区的已经是弱质劳动力,在市场条件对劳动力资源的自然选择下,他们的非农化转出可能性非常小,土地是这部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若离开土地基本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4;二是有一小部分是专门的种地能手,土地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利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无论是上述何种情况,土地都是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保障(表2)在甘肃家庭经营收入平均占55.53%(表2),如果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越高意味着农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越大,土地对该农民家庭的重要性也越大,其转出土地的可能性也越小5,由甘肃省收入增长贡献率可以看出甘肃省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逐渐的降低。 2000 年以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平均贡献率仅次于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率(表 3),说明当前甘肃省农民收入中务农收入仍然是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对农村土地流转构成不利影响。 2005 年中国东、 中、 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分别为45%、60%、65%和 68%,而叶剑平、蒋妍和丰雷的 2005 年调查数据显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出过耕地的农户比例分别为 16.7%、16.2%、14.6%和 16%6, 这一组数据印证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的供给影响。 图1 甘肃省家庭经营收入1.2.2工资性收入与土地流转关系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利用自己的劳动生产要素而获得从事非农业劳动生产获得的报酬。通常来说就是农民从非农产业获得劳动报酬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当地的民营中小型企业从事劳动获得劳动报酬;二是进城大多从事非智力型第三产业所获得的报酬。 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的所占比例反映了农村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获得收人的情况,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农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7。由表2可知甘肃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渐上升。由表4可知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最高, 上述反映了甘肃省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更愿意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所以,农民可能对土地由原来的精耕细作变为粗放耕作或者撂地抛荒,土地流转概率变大,这对土地流转的土地供给形成有利影响, 但是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率和贡献率具有不稳定性,受全球经济周期影响较大8。 如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对我国外向型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东部沿海地区许多中小企业利润下滑甚至破产,就业需求降至最低,农民工“返乡潮”应运而生,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率由 2006 年危机发生前的 17%降至 2009 年的 11%9。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受到全球经济影响非常显著,甘肃省位于内地,在2008年和2012年受到农民工返潮和经济低迷的影响导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浮动较大,但是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这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不稳定性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供给必然产生了一定程度负面的冲击。 图2 甘肃省工资性收入1.2.3财产性收入与土地流转关系财产性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利息、股息、租金、红利、租金、投资收益、出让无形资产净收入、储蓄性保险投资收入 、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及其他10。但财产性收入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2006 年以来甘肃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贡献率农民所有的收入来源中是最低平均值达到1.52%, 而且缺乏增长呈现一种不稳定状态,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较低水平的农民财产性收入也严重阻碍了土地流转进程。 影响甘肃省土地流转的路径为:一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租金水平低,使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失效,不但降低了流转土地供给意愿,阻碍了土地流转市场的形成,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小规模农业短暂的劳动力。 甘肃省土地流转租金的普遍低廉,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特别低,在整体收入中所占比重也低。导致土地的增值效益在农民手中并没有太大的收入增益,所以农民既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经营,又不愿放弃其可能具有的保障作用,因此,多数农民宁愿撂地也不愿意把自己所拥有的土地转让出去,阻碍土地流转。二是农民财产性收入低,使农民缺乏信用,难以担保扩大经营的资金和资源。甘肃省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多和祖辈遗留的土地和家产有关,因此其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高低反映了农民拥有的与土地相关资产投资和增值情况。 当农村土地增值缓慢时,其融资瓶颈将难以打破,现代化农业和规模经营农业难以开展,这对土地流转是极为不利的。 图3 甘肃省财产性收入1.2.4转移性收入与土地流转关系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带回、城市亲友赠送、离退休金、养老金、赡养费、国家救济、转移财政支付、扶贫帮困、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等方面7。虽然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比重较低,但是近年来增长速度快,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2004 年以来国家连续 10 年的一号文件是关于农业问题,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很大11。 为了支持农业发展,国家自 2006 年取消农业税以后,还对农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补贴如:粮补、农用设备购买补贴等。这些补贴对稳定粮食和促进产量有积极的作用,其对土地流转则产生比较复杂的情况。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直接的粮补导致农民更愿意把土地留给自己种植而且能获得一部分给劳动收入,而外出务工人员直接可以把这部分土地留给老弱病残来耕作这一部分土地,使他们转让土地的意愿更加降低,阻碍土地的流转。二是有先进设备和技术的高素质农民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的意愿加大或者成本加大阻碍规模化经营的步伐,导致这一部分人积极性受挫。政府补贴是一个双刃剑既是起到促进作用又阻碍了土地流转。 图4 甘肃省转移性收入2针对农民收入结构对策和建议 上述的分析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政策补贴合理化都可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因此,我们我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土地流转政策和稳定的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获得稳定收入。2.1增加工资性收入,鼓舞中小乡镇企业的发展。 甘肃省位于内陆,属于欠发达地区。所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所欠缺,同时也缺乏现代化农业人才和先进的农业设施装备。农民家庭经营获得的收入只能保障正常的基本生活。甘肃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55.53%,比重占总收入的一半,因此,我们只能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在刘易斯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型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农村的劳动力超过所需要的实际劳动力时,不会造成农产品的增产,这部分非必要劳动力的继续投入,付出的劳动力效益为零或者负数。所以要转移这部分劳动力到城镇的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和资源友好型农业生态环境。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是土地规模化经营。因此,确保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一是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居民对农业的专业技术和相应的农业知识,提高农民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并培养农民的创新和求知能力,使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是本质上要改变农民当前的地位,让农民与城镇居民拥有相同的福利条件;三是政府鼓舞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可以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同时也防止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出现不稳定状况。2.2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农民交易权益 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保障土地流转的良好前提,只要农民在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过程中获得合理的利益是更愿意把自己的土地进行流转。但是甘肃省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低,而且土地流转收益增长机制明显无力。严重阻碍了土地流转。因此,不仅要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外出务工农民对其承包地的权益,更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农村土地价值同步增长7。其次,要建立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和法律咨询办公室,在法律的手段下合理的保护自己的土地权益。当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也可以达到更好的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意义。政府要正确认识在土地流转中的角色定位,明确土地流转主体为农户自己,在职能上不越位,逐步从土地交易中退出,不介入具体的流转活动,不以任何方式强行流转土地,侵犯承包人权利,要成为农户权利的维护者、监管者、仲裁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12。2.3政府制定合理政策,面对市场经济周期灵活调节 由于农民社会地位在实际社会中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农村社会体制不完善,在转移性收入时获得政策补贴落实不到位,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国家要制定统一的、非歧视性的劳动就业制度,把农民工纳入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13;对于农地流转后的困难农户,应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动,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浮动的、可调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14。甘肃省地方政府应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总体方针改进或者增加适合当地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推动土地流转的步伐;实时根据当年当地的经济周期变化制定有变动、有活性要、有弹性的经济政策,彻底解除农户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2.4加强流转后的管理 加强土地流转后的管理,土地流转后期的工作往往被忽略,后期的土地监督和管理是甘肃省土地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土地流转后严格按照土地流转合同中权利义务的顺利履行,防止土地接收方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违反合同擅自改作土地用途浪费或超额榨取土地价值,对违规利用土地行为要出台相关惩治办法;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粮食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