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及其建设.ppt_第1页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ppt_第2页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ppt_第3页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ppt_第4页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 演讲人:XXX 一、文明与文明的演进 二、生态文明 三、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途径 一、文明与文明的演进 (一)文明及其内涵 (二)文明的演进 (三)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文明的扩张、文明的冲突 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教文明 古圾及文明、现代西方文明 野蛮与文明 举止的文明、生活方式的文明 (一)文明及其内涵 1、感受: (1)在不同的语境里,“文明”的含义 是不同的。 (2)文明既是一种人的活动状态或结 果,又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 (3)不同的文明之间既又相互对峙又 有相互联系,在互动中或兴或衰 (4)在一个文明体系里,文明是一种 结构,各要素间在协调中互动演进 2、文明的内涵界定 “文明”:人类进步的状态。 (1)人类的活动及其结果(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总和) (2)由原始人性(动物性,美好与野 蛮并存)向美好人性(抑野扬善:人 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生活更 美好)演进 (3)文明的结构: A、文明的内核:人的观念的集合, 尤其是价值观。 B、文明的外显形态: 人的行为方式:关于学习、关于生产 、关于消费、关于家庭 人活动的物化结果:政治体制、制度 、市场形态、住宅建筑、城市发展 (4)一个健康文明体的判断标 准: A、主体(主流)观念的进步水 平 B、文明体:人群所持观念的清 晰、稳定和普遍程度 C、观念与外化形态的一致性 (二)文明的演进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人类社会的文明史: 1、原始文明 2、农业文明 3、工业文明 4、生态文明 1、原始文明: (1)人的诞生会制造、会使 用工具;(“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 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 人同动物区分开”反杜林论) (2)经历的年代:共300万年; (3)主体观念: A、自然中心主义:无法理解自 然现象,导致把自然现象视为神 的造化,出现灵论、巫术、图腾 崇拜等; B、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不清 晰的; (4)实际的关系: A、顺从关系:人如同其他动物是自 然中的一部分,采集野果、捕鱼、狩 猎等,以树叶为衣,以溶洞为居,直 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 B、微弱的征服关系:出现了原始的 、零星的耕作行为,但十分粗放,只 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只取不给,土壤 营养平衡完全靠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 。 总关系:原始农业的出现,导 致了人与自然的第一次分离, 人与自然成了轻微的掠夺与被 掠夺的关系,但总体上说,人 与自然是和谐的,是一种原始 的绿色文明。 2、农业文明: (1)标志: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定居;乡村式的居住方式;灌溉; 人文文化(农耕文化、人伦文化、人 事文化);智慧创造得到了强化。 (2)经历的年代:1万年。 (3)主体观念: 亚人类中心主义:从自然中心主 义向人类中心主义的摇摆。 (4)与自然的关系: A、轻、中度的掠夺与被掠夺关 系:大量的烧山、砍伐森林,用 于耕作,城建(森林与含水); B、顺从关系:靠天吃饭 c、与自然科学结合关系:早在数 千年前的农耕时代,我国的有机 农业就包含了生态合理性的初步 思想。积极倡导:精耕细作;充 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 “地力常新”;因地制宜,农牧 结合,多种经营;保护自然资源 ,注意生态平衡,反对“竭泽而 渔”,“樊数而田”;综合防治 病虫害;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等 总体的关系:仍属于绿色文明 ,与自然基本是和谐的。 3、工业文明: (1)标志:蒸汽机的出现。 (2)经历年代:300年 (3)主体观念:一切为了人,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人服务 。 (4)与自然的关系: 化石能源的超速消耗,导致能源问题和环 境问题; 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食品安全和 环境问题; 生物技术的不当应用,导致科学伦理、生 物入侵等问题 人口爆炸,导致更多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 题 军事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安全问题 总体关系: 人类掌握了强有力的现代工具 与技术后,与自然的又一次更 大的分离。人类在很多地方超 脱了对大自然的依附,成了大 自然的主人。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 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三)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宏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 枯竭。中观:通过工业污染和危 害取得的“利”,花费几倍、几 十倍代价都难以弥补过来。得不 偿失。微观:污染等会通过食物 链等影响人类健康。 1、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人类不能无限地索取和肆意地破坏 自然。人既不是自然神的奴隶,也 不是征服自然和驾驭自然的主宰, 而是自然的伙伴,是自然界平等的 一个成员。人必须和自然和谐协调 共同发展。否则人类也将失去自己 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最后毁灭人 类自身。 2、科学技术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 科学的双重性 科学的伦理性 科学是强大的,但不是万能的 。 3、社会发展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 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但要开 发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更加需要 保护自然、改善自然。 再生资源、再生能源;人工绿化 。 4、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思 国际生态观 5、当代人与后代人关系的反思 二、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可持续发展观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 内容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 心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 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 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 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 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 社会文明形式。 1、思想观念层面 主体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包 括生态道德观、生态效益观、 国际生态观等。 2、机制和制度层面 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 调发展,良性运行的机制: 发展绿色经济,善待自然; 发展绿色科技,尊重自然规律; 重建文化的政治体制:实现人与 人的公正、平等,消灭贫富不均,反 对资源侵略和生态殖民。 3、物质生产层面 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 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的前提下 ,选择生产方式、开展生产活动 。 (二)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整体发展观,它 的实质是协调,是人与自然、经济 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力资 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协调发 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长远发展观 ,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不构成危害的 发展,是一种着手于现在,着眼于 未来的发展观。 1、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是可持续 发展思想产生的起点,也是始终不 变的关注点。 2、可持续发展的真正落脚点是“发 展”。一唯的被动保护是解决不了 问题的,环境问题是发展产生,也 应该通过发展来解决,即从转变发 展模式中寻找出路。 3、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强调协调的发 展。 4、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球性的事业 ,并弥漫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方 方面面。 5、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一种权 衡与妥协。超越生态承载能力的异常 发展应该得到抑制,即适当的牺牲发 展速度是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总目标: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 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 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人的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2、社会的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3、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的目标与 内容 1、人的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观念 行为 生活方式 2、社会的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制度 体制 生产方式 发展模式 3、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的目标 与内容 生物多样性 食物链与食物网 自然资源(可再生、不可再生) 环境自净能力 三、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途 径 (一)构建绿色文化 (二)发展绿色经济 (三)建设绿色家园 (四)开展绿色教育 (一)构建绿色文化 1、绿色思想 ;2、绿色科技 ;3 、绿色产品 ;4、绿色消费 ;5、 绿色包装;6、绿色住宅 ;7、绿 色文学 (二)发展绿色经济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下 的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2、绿色食品生产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2)生态系统: 非生物世界(无机物) 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光合作用 太阳能 微生物分解 热能等 (3)核心概念: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生态平衡 (4)生态农业的特征: A、整体结构协调:农业生态要素合理配 置。 B、资源合理利用,循环再生 C、合理投入,高产优质,高效低耗 D、重视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金小蜂红棉铃虫;转基 因棉花;物理防治:黑光灯) 2、绿色食品生产 (1)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的标志 (3)绿色食品的生产(大瀛鸭 鸭:产地选择、鸭子饲养、饲 料原料的种植、食品加工、包 装、贮运) (三)建设绿色家园 1、城市绿化: (1)华盛顿人均绿地45.7平方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