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的齿轮加工设计仿真.doc_第1页
基于proe的齿轮加工设计仿真.doc_第2页
基于proe的齿轮加工设计仿真.doc_第3页
基于proe的齿轮加工设计仿真.doc_第4页
基于proe的齿轮加工设计仿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Pro/Enginer是美国PTC公司的产品,于1988年问世。在诞生的十多年间,经历了20多次改版,成为世界及中国地区最普及的3D CAD/CAM系统的标准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模具、工业设计、汽车、加点、玩具、航天等行业。它是全方位的3D产品开发软件包,集合了零件设计、产品装配、模具开发、加工制造、钣金件设计、工业设计、逆向工程、自动测量、机构分析、产品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从而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时间并简化了开发流程。齿轮同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齿轮生产过程中,Pro/E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齿轮行业中,由于齿轮本身的特殊性,参数化应用比较普遍。参数化是基于几何约束的数学方法、是基于几何原理的人工智能方法、基于特征模型的造型方法。本课题齿轮参数化建模主要对象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组件的建模。目的是更加深入学习及齿轮及蜗杆、涡轮的设计方法和结构特征。毕业设计是本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常学习的检测,实践性是平常教学生活不可替代的。关键词:Pro/E;齿轮;建模;参数化AbstractPro/Enginer is America PTC products, came out in 1988. Born in ten years, has experienced 20 times of revision, become the standard software 3D CAD/CAM system in the world and Chinas most popular. Widely used in electronics, machinery, tooling, industrial design, automotive, aerospace and other industries, toy, add. It is the all directions 3D product development software package. A collection of parts design, product assembly, mol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sheet metal parts design, industrial design, reverse engineering,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chanism analysis, database manage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In order to shorten product development time and simplif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Gea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gear production process, Pro/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ear industry, due to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gear itself, the parameter is widely used.Parameterization is based on mathematical method, the geometric constraint is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eometric modeling method of feature model.The gear parametric modeling is mainly used in the modeling of component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purpose is to design method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in-depth study of gear and the worm, worm. Graduation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bject, is the detection of common learning, common practice is irreplaceable teaching life.Keywords: Pro/E; Gear; Modeling; Parameter 第一章 绪论齿轮是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的今天,数字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参数建模和齿轮的特性好像天造地合的一对。齿轮的固有特性及齿轮行业一般生产品种少及工艺路线相对固定设计内容和程序基本不变,制造工艺过程也是相对的。所以参数化及各种软件被应用齿轮行业。现有的3D绘图软件有Pro/E、Solid Work、UG等。这些软件应运而生,肩负起其固有的使命,给我们的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1.1齿轮在西方,齿轮的起源于公元前300年。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在中国,东汉初年已有人字齿。三国时期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已采用齿轮传动系统。到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齿轮的优点:1、 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平稳性较高2、 传动比变化范围大;3、 速度范围大,齿轮的圆周速度可从V0.1m/s达到200m/s;4、 传动功率范围大,承载能力高;5、 传动效率高,特别是精度较高的圆柱齿轮;6、 结构紧凑;7、 维护简便;1.2参数化设计参数化设计是Revit Building的一个,它为两部分:参数化修改引擎及参数化图元。是CAD技术应用领域内一个重要的、且待近一步研究的课题。可以利用参数化设计手段开发专用产品设计系统,减少设计投入并提高设计速度,减少信息存储量。目前参数化设计可分为以下三种方法;1、 基于约束的数学方法和代数方法;2、 基于几何原理的人工智能方法;3、 基于特征模型的造型方法1.3课题的意义 齿轮是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次研究的课题恰恰是要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齿轮、涡轮蜗杆的结构特征和设计方法。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本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你学习的各个环节的检验。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平常的设计中,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地完成一些必要工作。更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使他们更多的涉猎专业知识,强化自己的技能第二章 直齿轮的参数化设计2.1 直齿轮的建模 1. 新建文件。打开Pro/ENGINEER Wildfire。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工具,然后点选“类型”组件中的“零件”单选钮。并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新建文件的名称,取消勾选“使用缺省模板”,如图2-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 图2-12.选择“mmns_part_solid”模板如图2-2所示,表示零件模型为实体、单位为mm/n/s。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图2-22.2创建轮齿的基本圆1.添加齿轮参数1.单击菜单栏中的“工具”中的“参数”命令,弹出参数对话框。2.在“参数”对话框中,单击按钮,将模数、齿数、齿轮压力角、齿高系数等添加上。2.添加参数关系式单击“关系”命令,弹出“关系”对话框如图2-3所示,在文本框中输入关系式。 图2-3完成以上操作后,单击“编辑”后点击再生命令。参数对话框会发生变化。3.创建基本圆曲线(1)单击工具,弹出“草绘”对话框。选取“FRONT”平面作为草绘平面,其余接受默认设置。(2)单击工具,绘制四个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四个圆(3)单击“关系”命令,此时刚绘制的四个圆尺寸变为sd0、sd1、sd2、sd3。在关系对话框中输入各圆的关系。如图2-4: 图2-4此时sd0、sd1、sd2、sd3分别被赋值。此时单击按钮,退出草绘器。2.3创建轮廓曲线 (1)创建渐开线1)单击工具,弹出“菜单管理器”。单击“曲线选项”菜单中的“从方程”再到完成命令,如图2-5所示。2)在模型树中选取系统定义的“PRT_CSYS_DEF”作为坐标系。单击“菜单管理器”中“设置坐标类型”菜单中的“柱坐标”并打开名为“rel.ptd”的记事本文件。3)如图2-6所示,将渐开线方程添加到该文件将文件保存到原路径,关闭该文件,完成柱坐标方程的添加。 图2-5 图2-64)单击“曲线:从方程”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一侧渐开线的建立。如图2-7所示。(2)单击工具,弹出“基准点”对话框。以渐开线与分度圆的交点创建基准点。 (3)创建基准轴“A1”,以“RIGHT”和“TOP”的交线建立基准轴。单击工具,依次选取“RIGHT”和“TOP”平面将约束类型定义为穿过。完成基准轴的建立。(4)建立基准平面。选取基准轴“A1”后单击工具。弹出“基准”对话框后,这时将“A1”作为第一个参照,定义为“穿过”。再选取基准点“PNT0”作为第二个参照,定义为穿过。单击完成。(5)创建基准平面“DTM2”单击工具,选取基准轴“A1”为第一参照,再选取“DTM2”,输入旋转角度完成基准面的建立。(6)以“DTM2”为基准平面镜像渐开线。如图2-8所示。 图2-7 图2-82.4建立齿轮实体特征1.创建圆柱实体(1)单击命令,弹出拉伸操作平面。单击拉伸为实体。(2)绘制截面。1)单击放置,单击定义弹出草绘,选取“FRONT”平面作为草绘平面,其余接受默认设置。2)单击工具,弹出类型,选环。再点击已选取的齿顶圆,完成拉伸截面的绘制。3)设置拉伸深度,完成拉伸操作。2.倒角的创建单击工具,选取圆柱上下两端面为放置参照,输入倒角值,设置类型,完成倒角。2.5轮齿的特征1.创建齿槽特征(1)点击命令,选取拉伸实体和去除材料按钮(2)单击“放置”,再单击“定义”弹出草绘对话框。选取“FRONT”面作草绘平面,“RIGHT”面作参照平面。单击工具,弹出“类型”对话框,选取“单个”按钮。然后选取前面两条渐开线、齿顶圆、齿根圆,单击“关闭”按钮,完成选取。再单击工具,选取渐开线与齿根圆,添加齿根圆角,再修改圆角尺寸。然后点击工具,进行修剪。退出草图。(3)设置拉伸深度。点击去除材料得到第一个齿轮特征。如图2-9 图292.复制齿槽特征在“编辑”命令中找出“特征操作”,单击会弹出“菜单管理器”单击其“复制”命令。在此完成复制。3.用阵列工具创建特征。单击工具,设置属性定义其参照尺寸,然后完成阵列个数。完成以上操作,就会得到创建的齿轮特征。如图2-10所示。 图2-10完成以上操作,就基本上完成了直齿轮的建模。第三章 斜齿轮的参数化设计3.1新文件的建立运行Pro/ENGINEER Wildfire。单击工具,弹出对话框。点选“类型”选项的零件单选钮,并取消“使用缺省板”会弹出“mmns_part_solid”模板,单击确定完成设置。3.2添加参数关系单击“参数“命令,会弹出参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按钮,将齿轮参数按图3-1所示,依次添加到参数列表中。其中MN为斜齿轮法面模数、Z为齿数、BETA为齿轮螺旋角、ALPHAN为法面压力角、HAN为齿顶高系数、CN为齿顶隙系数以及WIDTH、D、DB、DA、DF。然后单击关系命令如图3-2。输入关系式,确定后单击“再生”命令。完成各参数。 图3-1 图3-23.3 分度圆曲线(1) 单击工具,弹出“草绘”对话框。取“FRONT”平面作为草绘平面,“RIGHT”平面为参照面,方向向右。(2) 单击工具,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绘制四个同心圆。(3) 单击“关系”命令,此时绘图的尺寸会变为sd0、sd1、sd2、sd3。此时打开关系对话框将d、db、da、df、赋值于sd0、sd1、sd2、sd3。退出草绘。3.4 轮廓曲线的建立1.创建轮廓曲线 单击工具,弹出菜单管理器。我们点击“从方程”命令再点击完成进入下一步操作。选系统自定义坐标系,在模型树中去“柱坐标”命令。打开弹出的记事本文件,将曲线方程添加到该文件,保存以后退出,完成渐开线方程的添加,再点击从方程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完成一侧轮廓曲线的创建,如图3-3所示 图3-3 图3-42.建立镜像面点击工具后,依次选取渐开线和分度圆,定以后得到基准点“PNT0”。再点击工具,依次选取基准平面“RIGHT”与“TOP”,并定义约束,完成基准轴“A1”的建立。完成以上操作后单击工具,选轴“A1”为第一参照并定义约束为“穿过”再选取我们创建的基准点作为第二个参照定义约束类型为“穿过”,完成基准平面“DTM1”的建立。再点击工具,选取“A1”再选取“A2”输入旋转角度“360/z/4”得到平面“DTM2”。3.使用镜像点击工具,选取基准平面“DTM2”完成渐开线的建立如图3-4所示。4.齿廓曲线的建立单击工具,选平面进草图后点击工具。单个选取创建的渐开线与齿顶圆和齿根远所需边,再点击工具,创建圆角,然后修改尺寸最后使用工具修剪,退出草图。3.5 创建齿根圆实体特征单击工具,点击“拉伸为实体”按钮。以后再点击放置按钮,单击定义,选平面进草图。单击工具,选取环,点击已创建的齿根圆,完成图元选取,退出草绘。输入拉伸深度完成齿根圆实体创建。如图3-5所示。 图3-5 3-63.6 创建轮齿特征点击“特征操作”命令,弹出“菜单管理器”。点击“复制”命令,在“复制特征”中选“移动”命令选取特征。点选“草绘2”单击完成命令。在单击移动特征的旋转命令,去轴”A1”点击正向,输入角度。再点击平移选“FRONT”面单击正向,输入距离。再单击“完成移动”命令,完成轮齿齿廓曲线的复制。如图3-6所示。绘制分度圆曲面如图如图3-7所示。 图3-7 图3-8创建一条与螺旋角相同的斜直线将其投影到分度圆曲面上如图3-8所示。使用“扫面混合”命令完成第一个齿轮特征如图3-9所示。再利用阵列工具完成所有轮齿特征如图3-10所示。 图3-9 图3-10这样就完成了斜齿轮的建模。第四章 蜗杆的参数建模4.1新建文件运行软件,单击工具,弹出新建对话框。选取“零件”及“实体”并取消勾选“使用缺省板”并选取“mmns_part_solid”。4.2 添加参数关系式1.添加蜗杆基本参数图4-1单击“参数”命令,弹出参数对话框,单击按钮,将参数一次添加到表中如图4-1所示。2.添加关系式单击“关系”命令,弹出关系对话框,输入各关系式并确定,如图4-2所示。完成关系式的添加后,单击“编辑”中的“再生”命令,此时对话框中的参数发生变化。 图4-24.3 轮齿的创建首先点击工具,选“TOP”面为参考面,向下偏移完成平面“DTM1”的建立。再点击轴线“A1”,选取“FRONT”与“TOP”面,建立轴线。再点击工具,选取“RIGHT”与“DTM1”平面创建轴“A2”。 图4-3 图4-4完成以上操作后点击工具,建立坐标系。取x轴垂直于“TOP”平面向上,y轴垂直于“FRONT”平面向外,z轴垂直于“RIGHT”平面向右,完成“CS0”的建立。再点击工具,x轴垂直于“DTM1”向上,y垂直于“RIGHT”平面向右,z垂直于“FRONT”平面向里完成“CS1”的建立。再以“CS1”为参考,相对于z轴旋转完成“CS2”的建立如图4-3所示。点击按钮,点击“从方程”,选取“CS0”点击柱坐标,弹出文本文档,输入方程并保存退出,完成螺旋线的建立。如图4-4所示。点击工具,选“FRONT”面为草绘平面,以“TOP”面为参照基准,点选顶。以轴“A2”为参照轴线,绘制四个同心圆,圆心在轴“A2”上。并建立关系,如图4-5所示。点击工具,输入方程并保存如图4-6所示。得到渐开线。 图4-5 图4-6打开“特征操作”在“复制”特征中点击镜像,以“RIGHT”面为镜像面完成渐开线的镜像。同样在“特征操作”中选取移动,将草绘曲线及以上两条渐开线完成移动。单击工具,选“RIGHT”平面为草绘平面,“TOP”平面为参考平面。以轴线“A1”为参照画圆,编辑关系。建立扫描混合特征特征,选取原点轨迹线为螺旋线。点击工具,选取渐开线及最外和最里两条圆弧线。再点击工具,添加圆角关系。完成第一剖面绘制 ,同样完成第二剖面。完成扫描混合。单击工具,将扫描混合特征阵列,完成个数为2,角度为180。点击工具,选取镜像后的渐开线与草绘曲线的交点建立“PNT0”。再点击工具。选取“PNT0”平行于“RIGHT”平面建立平面“DTM2”。点击工具,选取“FRONT”平面为草绘平面,草绘参照为轴“A1”和新建平面“DTM2”。对已建立的蜗杆特征进行旋转切除,得到完整的蜗杆特征。如图4-7所示。 图4-7 这样就完成了蜗杆的参数化建模。第五章 涡轮的参数化建模5.1文件的创建运行软件,点击工具,创建新文件单击“参数”命令,弹出对话框。点击按钮,将参数输入如图5-1所示。单击“关系命令弹出参数对话框,将各关系式输入对话框中,如图5-2所示。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参数关系添加。再点击“再生”命令。将各关系添加,此时参数发生变化。此时各参数添加完毕。 图5-1 图5-25.2基准的创建与圆的绘制单击工具,选取基准面“RIGHT”面与“TOP”面建立基准轴“A1”。点击工具,选“TOP”平面偏移得到平面“DTM0”。点击工具,依次选取平面“DTM0”、“RIGHT”平面,完成轴“A2”的建立。点击工具,选取平面“RIGHT”、“DTM0”、“FRONT”面完成“CS0”的创建。点击工具,选取“FRONT”面为草绘平面,以“CS0”为原点,绘制四个同心圆,点击“关系”,输入关系式,对四个圆进行赋值。5.3 齿轮轮廓的创建点击工具,选取“CS0”为坐标系,点击“从方程”,选取柱坐标输入方程式如图5-3所示。完成渐开线,如图5-4所示。 图5-3 图5-4点击“特征操作”选取“复制特征”中的“镜像”选“RIGHT”面为镜像面,完成渐开线的镜像。再点击“特征操作”选取“复制特征”中的“移动”,完成渐开线的平移。同样再在“特征操作”中对刚平移的渐开曲线进行镜像。点击工具,以选“FRONT”面为绘制平面,绘制半圆,建立选取旋转轴线,完成旋转曲面的建立。 图5-5 图5-6再以“FROMT“面为绘制平面,选默认坐标原点绘制曲线完成曲线的绘制。点击工具,以默认坐标系为原点绘制,完成图形的绘制如图5-6所示。点选“扫面混合”,选取刚绘制曲线为参照轨迹,在剖面中选取草绘剖面。进入草图后点击工具,选取两渐开线。退出草图,完成剖面绘制。点击。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齿槽的切除,如图5-5所示。再点击工具,对齿槽轮廓阵列。完成涡轮的建模。如图5-6所示。这样就完成了涡轮的参数化建模。总结转眼间,这学期又要结束了。毕业设计到此也告了一个段落。在这匆匆的几个月,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学到了许多此前不曾了解过的东西,当然,在自己摸索的道路上也遇到了一次次挑战。毕业设计不同以往遇到的作业方式,里面许多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必须得有极高的自主性及自律性,对我们自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思维清晰,具有极强的分辨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认清那些是必要的,那些需要了解,更加考验了我们自己怎样去自主学习,根本地提高了我们的能力。当然,毕业设计也极高的巩固了我们曾经学到的一些知识。并且,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进一步武装了自己。当然,在此过程中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有灰心散气的时候。好多时候感觉束手无策,此时就想放弃,去潇洒一番。单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态,去向朋友老师去请教。在此过程中,设计的主题必须去抓住,尽快的构思自己接下来的套路。不能一点一点的加油,要一步到位。遇到难题,及时与朋友老师讨论,不能只固执己见,不抱一个清晰的头脑。做设计的过程,也要对软件进一步了解与学习,遇到困难要去克服。尽量完善自己的足。谢辞 随着时间的流逝,毕业设计也到了收尾的阶段。在学习与制作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问题。自己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在我做设计的过程中,少不了刘老师的帮助。在他的指导与督促下,我终于完成了我的设计。这里面,很多都得到了刘老师帮助。在此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也少不了刘老师的身影。由于我基础不是很好,更加拖了老师的步伐,但总能得到帮助。刘老师真是一个严谨但却平易近人的好老师。当然,在大学的四年来,我也要感谢我身边的人。宿舍里的兄弟,教室里的同学老师,平时生活中的辅导员。不过,我也要对给我提供良好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学校说一声感谢,感谢你给予我的一切,真挚的说一声谢谢。 附件: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一)题目;(二)目录;(三)论文主体(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四)附录。具体分述如下: (一)题目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二)目录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要求层次分明,体现文章展开的步骤和作者思路。目录格式是论文的结构层次,反映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用格式应全文统一,每一层次下的正文必须另起一行。目录独立成页,以章、节、小节来编排。(三) 论文主体1、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以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具有报导作用。中文摘要一般以200-300个字为宜。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5个。其中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任何标点。2、正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1)引言引言也称前言、导论、导言、绪言、绪论等。它的作用是向读者初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与课题相关的历史回顾;写作资料的来源、性质及其运用情况,论文的规划和简要内容;研究中的新发现;课题的意义等。(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学术理论水平和创造性工作的综合体现,是作者运用掌握的材料与方法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部分,其任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不同论文研究的课题性质、研究方法的不同,理论型、实验型和描述型论文的正文格式和写法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即:主题明确:全文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离题;论证充分:有观点、有思路、有材料、有说服力;结论清楚:研究导出的结论不含糊、易理解;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流畅、条理清晰。(3)结论结论是论文要点的回顾和提高,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结论中应对本篇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存在什么问题给出明确的回答。撰写结论时,要注意精炼准确、总结提高、前后呼应。3、致谢(无必要时可省略)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直接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表示谢意,言辞恳切,实事求是。4、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设计)须在论文的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以公开发表过的、作者真正阅读过的、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或直接引用的为限,未发表过的论文、试验报告、内部资料等不宜列入。参考文献的列写必须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写。参考文献的列写格式,详见“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四)附录(无附录时可省略)凡不宜收入正文中的、又有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如:大号的设计图纸;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但以研究软件程序为主的毕业论文题目,其程序可作为正文的一部分);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其它内容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文献综述等可另行装订成册。二、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一)书写规范1、 引用有关政策、方针性内容务必正确无误,不得泄漏国家和单位机密。2、使用普通语体文写作,体例统一,文句通顺,无语法错误,简化字符合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符号的上下角标和数码要写清楚且位置准确。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规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单位用正体,符号用斜体。4、使用外文缩写代替一术语时,首次出现的,应用括号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5、国内工厂、机关、单位的名称等应使用全名,如不得把“大学”简写成“衡阳师院”或“衡师院”。6、公式应另起一行并居中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示于公式所在行的行末右端。公式编序可以全文统一,依前后次序编排,也可以分章节编排,但二者不能混用。文中公式、表格、图的编排应统一。7、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应写成:“由式(5)可知”。8、文中表格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表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表格时,“表”在前,序号在后,如:“见表8”。 表格格式可采用三线表,表格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并位于表格上方,表序在前,表名在后,其中空一格,表名末不加标点符号。如: 9、文中插图都应有名称和序号,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图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插图时,“图”在前,序号在后,如:“见图12”。图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并写于图的下方,图序在前,图名在后,其中空一格,末尾不加标点。如: 插图应用Word文档绘制,或用CAD绘制后插入,不得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绘制(特殊情况除外)。10、“正文”中如对某一术语或情况需加解释而又不宜写入正文时,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置于右上角,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如:、。11、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参考文献采用宋体5号字。正文引用参考文献依次编序,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上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2”,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2。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1983.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b.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作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12 万锦堃.中国大学党报论文文献(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徐超.氧化锌的制备、改性及其光催化研究 学位论文硕士 2010:22-23贺敏强 表面分子印迹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博士论文2012张邦文, 谢长生, 胡军辉, 王辉虎, 桂阳海. 金属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磁致排列实验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26(11): 2131-2134注:A-论文集中的文章;J期刊;C论文集;M书;N报刊;D学位论文;S标准;P专利;EB/OL电子文档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按序列在文末参考文献前。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释用数学加圆圈标注(如、)。(二)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应按规定格式用激光打印机单面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国际标准A4型复印纸。2、页面设置:版心为297210mm;上下页边距均为3cm,左页边距为2.5cm,右页边距为2cm,装订边0.5cm;页码居中;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3、论文题目:使用三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4、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系 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5、摘要(上空二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中文摘要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摘要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字型;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摘要(宋体,五号字,加粗)(宋体五号字)6、关键词中文关键词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关键词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字型;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关键词(宋体,五号字,加粗);(宋体五号字)7、目录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目 录(黑体四号字)(自然空二行)1. (1)(黑体小四号字)1.1 (2) (宋体五号字) 1.1.1 (6) (宋体五号字) 2. (40) (黑体小四号字) 8、正文字体要求每章题目左顶边、黑体四号字;每节题目左顶边、黑体小四号字;每小节题目左顶边、黑体小四号字。正文文字用宋体小四号汉字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字体,每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9、行间距要求正文行距设置:设固定值22磅。每章题目与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段前1行、段后1 行。 每节题目与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段后0.5 行。10、正文章节序号编制章,编写为:1. ,2., 3.,。节,编写为:1.1、1.2,2.1、2.2。小节,编写为:1.1.1, 1.1.2。小节以下层次,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 。正文字体、行间距要求及章节序号编制如下所示:1 (黑体四号字,段前1行、段后1行)1.1 (黑体小四号字,段后0.5行)-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 1.2 (黑体小四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1.2.1 (黑体小四号字)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1.2.2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 22.1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11、毕业论文(设计)打印顺序依次为:论文题目 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 关键词 目录 正文 文后注(可省项)参考文献 英文题目、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三、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装订规范1、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封面 (格式见附件1,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格式见附件2,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格式见附件3,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格式见附件4,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要求中第11项的所有内容);附录(无附录时可省略);封底。2、 附件另行装订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较多,且不宜收入正文中的有关材料,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或开题报告、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非软件设计题目中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等,可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封面 ;目录;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原文(译文在前,原文在后);公式推演过程、计算机程序等;封底。3、某些特殊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图纸等较多时,应按要求整理完毕后装入专用资料袋或专用资料盒,做到资料齐全、工整美观。 四、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填写说明(一)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指导教师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文件,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依据。任务书由指导教师负责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查后下达给学生。(二) 任务书必须针对每个学生下达,不能多人共用,若是几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是每人各有专题,各有侧重。选题要恰当,任务要明确,难度要适中,份量要合理,使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和研究内容。(三) 任务书一经下达,不得随意改动。(四)填写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或任务、目标):(1)工程设计类课题:明确设计具体任务,设计原始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的具体要求、该学生的侧重点、应完成的工作量(如开题报告、设计说明书、图纸、译文及计算机应用要求等)等内容应填写具体、明确。(2)软件开发类课题:明确软件开发的具体任务,一般应包括弄清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建立仿真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上机调试与结果分析等具体内容,应完成的工作量要求(如开题报告、论文、译文、程序以及程序使用说明等)要填写具体、明确。(3)实验研究或科研类课题:明确课题的来源,具体任务目标,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该学生的研究重点,研究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计算机应用及工作量要求(如论文、开题报告、译文等)应填写具体、明确。(4)文科类毕业论文:明确课题的任务、方向、研究范围和目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要求完成的工作量(论文文献评述、译文等)。2、 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3、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在确定了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明确了基本要求后,指导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相关信息,指导学生收集主要参考资料和文献。4、教研室意见一栏,各系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指导小组组长签名等。五、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填写说明(一)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由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质量、答辩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意见综合评定。(二)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主要看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同时考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