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严谨 规范 求真 铸魂模电课程设计温度监测与控制i、课程设计概要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塌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4)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5) 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二、课程设计的步骤1)设计与计算阶段(占课时总量的20)根据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和条件首先要进行论证、选择与设计而确定总体方案,对总体方案中单元电路进行选择、分析和设计计算,包括元器件的选用和电路参数的计算。最后画出总体电路图(原理图和布线图)。2)安装与调试阶段(占课时总量的50)学生向实验室领取所需元器件等材料,并在试验板上或电路板上组装电路。运用测试仪表进行电路调试,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器件,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此阶段往往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所化费的时间也很长,有些是需要学生在课外挤时间去完成的。3)撰写总结报告阶段(占课时总量的10)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是学生对某项目全过程的系统总结。学生应按规定的格式撰写,主要内容有:课程设计课题名称。课题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总体方案的选择、论证、设计。方案的原理框图,总体电路图、布线图,以及它们的说明;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说明;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的说明等。电路调试。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的措施;测试、记录、整理与结果分析。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4)一个项目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将根据以下几方面来评定成绩(占课时总量的20):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实验动手能力(安装工艺水平、调试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总结报告。答辩情况(课题的论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三、本次设计课题的要求和技术指标1)测量:能够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或直流电压表)监测当前所检测到的实际温度,测量温度范围为010022)控制:能够在监测范围内对恒温箱内温度进行人为可调节并能自动地控制在所调节的温度上(所要加热的目标温度要比当前室温高)。3)加热器电参数:交流220v/500w。ii、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根据课题的要求和技术指标,能实现对加热器温度的测量、自动控制加热、调节等的方案可谓很多。但要对方案的性能、成本、体积、难易程度等进行分析与比较,本着以满足功能要求为前提,不要一味提高性能指标,并且要考虑可能涉及到的原材料的货源是否困难等,综合考虑,确定方案。一、方案的确定对于该课题而言,根据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可画出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恒温箱电热丝温度传感器放大器比较器功率驱动器调节器图1根据框图,显然需要温度传感器、放大器、比较器、调节元件和可控功率驱动元件等功能部件,其中的每一个功能部件又都有多种选择的余地,当我们对每一个功能部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和确定后,总体方案便确定下来了。这里列举出各功能部件的部分内容:1)传感器:热电偶、热敏电阻、铂热电阻、双金属片、pn结温度传感器、(模拟或数字)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2)放大器:晶体三极管、mos或结型场效应管、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直流放大器、交流放大器;3)比较器:专用集成电路比较器、用运放设计的比较器;4)调节元件:电位器、多档开关、组合开关;5)可控功率驱动元件: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电磁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固态继电器;6)任何电子装置都离不开电源:交流电源、高压电源、专用直流稳压电源、自己设计装配开关型、线性型直流稳压电源等、。经过综合分析比较,温度传感器采用pn结温度传感器、放大器采用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用运算放大器来设计、调节元件采用线性电位器(尚有对数和指数电位器)、可控功率驱动元件采用继电器、电源采用实验室专用稳压电源等这些部件作为该课题项目的设计方案。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另选其他部件作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方案。由于采用pn结温度传感器,pn结受温度的影响为约-2-2.5mv/。根据题目要求,要能用万用表来对温度予以监测,而-2-2.5mv/的灵敏度不宜观测的很精确,况且,温度升高时表头电压读数减小,也不符合人们的习惯。题目还要求,测量和控制的温度范围为01002,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先拟订一种数据观测方案:用万用表的直流10v电压档监测:如果指针指示在最左边0v时,对应0;如果指针指示在最右边10v时,对应+100;指针在0v10v任意位置时,对应0+100均匀分布。也就是如图2所对应的刻度盘。从图中表头刻度看,每误差1v对应误差10,mf47型万用表10v档刻度的观测分辨率为0.2v,则对应每小格2。可见,每摄氏度对应半格(0.1v)。 5 v 5 0 1v1 0 0v 10v 0 100 图2二、各有关单元电路的设计1. pn结温度传感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由于温度传感器置于恒温箱内,用于感受从电热丝辐射出来送到恒温箱内的热量所对应的温度,从而转换为随温度而变化的电信号。ud vid ma10 0.575 0.7 0.82550 0 -50图3我们知道,pn结随着温度的变化有两项参数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是其反向饱和电流呈正温度系数而变化,二是其正向电压降呈负温度系数而变化。我们采用后者,并且已经知道,在0(有些教材介绍是室温)附近,若满足某一恒定正向电流如1ma的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pn结的正向电压降降低约22.5mv,温度每降低1,pn结的正向电压降升高约22.5mv,即正向电压降随温度的变化速率为约-2-2.5mv/,并且在约100温差范围内线性度优于1%。一个典型的pn结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在1ma的条件下:环境温度为0时,正向电压降为r 300 e 1v d ud 图40.7v,环境温度为+50时,正向电压降降低为0.7-0.002550=0.575v环境条件为-50时,正向电压降升高为0.7+0.002550=0.825v。一般地,从pn结取出正向电压降的典型电路如图4所示:在图4电路中,如果按照图中所示的元件参数,在-50、0、+50时,假设ud仍为0.825v、0.7v、0.575v,则难以保证在pn结上的电流始终保持恒定,如1ma。计算如下:-50时的电流 id-50 =(e-ud-50)/r=(1-0.825)v/0.3k=0.58ma;0时的电流id0 =(e-ud0)/r=(1-0.7)v/0.3k=1ma;+50时的电流id+50 =(e-ud+50)/r=(1-0.575)v/0.3k=1.4ma。1.410.58ud vid ma50 0 -500 0.575 0.7 0.825非线性图5由此得到pn结随温度和电流的两项参数变化的正向电压降如图5所示:显然,在固定电压供电、环境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正向电压降的变化,导致流过pn结的电流变化,从而进一步导致假设的ud在-50、0、+50时已经不是分别为0.825v、0.7v、0.575v了,由图可见,正向电压降随着温度的变化其线性度变坏了,所以使用该图4电路取温度的变化量是不可取的,应舍弃并重新选择电路。由上述的分析可知,只要设法保证pn结上的电流随温度变化保持恒定,则可保证ud在-50、0、+50时分别为0.825v、0.7v、0.575v 是精确的,要如何才能实现呢?显然,必须要用恒流源电路给pn结供电。恒流源电路形式很多,图6是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压控恒流源电路。 e 虚短 i- idir uord虚断图6该电路是电压电流变换器,只要同向输入端所加的电压e和r下方电位是恒定的,其pn结上的电流也是恒定的。由图分析,根据虚短的概念,运算放大器的u+和u-电位相等,则流过r电阻的电流是ir=u-/r=u+/r又根据虚断的概念,i-电流为0,则流过r的电流必须完全由pn结d提供,所以id=ir并且id不随温度而变化(pn结正向电压降仍然随温度变化)。同向输入端上电位e的取值方法是以0时输出电压uo所需达到的电压值为依据的,在本例中,要求0对应输出0v,并设0时ud=0.7v,显然,输出电压uo的表达式为uo=ur+ud则 ur=uo-ud由于虚短 ur=e则 e=uo-ud =0-0.7v=-0.7v所以,取e为-0.7v。 e -0.7v 虚短 i- idir uor 11.3k-12vd虚断图6.1但是,若e取-0.7v时,u-也为-0.7v,则r上的电流方向不满足电路设计的要求,需要将r下方的电位改为负值,取-12v,如图6.1所示。反向输入端上电压r的取值方法是保证pn结上流过所需的电流。本例设所需1ma id=ir=-0.7v-(-12v)r/r=11.3v/r=1ma; r=11.3v/1ma=11.3k所以,取r为11.3k。由于ud在0、+50时仍分别为0.7v、0.575v,则在0时uo=-12v+ur+ud(0)=-12v+11.3v+0.7v=0v满足刻度表0时对应0v的要求;而在+50时uo=-12v+ur+ud(+50)=-12v+11.3v+0.575v=-0.125v显然不满足刻度表50时对应5v的要求。 由此可知,随着温度从050的升高,导致pn结电压降从0.7v0.575v下降,而pn结上的电流始终不变为r上的电流1ma,最终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从0v-0.125v变化。如果此时在此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直接测量,将会导致万用表指针随温度升高而反向偏转。要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2. 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显然,在0对应0v是满足条件的,+50对应的输出电压-0.125v的情况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指针摆动幅度不够,(要是能反偏的话,要求能反偏到-5v)那么,就要将该信号放大;二是指针偏转方向反了,则要将该信号反向放大。温度信号是一个变化缓慢的信号,适合用直流放大器设计其放大电路。一般晶体管直流放大器普遍存在着零点漂移非常严重的情况;且存在着直流电位垫整问题。采用运算放大器设计是理想的选择。显然,按照要求,可选择反向比例运算放大器来实现。放大器增益的选择依据在于;实现将50时的前级信号-0.125v放大到5v,au=5/(-0.125)=-40(倍)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如图7所示,其中r1为平衡电阻。任选某一温度来验证一下:设当前温度为25,看看输出电压是否为2.5v。因为25时pn结电压降降低为0.7v-250.0025v=0.6375v,恒流源的输出电压为+ +uor340kr11k/40kr21k前级信号ux图7 -12v+11.3k1ma+0.6375v=-0.0625v再乘以本级放大器的增益-40,便为本级输出电压,为(-0.0625v)(-40)=2.5v可见,所设计的电路是满足要求的。输出的电压可以供万用表监测用。3. 比较和调节电路的设计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可以用如下关系式来描述:u+u-+ +uo图8 uo=au(u+-u-)前一级信号uy+图9+ +uo我们知道,运算放大器在开环时au,则根据u+和u-比较大小的不同情况,uo,但是uo不能高于+vcc也不能低于-vee,实际上,理想的运算放大器在开环应用时输出电压uo+vcc或-vee以指示u+和u-两者电位的高低关系,并不会固定在+vcc和-vee之间的某一个电平上。这就是用运算放大器做电压比较器的含义,见图8。如果将u+接上电位器调节控制电压以对应温度控制点,将u-接到上一级输出的电压以便于与控制点温度相比较,将在uo上输出控制点温度与当前测量到的温度相比较并给出高电平输出或低电平输出的指示。见图9。由于运算放大器(如课程上所学习的ua741)的输出驱动能力只有几个ma,不可以直接驱动几千瓦特(数十安培的电流)的电气设备,就连电磁继电器的线包(需要几十ma)也不能驱动。那么,必须接上功率驱动元件,如连接一个半导体三极管。顺便提一下,一般象这样连接的管子工作在饱和状态或截止状态(即开关状态)。4驱动电路的设计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生磁、磁生力、力带动衔铁运动从而使导体(触点)接通后可带动大功率设备通电工作的电器元件。它是实现用小电流或小功率驱动,使大电流或大功率设备得以可靠工作的理想元件;并且它还具备设备所用的强电(有触电危险)与所设计的电子装置所用的弱电之间有效的隔离,从而有效降低触电的危险性,人生安全得到较大程度上的保障。它的外观形状多种多样,功率、体积有大有小。一种典型的电磁继电器jzc-23f外形如图10所示;其电气图形符号如图11所示。 图10j常开 常闭触点 触点线包图11驱动部分完整的电路图如图12所示。 前一级信号j电热丝220v市电入+vccuy图12运算放大器根据两输入信号的高低不同,对应输出高低电平,连接到晶体三极管基极,使晶体三极管分别处于饱和和截止状态,使继电器线包通电或不通电,衔铁吸合或释放,触点接通或不接通,最后用于控制电气设备(本例是500w电热丝加热或不加热)。本例电热丝参数为500w/220v,通过计算流过电热丝的电流就是流过继电器触点的电流,继电器的最主要参数之一有“触点容量”即触点所能承受的电流,选取继电器时要根据此参数并留有一定的裕量。电热丝的阻抗为220v220v/500w=96.8流过继电器触点的瞬时电流即电热丝瞬时电流应该用交流220v幅值电压参与计算。其幅值电压为 220v1.414=311.1v产生的瞬时电流为 311.1v/96.8=3.2a为留有足够的裕量,取触点电流为5a以上的继电器,可以查继电器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继电器手册予以确定。通过查手册,本例选jzc-23f。三、有关元器件的作用和识别由上一节的分析,得到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3所示。下面通过简略介绍使同学们认识一下各有关部件或元器件,并了解其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1各部件或各元器件的主要作用1)系统供电为12v,各输出电压的端子(+12v、-12v)都要分别接一个100f/25v的电解电容器到“地”,以增强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可取大一些,如470f/25v或1000f/25v。但在够用的原则下尽量降低成本。+12v和-12v为运放提供必需的双电源供电回路。+12v还提供给电磁继电器供电,以便带动衔铁吸合导通。-12v经过分压,产生-0.7v电压,给运算放大器u1提供所需的参考电位。电解电容器是有极性的,各自接入电路时都要严格注意其正、负极!切不可接反,电解电容器一旦接反,其耐电压的能力将非常有限,轻则表现发热、冒烟、着火,重则易发生爆炸的危险,容量越大电压越高,其爆炸的程度就越厉害。-0.7vr111kvr247kjjz1电热丝220v入+12vr211kr31kr41kr5 18kvr11kvr3 4.7kr6 1kr7 6.8kd1 4148d2 4148d3 4007v1 9013 ua741 ua741 ua741 u1u2u3-12v注:系统供电+12v,-12v分别接运算放大器+vcc和vee。从12v各接一个10025v电容到地,别接反。+12v图13-12v12v2)u1、r1、d1和vr1组成一个压控电流源,使pn结温度传感器d1在任何温度下都处于恒流状态,以利于其正向电压降随着温度的变化在较大范围内呈线性变化。vr1的作用在于:即使pn结温度传感器d1在0时其电压降不是0.7v,也可调节之使压控电流源的输出电压也能达到0v,不过d1上流过的电流会偏离设计时的1ma,但却保证是恒定的,不影响测量精度。3)u2、r3、r4、r5和vr2组成一个反向比例运算电路,“反向”的作用是使pn结的电压降负温度系数变为正温度系数的放大量。vr2的作用在于:由于pn结温度传感器d1的电压降并不一定都满足-2.5mv/,最低的有-1.8mv/,则设计时所计算的放大倍数-40就需要用之调整了,u2的输出端可用于接入万用表10v直流档监测其温度。4)u3、r6和vr3组成可调阈值的开环电压比较器,用于随时通过手工调节所要控制的恒温箱最高温度。5)r7、d2、d3、v1和jz1组成开关量(u3输出并送到晶体三极管基极的电压非高即低,这样的电量称为开关量)驱动电路,驱动jz1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控制220v交流市电是否接通电热丝加热。d2的作用是为抵御u3比较器输出负电压(可达-vee)时将v1三极管的be结反向击穿而导致电路工作不正常,d3的作用是将继电器线包(具电感效应)在通电后失电瞬间产生反向尖脉冲的高电压(在图中是下“+”上“-”)短路掉,以避免发生v1三极管c-e之间的击穿现象;也避免该高压尖脉冲向空间发射杂乱的高频电磁波,影响电器工作。6)电热丝通电加热产生热量用于在恒温箱内转换为逐步升高的温度,通过恒温箱空间传送到pn结温度传感器d1上,逐步使pn结的电压降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检测、放大和控制电路即整个该电子装置,会自动控制停止加热(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继电器释放)。当停止加热后,恒温箱不可能不向箱外散发热量,箱内温度逐渐降低,使pn结温度传感器d1的电压降又反过来逐步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本例电子装置控制开始通电加热(控制继电器吸合)。如此反复循环,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2 元器件识别1)集成运算放大器a741封装、引脚及安装 a741是8脚双列直插塑料封装dip8,其外型结构如图14所示。管脚排列顺序为:从左下角起为1#,逆时针顺序加1到左上角为8#。其管脚号所对应的引脚功能为:a 7 4 1a 7 4 1a 7 4 1图141#:第一调零端2#:反向输入端v-3#:同向输入端v+4#:电源负极vee5#:未用6#:输出端vo7#:电源正极vcc 8#:第二调零端安装时,将之插入铆钉板上正面的集成块插座,从铆钉板背面连线。2) 电磁继电器外型和电气符号见图10和图11所示。从左下角1#逆时针数至左上角5#。其管脚号所对应的引脚功能为:1#:常开触点2#:线包1号端3#:常开常闭转换端4#:线包2号端5#:常闭触点安装时,先要将所用的四个端点(因常闭触点不用,但要用绝缘胶布裹起来)分别焊上多芯导线(如果已经焊上导线则可省却),并把线包两端点导线在铆钉板背面的相应铆钉点上焊接好,触点上两个导线暂时不焊,等调试完毕后再直接焊接到220v插头线和电热丝上,然后用绝缘胶布裹起来,需要严格操作规程,谨防触电危险!3)电位器两个3296多圈电位器vr1和vr2要插紧在集成块的插座上,从铆钉板背面连线,调节时旋凿的平头要薄,不要用力旋转。当旋到头时会听到“噶哒”声,则要反旋。 一个线性电位器vr3用于调节可控温度,将三个端头焊上导线并用胶布裹起来,导线另一头焊到铆钉板背面相应点,待调试完成后装配到有机玻璃面板上。4)pn结温度传感器将二极管1n4148的两端焊上导线,用绝缘胶布将引线端裹起来,将之塞进已经准备好了的塑料管中,浸上石蜡,再将塑料管两头用电吹风(或烙铁)加热,趁热将塑料管两头压扁以密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塑料皮压破)。在后面的调试过程结束前中先不要摆放到恒温箱,待温度调试准确后,再摆放到恒温箱中的合适的位置。但不可近距离靠近电热丝并严格禁止传感器接触电热丝。5)常规元件其余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等元件不可以剪短引脚,以便于重复利用。这些元器件可直接焊接在铆钉板正面合适的位置,并尽量靠近他们的主属元件,所有连线均在铆钉板背面进行焊接和连接。3 元器件清单和辅助材料电位器:vr1 1k(3296)vr2 47k(3296)vr3 4.7k(rtx线性带旋钮电位器) 电阻: r1 11k r2 11k r3 1k r4 1k r5 18k r6 1k r7 6.8k 集成电路: u1 ua741 u2 ua741 u3 ua741继电器: jz1 jz-23f/12v(线包电压)二极管: d1 1n4148 d2 1n4148 d3 1n4007三极管: v1 9013辅助材料: 红色发光二极管 1k电阻 铆钉板 塑料管和细导线 电烙铁 焊锡丝仪器仪表 万用表 稳压电源 12v.四、总体电路的安装和调试电子装置的调试大体可分为集中调试和分布调试,所谓集中调试是先装配好所有的组件、部件和元器件,最后统一调试;所谓分步调试是先装配好某一个组件或部件,调试一段,再先装配好某一个组件或部件,再调试一段直到所有部件和组件都装配和调试完成为止。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集中调试一般有利于装配上的整体美观整洁,但调试时会导致调试思路紊乱、信号间相互牵扯较多,导致调试工作量增加。而分步调试则反之,即思路清晰、信号较单一,调试工作量少。我们采取分步调试的方法,即焊接一个部件(组件)接着就调试一个部件(组件)。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按照上一节材料清单,准备好安装调试所需的元器件、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仪器仪表、工具等备用。2)元器件引脚和铆钉板除锈,可用废锯条刮、细纱纸打磨等,然后搪锡备用。3)元器件检测(筛选),用眼睛观测和用仪表检测,剔除损坏的和电参数低劣的元器件。4)导线端头剥皮5mm,并搪锡备用。5)将稳压电源的两路可调输出电压均调整到12v,然后将其中一组“-”和另一组“+”连接到一起作为参考地电位,余下两个12v的“+”、“-”端子便组成12v电源。6)彻底弄懂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2稳压器部件的安装和调试1)焊接和安装这部分元件有vr1(1k)和r2(11k)以及3个100/25v电解电容器。焊接好并连线,反复检查无误。2)调试用万用表检查稳压电源的12v输出电压是否正确,只有满足要求后才能将其接入电路中。调整vr1电位器,使中间点电位为-0.7v备用。3恒流源部件的安装和调试1)焊接和安装这部分元件有u1(ua741)、r1(11k)、d1(温度传感器1n4148上有长的连线)焊接好并连线,反复检查无误,特别是ua741的7、4两个引脚上电源不要颠倒,7脚接+12v,4脚接-12v,其余按电路图要求接好。2)调试准备冰块和水组成冰水混合物,用以实现产生标准0,用于0定标。将已经焊接好的pn结温度传感器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用万用表测量u1(ua741)的输出(6脚)应为0v左右,并仔细调整vr1,使之精确为0v。4放大器部件的安装和调试1)焊接和安装这部分元件有u2(ua741)、r3(1k)、r4(1k)、r5(18k)、vr2(47k),反复检查无误,特别是ua741的7、4两个引脚上电源不要颠倒,7脚接+12v,4脚接-12v,其余按电路图要求接好。2)调试先将vr2阻值调整至最大,仍将pn结温度传感器置于冰水混合物中,测量u2(ua741)的输出(6脚),并重新调整vr1,使读数精确到0v上。取出pn结温度传感器置于室温环境下,与温度计放在一起以感受相同的温度。用温度计测量室温温度,根据此室温温度和前面万用表面板定标标度0.1v/计算万用表指针应该对应在什么位置,通过调整vr2实现。在调整过程中还要不断观察温度计温度变化情况,如有变化应及时计算出新的万用表指针位置,及时调整vr2。例如:用温度计测量到当前室温为25,因每摄氏度对应0.1v,则25对应0.1v/25=2.5v。即为万用表指针位置。通过调整vr2改变u2的放大倍数,使指针指向相应位置。调整时要严格注意的是:pn结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计应置于同一热场中,起码安放在相近位置,以感受相同温度。如果条件许可,最好采用4555的恒温热水,将pn结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计应置于其中,调整vr2使uo达到4.5v5.5v。这样以减小测量和调整的综合误差。5比较器和驱动器部分的安装和调试1)焊接和安装这部分元件有u3(ua741)、r6(1k)、r7(6.8k)、vr3(47k)、v1(9013)、d2(1n4148)、d3(1n4007)、jz1(jzc-23f)、电热丝(恒温箱内自配220v500w)和220v交流市电(一根三眼插头)组成。调试前,电热丝和220v交流市电暂时先不接,代之以用一个红色发光二极管和一个1k电阻的串联回路接入到电热丝和220v交流市电的位置,可避免带(强)电操作,提高人生安全系数。如图15所示,注意发光二极管的极性不能接反,否则不亮。要反复检查无误,特别是ua741的7、4两个引脚上电源不要颠倒,7脚接+12v,4脚接-12v,其余按电路图要求和临时代替的要求接好。代替原220v图15jjz1+12v+12vv1 9013代替电热丝1) 调试 i:测试电路翻转情况将传感器置于050范围的环境下(即室温,如果低于0,则用温水),全范围调节vr3,看发光二极管是否能突变翻转(即从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个状态,也就是从发光到不发光或从不发光到发光),如果能,则工作正常。如果不能,则须一步一步调试。先看运算放大器的输出能否突变翻转(从-12v到+12v或从+12v到-12v)如果不能则是运算放大器问题,只需检查运算放大器各引脚连接是否正确或损坏。如果能,则是后级电阻、三极管或发光二极管问题。应仔细检查引脚连接问题,也可以继续测试其三极管的基极电位,将电位器做全范围调节,三极管基极电位应该能在+0.7v到-0.7v范围内突变翻转。如果不能,则是三极管、d2二极管和电阻问题通过检查、调换解决之,如果能,则进一步测量三极管集电极电位,看是否能在0v到+12v范围内突变翻转,正常情况下是可以的。如果不能,则检查d3、临时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的问题。ii:温度调节电位器定标将电位器安装在有机玻璃板上并旋上带指针的旋钮,在有机玻璃板上电位器旋钮四周贴上白纸,准备铅笔用于写定标刻度。先将温度计和pn结温度传感器同时置于0环境下,调节电位器使发光二极管处于临界翻转状态下,这时电位器旋钮指针所指的位置是0,再将温度计和pn结温度传感器同时置于50环境下,调节电位器使发光二极管处于临界翻转状态下,这时电位器旋钮指针所指的位置是50。中间各位置则是平均分布的。最后重新写上醒目的温度刻度。2) 安装强电装置拆除发光二极管和与其相串联的电阻,改为将电热丝和220v市电电源接入到相应的位置。整个装置就可投入运行了。五、不具备0定标环境下的调试方法在不具备0环境时,则该装置将无法用0定标,给调试带来了不方便。但是可以利用任意两个温度值如一个是室温另一个是较热的水温(这两个温度之间的差值最好大一些),通过表头指针平移(对应于电路的输出电位同时升高或降低)的方法来确定各电位器的值,同样可以保证所检测到的温是较准确的。具体的方法和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