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危废焚烧处置设施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二一三年六月本简本内容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并经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危废焚烧设施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建设单位: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11.2项目建设内容11.3建设项目的选址方案比选及与法规相符性4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82.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和社会现状8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13.1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11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73.3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分析183.4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223.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253.6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273.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73.7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284公众参与30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06联系方式30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危废焚烧设施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无锡市工业固废和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置及废溶剂收集处置工作。目前,已建项目为一、二、三期干馏热解炉焚烧处置工程及废铜液回收氧化铜、碱式碳酸铜、废溶剂蒸馏浓缩项目。为满足无锡地区不断增长的危废处置需求,缓解无锡市危废处理能力不足的压力,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和污染防治能力,公司拟扩建一套处理能力60t/d的危废(不含医疗危废)焚烧装置(以下简称“四期工程”),同时对烟气处理装置、预处理设施、贮存设施及厂区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本项目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青龙山肖家湾桃花山,距太湖约2.0km,距无锡市中心约15km,有公路与锡宜公路相连接,交通便利。项目北面紧靠桃花山生活垃圾填埋场,东侧为无锡市工业固体(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南侧为无锡继平锻造有限公司和无锡市瑞德包装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2项目建设内容1.2.1项目组成与工程内容本项目拟扩建1座60t/d危废焚烧回转窑以及配套的辅助工程和环保工程。扩建项目主要包括:贮存与输送系统、焚烧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残渣处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电气系统以及燃料供应、供配电、给排水等。根据本项目备案意见(苏环固201219号)的要求,公司在四期改扩建项目建设完成后,现有已建一期焚烧炉项目2台10 m3/d干馏气化热解炉应停运拆除。本扩建项目1座60t/d危废焚烧回转窑与公司已建二期、三期项目共用一座50米高烟囱。本项目主体工程、配套及辅助公用工程见表1.2-1。表1.2-1 本项目主体工程类别主要设备名称备注危废焚烧装置焚烧车间新建回转窑一座,配套尾气处理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为回转窑主体、二燃室。新建环保工程尾气处理危废焚烧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余热锅炉+急冷塔+干式反应装置(消石灰+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洗涤塔+烟气加热器。新建本项目危废回转窑焚烧尾气和二期、三期热解炉尾气合用1座50米高的烟囱。原有改造灰渣收集回转窑焚烧后产生的残渣经二燃室底部排出至出渣机,出渣机提升卸入炉渣袋,集中袋装后运出。新建废水处理事故池、生产废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原有改造、新建管网雨污分流。原有改造噪声治理采用隔音、消声等措施。新建公用工程供、排水系统由区给水管网供给。扩建后全厂焚烧炉项目年用水量61258t/a。排水实现雨污分流。生产废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后经厂内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原有管网改造、新建供电设施由变压器、各种电器等设备组成。扩建后年用电量506万kwh。本工程新增一台630kva变压器。新建绿化绿化面积占厂区总面积的30,约6000 m2。增加绿地面积仓库3000m2利用已有贮运工业危险废物委托无锡市优利可运输有限公司运输,协议和运输资质见附件。医疗废物厂外运输由1.5t封闭式卡车11辆(均为冷藏车,本公司自有车辆);场内由2辆1t叉车及5辆小推车等。利用已有辅助车间预处理车间约360 m2、危废贮坑及配伍车间约600 m2、中控室约100m2新建1.2.2建设规模本项目拟扩建1座60t/d危废焚烧回转窑以及配套的辅助工程和环保工程。本次四期扩建项目年处理工业危险固体废弃物19800吨。1.2.3工艺流程本次技改扩建项目危废焚烧包括进料系统、焚烧系统、助燃系统、换热系统、尾气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整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1.2-1。废弃物收集运输洗车废水废弃物进厂平台冲洗废水卸料平台渗滤液废弃物存仓焚烧残渣助燃材料(天然气)回转窑主体二燃烧室自来水自来水自来水回用于烟气加热器等厂内设施蒸汽软水制备余热锅炉废水干式反应装置水箱水泵循环水箱急冷塔灰渣灰渣消石灰+活性炭 灰渣布袋除尘 循环naoh溶液洗涤塔烟囱烟气加热器废水沉淀物达标排放图1.2-1 危废焚烧处理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简述:危险废物由运输企业专用车辆运送到厂区内,经称量登记后送危险废物贮存仓库暂存。为了稳定焚烧过程,危险废物入炉前,需依据物料的成分、低位发热量等参数进行配伍。然后根据废物种类、状态,分别采用泵送上料和抓斗起重机进行上料。废物上料后卸入焚烧炉料斗内,由液压推料机构将物料批次送入回转窑内。固态焚烧物料首先进入回转窑一燃室,液体废物经加压泵喷入炉内雾化燃烧,通过窑体的缓慢转动,使物料不停地翻动并滑向尾部,完成烘干、挥发可燃气体、主燃、燃尽、排渣等全过程,一燃室内温度可达750850。残渣自窑尾落入渣斗,由出渣系统连续排出。燃烧产生的烟气从窑尾进入二次燃烧室高温燃烧,燃烧温度1100以上,停留2秒以上。在二燃室充分燃烧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将热能转换为热水或蒸汽,烟气温度降至530。然后经急冷塔快速冷却至180。焚烧烟气经急冷塔后,依次进入干式反应装置(消石灰+活性炭吸附过程)、布袋除尘器、洗涤塔和烟气加热器等烟气净化装置系统后经过50米高的烟囱达标排放。1.2.4建设周期工程建设期15个月。1.2.5工程投资及占地投资总额:投资595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30.2%;占地面积:厂区总占地面积17700m2,本扩建项目在原有厂区内建设,不另征地。1.2.6建设项目人员及工作时数职工人数:扩建后全厂职工95人;工作时数:年工作日330天,三班制,每班8小时。1.3建设项目的选址方案比选及与法规相符性1.3.1选址方案比选本扩建项目在原有厂区内建设,不另征地。本项目选址地理位置见图1.3-1。29图1.3-1 选址位置图工程地质条件场址距地表水体的距离可满足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场址高程也可满足防洪设计要求。总体上看,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在原有厂区内建设,不另征土地。从社会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区域环境、工程建设难易和工程造价等综合评价,基本可行。环境影响通过各环境要素影响分析可知,本技改扩建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内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全部回用,不外排,对地表水产生影响的很小。本扩建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表明,主要污染物so2、hcl等最大落地浓度较小,可以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不会破坏原有大气环境功能,污染因子二噁英由于外排量很小,对区域大气影响较小。项目的多种设备产生噪声,经影响预测,对主要噪声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厂界噪声基本能够达标排放,不会出现扰民现象。项目产生的无法再进入焚烧炉处理的危险废物及一般固体废物,外运固废处理单位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处理,零排放,不会对外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交通运输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社会环境本项目选址符合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厂址选择”中提出的要求。1.3.2与产业政策和规划相符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2008年)中的鼓励类项目。本公司为无锡市的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符合省环保厅、省发改委关于规范全省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建设的通知的相关精神要求,作为处理处置无锡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单位。本改扩建项目已取得江苏省固体有害废物登记和管理中心的备案,因此本项目符合江苏省关于危险固废处置设施规划的要求。本项目位于沿太湖湖岸5公里范围内,属于太湖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本项目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系污染治理类项目,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送无锡市固废环保处置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填埋处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内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全部回用,不外排。经分析,本项目符合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无锡市太湖一级保护区规划等条例规划规定要求。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陆域范围内无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所列举的限制或禁止开发区。根据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所在区域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本项目为危险废物焚烧工程项目,用地符合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经分析,本项目符合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无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以及地方的相关政策。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2.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和社会现状(1)大气环境评价区各监测点so2、no2、tsp、pm10、氟化物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hcl、h2s、nh3、pb、hg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水环境京杭大运河监测断面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主要超标因子是氨氮、总磷,下甸桥断面bod5偶有超标。超标原因主要是受上游来水、农业面源及沿岸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影响。无锡市人民政府已于2009年3月印发了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政发200976号),实施方案针对无锡市太湖流域内河流和水体水质现状制定了针对性综合整治措施,目前措施正在实施过程中。(3)土壤及底泥项目所在地土壤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二级标准要求,底泥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ph6.5)的最高允许含量标准,项目所在地土壤及底泥环境质量较好。(4)噪声环境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各测点昼间噪声排放均达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但夜间噪声排放均出现超标现象,超标原因主要是受企业厂址南侧的铸锻生产企业排放噪声影响所致。(5)地下水环境该区域三个监测点所有监测项目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地表水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要求,京杭大运河下甸桥(排污口上游1000米)至排污口下游2000米,约3000米。(2)大气评价范围大气评价范围:大气评价范围以扩建项目焚烧炉烟囱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见图2.2-1。(3)噪声影响评价范围厂界外200米以内范围。(4)地下水评价范围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地下水评价范围为项目周边12.5km2。(5)风险评价范围风险评价范围:距离本项目3km范围内。王 港 河复堤河海图2.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附保护目标)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3.1.1废水本项目废水由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组成。本扩建项目建成后全厂焚烧炉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1-1。3.1.2废气本工程主要废气产生源为危废贮存、投料系统、焚烧系统及无组织排放。焚烧炉系统废气排放主要是废物焚烧后产生的烟气,主要有酸性组分(so2、nox、hcl、hf、co)、烟尘、挥发性重金属,二噁英类物质等。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见表3.1-2、表3.1-3、表3.1-4。3.1.3噪声全厂噪声的主要来源是电抓斗、鼓风机、引风机、空压机及水泵等。对部分高噪声设备加装消声器或隔音罩,设置绿化带。类比同类项目,主要噪声源噪声声级及治理后效果见表3.1-5。表3.1-5 全厂噪声源一览表噪声源噪声值db(a)数量(台)距最近厂界(m)防治措施治理后噪声值db(a)电抓斗80540车间隔音65鼓风机85480加隔声罩、消声器65引风机90390选低噪设备、加消声器等75空压机90670车间隔音75循环水泵85480车间隔音703.1.4固体废物本项目运行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危险废物焚烧炉渣、飞灰(含中和塔排渣、废活性碳)、废耐火材料(3年更换一次)、循环水池沉淀物、中水回用处理系统产生的过滤残渣及中和沉淀池污泥和生活垃圾。全厂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置状况详见表3.1-6。表3.1-6 改扩建后全厂固体废弃物产生与排放状况表(t/a)序号固废名称类别产生量处置量处置方式1飞灰(含中和塔排渣、废活性碳)hw18802锡市固废环保处置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填埋2危险废物焚烧残渣hw18802耐火材料(3年更换一次)hw18802环水池沉淀物hw49802-006-49225反渗透过滤残渣及沉淀污泥hw49802-006-491871876生活垃圾/15.615.6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小计4197.64197.6表3.1-1 改扩建后全厂焚烧炉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废水类型水量m3/a污染物名称污染物产生处理措施处理后状况排放去向浓度mg/l产生量t/a渗漏液8.8送焚烧炉焚烧处理冲洗废水3630cod5001.82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集水池、反应沉淀池、中间水池、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中水膜处理系统(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纯水箱)cod:60 mg/lph值:6.5-8.5浊度:5石油类:1 mg/l全部回用于厂内生产用水ss4001.45石油类50.018粪大肠菌群3000个/l1.091010个总铅0.120.0004356总铬0.20.000726初期雨水759cod5000.38ss4000.3总铅0.020.00001518总铬0.040.00003036废气处理废水8910ph1012cod2001.78ss1501.3365软水反冲洗水6600ph46,910cod500.33ss400.26生活污水2508cod4001生活污水预处理系统(调节池、兼氧池、膜生物反应池)+中水膜处理系统(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纯水箱)ss3500.88氨氮300.08总磷30.007合计22407 m3/a21707m3/a清下水6600cod400.26/cod:40 mg/l雨水管网表3.1-2 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排放源污染物产生状况治理措施去除率()处理后状况排放状况排放标准(mg/m3)排放参数排放方式废气量(nm3/h)浓度(mg/m3)速率(kg/h)产生量(t/a)浓度(mg/m3)速率(kg/h)烟气量(nm3/h)浓度(mg/m3)速率(kg/h)排放量(t/a)高度(m)内径(m)温度()拟建四期回转窑烟6171.07急冷塔+干式反应装置(消石灰+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洗涤塔+烟气加热器95601.0827677(共用一个烟囱)62.86 1.740 13.78 65501.5125连续co801.4411.400801.4477.46 2.144 16.98 80so290016.2128.30801803.24142.49 3.944 31.23 200no23506.349.89603506.3342.05 9.467 74.98 500hcl3005.442.7790300.5420.08 0.556 4.40 60hf17.50.3152.495803.50.0632.44 0.0674 0.53 5.0hg0.20.00360.029750.050.00090.05 0.0013 0.01 0.1cd0.33330.0060.048850.050.00090.05 0.0013 0.01 0.1pb3.33330.060.475850.50.0090.48 0.0134 0.11 1.0as+ni1.66670.030.238700.50.0090.48 0.0134 0.11 1.0cr+sn+sb+cu+mn200.362.8519020.0361.78 0.0492 0.39 4.0二噁英2.5teqng/m30.000045g/h0.3564g/a900.25teqng/m30.0000045g/h0.226teqng/m30.0000063g/h0.0496 g/a0.5teqng/m3已建二期和三期干馏热解炉烟尘9677150014.52 104.51 急冷塔干式反应装置(消石灰+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尘+洗涤除雾塔95750.73 /co800.77 5.57 0800.77 so22502.42 17.42 68800.77 no23603.48 25.05603603.48 hcl120.12 0.84 851.80.02 hf2.50.0242 0.1742 800.50.005 hg0.50.0048 0.0348 900.050.0005 cd0.50.0048 0.0348 900.050.0005 pb50.0484 0.3484 900.50.0048 as+ni50.0484 0.3484 900.50.0048 cr+sn+sb+cu+mn150.1452 1.0451 901.50.0145 二噁英0.4teqng/m30.0000039 g/h0.0279g/a500.2teqng/m30.0000019g/h表3.1-3 本工程危废仓库和投料料仓废气产生及排放状况 排放源污染物产生状况治理措施去除率()处理后状况排放状况排放标准(kg/h)排放参数排放方式废气量(nm3/h)浓度(mg/m3)速率(kg/h)产生量(t/a)浓度(mg/m3)速率(kg/h)排放量(t/a)高度(m)内径(m)温度()危废储存仓库nh3450000.97780.0440.348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净化系统750.24440.0110.08704.9151.125连续h2s0.02670.00120.0096750.00670.00030.00240.33投料料仓nh3450000.44440.020.16750.11110.0050.04004.9151.125h2s0.01780.00080.0064750.00440.00020.00160.33合计nh3/0.1270/h2s/0.0040/表3.1-4 本工程nh3、h2s无组织排放源参数序号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面积(m2)无组织排放源强(kg/h)1废液卸料区nh3约3000.005h2s0.0002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根据调查,项目周边800m范围内的生产企业内无职工宿舍;项目周边区域内使用林地主要为松树林等,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不涉及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3.2-1及图2.2-1。表3.2-1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序号类别名称人数位置距敏感目标最近距离(m)1大气王巷居民区约155人ese8502无锡市第二工业学校约1200人ese13003史巷居民区约130人sse16004贾巷居民区约230人se14005青龙山村约650人s14006梅园小学约800人sse17007梅园村约1200人sse16008梅园风景区se17009大箕山社区约2100人sse210010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约850人se215011梁湖家园约2500人ese220012华瑞苑约1200人e175013江南大学太湖学院约3000人e145014惠山国家森林公园e200015东华大学(无锡校区)约2600人ene180016历村约350人n180017芮巷约500人nnw190018花园里约120人nw200019赤墩里约180人wnw170020井亭里约160人wnw200021管社山家园约1600人s200022陈家湾约150人wsw220023湖山湾家园约1800人s190024春光苑约1300人nne22001地表水京杭大运河e65001噪声厂界外100m1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惠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e位于本项目东北侧约2公里2蠡湖风景名胜区湿地生态系统维护、自然景观保护se位于本项目东南约3.3公里3鼋头渚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se位于本项目东南约3.8公里4马山水源涵养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sw位于本项目西南约 16公里5长广溪重要湿地湿地生态系统维护se位于本项目东南约9.3公里6太湖(无锡市区)重要湿地湿地生态系统维护s位于本项目南侧约2.9公里7阳山特殊生态产业区特色果业生产nw位于本项目西北约8.2公里8贡湖沙渚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地保护se位于本项目东南约13.5公里9贡湖锡东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地保护se位于本项目东南约17.2公里10长江窑港口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地保护nw位于本项目西北约44公里注:周边150m范围内无地表水体。3.3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分析3.3.1施工期(1)大气环境影响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为tsp。施工中土方挖掘和堆土扬尘影响局部环境,属短期影响,其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对于施工扬尘应采取定期洒水作业,由于施工场地附近现状大部分为空地和农田,故施工扬尘产生的影响不大。施工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次污染源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燃烧柴油和汽油排放的废气,施工车辆的尾气排放要满足有关尾气排放要求。但由于施工期较短,场地较小,所以废气污染是小范围、短暂的,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2)地表水环境影响工程少量基坑排水主要为地下水,采用明渠排水方案,排入附近河流;混凝土拌和养护废水集中收集,经沉淀中和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在施工人员临时居住区设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设施,定期清理粪便污物外运,作为农田堆肥。总之,工程施工期外排废水量很少,对附近地表水环境的不利影响很小。(3)声环境影响施工各阶段声级为75115db(a),由于施工场地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的机械设备于现场运行,而单机设备声级一般高于90db(a),又因为施工场地内设备位置不断变化,同一施工阶段不同时间设备运行数量亦有所波动,很难确切的预测施工场地各厂界噪声值。参考同类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论,昼间施工机械影响范围为60m,夜间影响范围为180m。施工噪声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噪声限值要求,避免对附近的居民产生不利影响。(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土方施工开挖的渣土、碎石等;物料运送过程的物料损耗,包括砂石、混凝土;铺路修整阶段石料、灰渣、建材等的损耗与遗弃。由于本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厂界内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定点堆放、管理,所以对周围的环境影响甚微。另外,车辆装载运输时泥土的散落、车轮沾上的泥土会导致运输公路上布满泥土。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施工道路堆土的处置,及时清理。施工期生活垃圾及时清理,由市政环卫部门负责生活垃圾的收运。3.3.2营运期(1)大气环境影响无组织排放臭气的环境空气影响预测采用2010无锡全年气象资料,计算工程无组织排放臭气影响,h2s、nh3厂界处最大浓度值明显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新改扩建项目二级标准。nh3最高浓度出现在厂界范围内,h2s 最高浓度出现在厂界范围内,厂界外均可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正常工况下的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分析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no2、so2、co、pb、氯化氢、氟化物、二噁英的小时最大浓度叠加环境本底浓度后达标;no2、so2、co、pm10、hcl、hg、pb、cd、氟化物、二噁英的日平均最大浓度叠加环境本底浓度后达标;so2、no2、pm10、二噁英的年均最大浓度贡献值均满足标准要求。污染物的小时、日均或年均浓度最大影响贡献值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将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的污染物影响贡献值与最大环境本底浓度值叠加,叠加后污染物浓度值均满足标准要求。环境防护距离结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原有项目批复要求以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环发2003206号)的要求,本项目应在厂界外设置800m的卫生防护距离。目前,防护距离内无现状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保护目标。同时,要求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非正常工况下的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分析非正常工况二噁英平均浓度最大贡献值低于评价标准限值,预测时保护目标居民区正常成年人吸入的二噁英量低于呼吸进入人体的允许摄入量。但非正常工况对外环境和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比正常工况下的影响程度显著增加,对外环境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废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转。(2)地表水环境影响技改扩建完成后,公司焚烧炉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均全部回用,不外排。因此,本改扩建项目对周边水体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本项目投产后,昼、夜间噪声对厂界的贡献值均低于相应的标准值。改扩建完成后昼间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厂界夜间噪声排放由于背景值已超标,因此叠加影响后夜间噪声仍然超标,根据现场踏勘,企业周边800米范围内无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不存在扰民问题,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须加强噪声排放管理,进一步削减夜间噪声排放,降低夜间噪声的环境影响。(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危险废物焚烧炉渣、使用布袋除尘装置收集的飞灰、废耐火材料、循环水池沉淀物、中水回用处理系统产生的过滤残渣及中和沉淀池污泥送往无锡市固废环保处置有限公司的危险废物填埋场进行固化后安全填埋处理,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的产生。生活垃圾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送到城市垃圾厂卫生填埋,不会导致二次污染。(5)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由于项目建设地包气带颗粒细,厚度较大,粉质粘土夹粉土渗透系数为0.06m/d,以最不利的废水处理站无防渗措施工况下,20年后废水处理站渗漏扩散影响范围为27米,对周围地下水环境影响范围较小。同时,项目的建设将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是微弱的。从地下水环境保护角度看,其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在正常生产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要求加强地下水污染物防治,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厂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发事故时,应及时处理突发事故,以免污染物影响范围扩大。3.4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4.1废水本项目生产废水(冲洗水、废气治理废水、软水冲洗废水)、初期雨水采用物化预处理工艺(集水池、反应沉淀池、中间水池、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与生活污水采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调节池、兼氧池、膜生物反应池)预处理后,出水一并接入中水回用膜处理系统(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纯水箱)进一步深度处理,处理后尾水全部回用于厂内生产用水,不外排,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表1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3.4.2废气焚烧炉废气治理措施本项目烟气净化系统焚烧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不完全燃烧产物、烟尘、酸性气体、二噁英等,焚烧尾气经急冷塔+干式反应装置(消石灰+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洗涤塔烟气加热器组合工艺处理后,通过引风机经50m排气筒达标排放。本项目控制二噁英的排放的措施主要包括:a.焚烧温度严格控制在1100以上。当炉温低于1100时,加助燃材料天然气使温度达到1100。炉内co浓度在50ppm以下,o2的浓度在6%以上,烟气在燃烧室内停留时间在2秒以上,从而使易生成pcddpcdf等物质能完全分解。b.固体废物经给料装置送入焚烧炉内由一次燃烧室燃烧,液体废物经加压泵喷入炉内雾化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则进入二次燃烧室,在充分燃尽后进入急冷塔,通过喷淋水雾将排出的尾气在1s内急冷至180c以下,防止二噁英再合成。c.为了避免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尽可能减少pcddpcdf等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将经急冷后废气排入活性碳吸收装置,由活性碳除去二噁英、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气体,再经布袋除尘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最终二噁英的去除率超过90,有效削减二噁英。如焚烧物中含有氯化塑料或多氯联苯物质,此时焚烧产生的二恶英也完全能实现达标排放。d.在开炉等非正常工况条件下,应加强自动监控,通过加助燃材料天然气使焚烧温度迅速达到850或1100,二噁英污染物完全分解。e.拟采取的活性炭喷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连续加料喷射装置; 活性炭喷射量连续可调; 可最大限度的吸收产生的二恶英和汞等重金属; 可吸收其他的残留物; 操作简单,易于维护; 采用负压操作,内加搅拌装置。废气中重金属的控制a.做好源头控制,将危废分类收集合理配伍。b.采用喷入活性炭吸附去除重金属。危废贮存仓库和投料车间废气控制措施为严格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废物配伍设置在废物贮存仓库进行,大门处采用空气幕,防止室内气体的外泄。并对废物贮存库和投料料仓进行密封并设置两套废气负压收集系统,废气经收集后,送至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净化器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经高15米,内径为110cm的排气筒排空。无组织恶臭控制措施评述a.不同类别按其相容性原则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b.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其他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c.同一容器内不混装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d.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用防漏胶带等盛装。e.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毫米以上的空间。f.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粘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标签。g.配备泄露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h.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通过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后,可从收集、运输、贮存到焚烧处理全过程防止恶臭污染物的产生,将其控制在最小限度内。3.4.3噪声根据本项目噪声源特征,在设计和设备采购阶段,即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如低噪的风机、空压机等,从而从声源上降低设备本身的噪声。采取声学控制措施,对空压机、风机、水泵等采用建筑隔声,避免露天布置,在风机出入风口加消声器,进出风口软连接等处理。空压机属于低频噪声源,通过选用低噪机型、采用抗性消声器、机座加设减震垫、空压机进出口与管道连接处建设采用隔振软接头、空压机表面包覆隔声材料等措施减少噪声辐射,并视条件设置单机隔音罩或集中设隔声房。各类泵采用内涂吸声材料,外覆隔声材料等方式处理,并视条件进行减震和隔声处理。另外,在车间及厂区周围建设一定高度的隔声屏障,如围墙等,以减少对车间外或厂区外声环境的影响,厂界内外种植一定的乔木类绿化带,不仅有利于减少噪声污染,还有利于美化厂区环境。3.4.4固体废物本项目运行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危险废物焚烧炉渣、飞灰(含中和塔排渣、废活性碳)、废耐火材料(3年更换一次)、循环水池沉淀物、中水回用处理系统产生的过滤残渣及中和沉淀池污泥和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焚烧炉渣、使用布袋除尘装置收集的飞灰、废耐火材料、循环水池沉淀物、中水回用处理系统产生的过滤残渣及中和沉淀池污泥送往无锡市固废环保处置有限公司的危险废物填埋场进行固化后安全填埋处理,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的产生。生活垃圾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送到城市垃圾厂卫生填埋,不会导致二次污染。3.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3.5.1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本项目在燃料和废液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事故时,泄漏物料将通过罐区四周的围堰进行收集,将这部分废水按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送入焚烧炉进行焚烧,不和其它冲洗废水混合排放,不进入雨水管网,不会直接进入水体,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物料直接泄漏到水体的现象。通过分析,本项目不存在显著的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同时鉴于目前毒理学研究资料的局限性,本次风险值计算不考虑对急性死亡、非急性死亡的致伤、致残、致畸、致癌等慢性损害后果。事故后果综述焚烧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预测焚烧炉发生火灾爆炸,其暴露半径为28.6m,暴露区域面积为2569.7m2。主要是对距离事故源点28.6m内的现场职工造成影响,不会危害到外环境中的居民住户。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事故后果预测so2、no2、hcl、pm10非正常排放对外环境影响程度比正常工况显著增加。非正常排放10分钟时,no2、hcl对评价区域影响贡献值超标,no2、hcl最大超标范围为排放源外665m,超标范围在本项目要求设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柴油储罐发生泄漏发生燃烧事故预测发生事故时,距罐区25m的设施将被烧毁,人员在1min内不及时撤离,将会造成全部死亡;半径在37.85m内的设施和人员将严重被破坏和烧伤。半径在37.8555m以内的设施和人员也将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半径在5585m以内的设施和人员会受到轻微损伤。半径在85m以外的设施和人员几乎不受影响。不会危害到外环境中的居民住户。3.5.2风险防范措施由专人负责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制订“环保管理人员职责”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制度。工艺及设备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整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法,工艺规程中除了考虑正常操作外,还应考虑异常操作处理及紧急事故处理的安全措施和设施。危险废物运输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运输过程中要防渗漏、防溢出、防扬散,不得超载。有发生抛锚、撞车、翻车事故的应急措施(包括器材、药剂)。运输工具表面按标准设立危险废(货)物标识。标识的信息包括:主要化学成分或废物名称、数量、物理形态、危险类别、应急措施和补救方法。危险废物根据成分进行分类收集和运输。收运人员出车前应获取废物信息单(卡)。危险废物装车前,根据信息单(卡)的内容对废物的种类应进行检查、核对。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不宜混装运输。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应严格遵守危险品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的要求。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要执行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1998)规定。危险废物贮存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设有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及体导出口和气体净化装置,存放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地方,还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地面无裂隙。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堆放区必须有隔离间隔断。贮存易燃易爆的危险废物的场所应配备消防设备,贮存剧毒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有专人24小时看管。焚烧系统风险防范措施:拟建的焚烧炉如发生各种原因的设备故障,均会自动停炉。停炉时,设备中的气体管道阀门自动关闭(其有储能功能),且进风阀门也关闭。切断产气的源头,将炉内的可燃烟气封闭在炉内不外排,整个系统不会有废气的产生。针对停电,自动停炉时等待事故排查之后,再重新点火启动整个系统;针对停水,设备中有软水箱、水箱、备用水泵,可提供焚烧炉继续运行23小时,并提供故障报警,提供排出故障;烟气净化系统出现故障时,停炉处理,等待故障解决后再焚烧处理。制订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风险防范。3.5.3应急预案建设单位将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本报告书要求,制订风险应急预案。同时,加强应急预案演习,应对可能发生的应急危害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即可以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事故进行紧急处理;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3.6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知,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加以控制,并保证相应的环保资金投入,使项目建成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本项目环保投资约1705万元,包括烟气处理、固废处理、废水处理及噪声、臭气治理等,占总投资额的28.7。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知报告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合理、经济可行。3.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采取较完善可靠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可使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最大程度的降低,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具体表现在:焚烧炉废气经采用“急冷塔+干式反应装置(消石灰+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洗涤塔烟气加热器”工艺处理焚烧系统处理后通过50m高烟囱排入大气;可以保证焚烧烟气的达标排放。技改扩建完成后,公司焚烧炉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