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2. 掌握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知识网络 独立自主 印度 尊重主权 1954 1955 殖民主义 求同存异 一、单项选择题 1.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 A.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 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的支持 C. 中美、中苏要友好平等 D.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2.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 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 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 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材料中“这些原则”指的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互不干涉内政 一、单项选择题 3. 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其实对一个国家的外交来 说,又何尝不是这样。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交活 动,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 A. 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D.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4. 2015年4月22日上午,参加本次亚非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徒 步行走,经过亚非会议大厦到市中心广场,这也是重演60年 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下列内容与60年前的亚非会议 有关的是( ) A. “一边倒”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不结盟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5. 2017年12月31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4周年纪念日 。关于该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它是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B. 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唯一原则 6. 万隆会议中,“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扭转了会议的航向,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其中,“求同存异”中的“异”主要包 括( ) A.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 社会制度不同 C. 宗教信仰不同 D. 民族不同 一、单项选择题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 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 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中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 B. C. D. 一、单项选择题 8. 下图反映了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讨论 的外交原则最早被提出是在(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3年 D. 1955年 9.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 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话出自(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一、单项选择题 10. 国际舆论曾评价:“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 了。”“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 常的合作态度。”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取得成功的 关键是中国(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制定“另起炉灶”的方针 D.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一、单项选择题 11.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 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有( ) “求同存异”的方针 “一边倒”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 B. C. D. 一、单项选择题 12.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 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 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 恐惧的。但是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 民这种恐惧。”缅甸人民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中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B.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友好联系 C. 当时中国的经济依然十分落后,综合国力并不强大 D. 中国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 往 二、综合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6月28日发行了“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 材料二 五项原则未来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最 大的困难和挑战就是,日趋明显、强烈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 治,以及个别国家顽固坚持崇尚武力的冷战思维,此外还有 国家经济上的霸权等。 南方网 (1)材料一中的明信片所纪念的原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初期的外交产生了哪些作用? 树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外交政策日渐成熟的标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营造 了良好的周边环境等。 二、综合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要使“五项原则”得 到传承、发扬,并使之在剧烈变化的国际形势下有所作为, 我们应该怎么做? 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单边主义、强权政治,谋求建立崭 新的、更加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真正使各个国 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能获得真正的平等,共享安全与 和平。(言之有理即可) 二、综合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 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二、综合题 材料三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现在属于第三世界, 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 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 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的原则 是什么? (2)毛泽东访问苏联的目的何在? 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 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 二、综合题 (3)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4)材料三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 风顺?请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 一是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二是中 国永远不会称霸。 不是。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并在国际上孤立中国。 二、综合题 (6)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外交形势,中国当时的领 导人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 积极外交,努力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与苏 联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等。 强化训练 1. 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鼓舞了亚非的民族独立运动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 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 D. 改变了美苏争霸的格局 2. 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 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该原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 A.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B. 毛泽东接见巴基斯坦朋友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周恩来会见尼赫鲁 强化训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果有(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A. B. C. D. 4.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期间,出现了各国代表争相邀请周 恩来签名的场景。出现该场景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 B. 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 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广泛赞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史海拾贝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日,万隆会议正式召开。会议伊始,伊拉 克就疯狂攻击中国,还号召他国一起,整个会议一下子充满 火药味。原来这些国家都被美国当枪使了。于是,周恩来即 兴演讲,抛出“求同存异”的思想。听完周恩来的演讲后,许 多国家代表发出热烈掌声,会后纷纷过来跟周恩来握手。第 一次危机就这样被周恩来化解了。 会议进行到第二天,锡兰(现称斯里兰卡)外交官又称 中国实行“霸权主义”,态度十分蛮横强硬,说中国要“称霸亚 洲”。面对锡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