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内容摘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与“中央七号文件”的具体要求,进行培养小学生学习体育的运动兴趣来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是至关重要。然而一些学校对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并不重视。通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市南城区小学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意识、体育动机、体育项目的选择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时间时段、影响因素、学校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适合小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合理建议。关键词: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对策,研究1、 研究目的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课余时间里学生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等为目的的可身活动。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水平,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具有内容丰富、空间广阔、方法灵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等特点。因此,科学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促进其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形成生动活泼的性格,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组织纪律性、人际交往能力及集体主义精神等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现在的小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力下,不得不减少,甚至放弃课外体育活动,导致了体质下降,心灵封闭,交往能力低下等不良后果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身心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调查研究,系统了解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该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而服务。2、 研究时间从2010年3月下旬调查,截止2010年5月上旬。3、研究对象与方法3.1 研究对象市南城区小学的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其中的一些学生进行研究。3.2 研究方法3.2.1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研究需要,查阅了大量关于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书籍和期刊,查阅了大量的互联网资料。3.2.2 问卷调查法向市南城区的小学生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84份,回收率为97.71%。其中有效问卷为663份,有效回收率为96.69%,男生349人;女生314人。图1所示,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人数(单位:人):3.2.3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理统计和结果分析。3.2.4访谈法 通过座谈和个别交流等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访谈。4、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结果与分析4.1学校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重视程度的分析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教委下发的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附件)和正在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阳光工程”等。但是,这只是提供了促使学校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政策,每个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还要因校而异。表1是市一些学校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的情况表。表1 学校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一览表 与同学朋友一起 单独参加 学校组织或老师带领 与家人一起性别 n % n % n % n %男 170 25.64 143 21.57 23 3.47 13 1.97女 166 25.04 33 4.97 62 9.35 53 7.99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许多小学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开展,使得各项课外体育活动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校,课外活动时间被教师用于文化课程教学,使课外体育活动名存实亡,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且超过50%的学生选择同朋友或者同学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只有26.54的学生自觉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12.82%的学生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这说明了学校缺乏组织和指导,即使有老师现场组织,指导方式与方法也不够灵活,引不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侧面说明了目前多数的小学生仍然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然而,选择和家人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小学生很少(9.96%),说明了家长对孩子的课外活动情况不够重视,这也是制约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因之一。4.2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状况的分析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保证,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曾多次颁布和规定了学校场地器材配备的标准,这些规定和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表2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状况调查表 学校 社区体育场所 公园或广场 健身房 其它性别 n % n % n % n % n %男 163 24.59 73 11.01 51 7.69 14 2.11 48 7.24女 141 21.27 38 5.73 49 7.39 26 3.92 60 9.05表2表明,将近一半的小学生(45.86%)把学校作为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这说明在许多学生心中,学校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首先地点。而有31.82%的学生选择社区体育场所、公园或广场等公众性体育活动场所。但是经访谈发现,有很多学校的一部分器材是不能外借给学生的,那一部分器材只是作为活动需要而准备的。这样就会限制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阻碍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4.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频率分析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不论技术水平的高低都有机会参加,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参与,没有体育课的纪律性和强制性。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吸引着大多数的学生。图 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统计图表3 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统计表 每天一次 每周2-3次 每周4-6次 偶尔参加性别 n % n % n % n %男 76 11.46 133 20.07 74 11.16 66 9.96女 64 9.65 114 17.19 50 7.54 86 12.97从图2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更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于女生,69.83%的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21.11%的学生几乎坚持天天锻炼,充分体现了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热爱。而喜欢、非常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反映出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是正确的,态度是积极的。而形成男生积极性高与女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特点和性别性格的差异。学校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同学们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广泛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4.4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的分析体育活动动机,是指推动体育行为主题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进行体育活动的行为则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体育活动从而导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它是人们对客观体育的主观反映。市南城区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情况见表4。表4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览表 男生 女生 合计动机 n % 排位 n % 排位 n % 排位调节紧张学习 139 20.97 3 162 24.43 2 301 45.4 2身心健康 208 31.37 1 251 37.86 1 459 69.23 1娱乐交往 117 17.65 4 109 16.44 4 226 34.09 4提高运动技能 172 25.94 2 103 15.54 5 275 41.48 3应付考试 57 8.6 6 58 8.75 6 115 17.35 6丰富生活兴趣 91 13.73 5 131 19.76 3 222 33.48 5通过达标 29 4.38 7 29 4.38 7 58 8.75 7从表4可以看出,增进身心健康(占69.23%)和调节紧张学习(占45.4%)、提高运动技能(占41.48%)的学生分别位居前三名。这反映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功能的认识和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与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自身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体育动机正确这一有利的条件,培养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使他们能长期持续地保持正确的体育动机,为“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4.5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的分析课外体育活动在内容、方法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自愿性、自主性。因此,学生大都会从个人的爱好、兴趣、习惯出发来选择运动项目。表 5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览表 男生 女生 合计项目 n % 排位 n % 排位 n % 排位篮球 173 26.09 1 77 11.76 4 250 37.71 2足球 64 9.50 6 31 4.68 7 95 14.33 6乒乓球 121 18.25 3 53 7.99 5 174 26.24 5田径 98 14.78 5 78 11.76 3 176 26.55 4羽毛球 135 20.36 2 149 22.47 1 284 42.84 1体操 27 4.07 7 45 6.79 6 72 10.86 7其它 107 16.14 4 141 21.27 2 248 37.41 3从表5可以看出,作为篮球之乡的,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篮球运动还是男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而羽毛球项目为什么会在调查中占为榜首?在谈话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因为打羽毛球的技术要求不是太高,只要两人可以顺便玩耍就行了,所以大多少女生都会选择。4.6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的分析根据中央七号文件要求,要求各中小学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为学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措施。表6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表 1h 1h 1.5h 1.5h 2h性别 n % n % n % n %男生 85 12.82 157 23.68 56 8.45 51 7.69女生 99 14.93 145 21.87 48 7.24 22 3.32表6看出,平均每天课外体育锻炼多于1小时的学生中,男生占16.14%。女生占10.56%,反映出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平均时间高于女生,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长于女生。有73.3%的学生每天课外体育锻炼少于1小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专门下发的中央七号文件的规定。所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小学广泛深入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就要充分了解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从思想上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逐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逐步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4.7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表7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览表 男生 女生 合计影响因素 n % n % n %缺乏兴趣 118 17.8 167 25.19 285 42.99学校不够重视 75 11.31 50 7.54 125 18.85学习紧张和压力大 152 22.93 112 16.89 264 39.81缺乏人组织和指导 103 15.54 87 13.12 190 28.66缺乏场地和器材 118 17.8 52 7.84 170 25.64管理不够完善 71 10.71 73 11.01 144 21.72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体育活动满足需求与欲望的同时,主、客观因素不同程度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从表7可以看出,缺乏兴趣、学习紧张和压力大、缺乏人组织和指导、缺乏场地和器材是影响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比较重要的因素:(1)自我锻炼意识不强导致学生缺乏锻炼兴趣,是影响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萌芽阶段,他们往往受认识能力局限性的影响和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受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差异的影响,不能形成科学的锻炼方法。他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只凭爱好和兴趣,没有认识到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有益作用。(2)学习压力重、升学压力大是制约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考上好学校,除了周一到周五的正常课堂学习之外,即使在双休日,部分学生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或请家教辅导。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占用了,使得他们根本没时间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3)缺乏组织指导和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是制约小学生广泛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数据表明,市多数小学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没有老师指导。即使有,也存在着热情不高、缺乏耐心、不能因人施教等特点。(4)体育场地狭小、体育器材匮乏,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缺乏甚至没有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将直接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5)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考评方法,是影响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因素之一。对市南城区小学的调查发现,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很难用一个确切的指标来衡量,除早操、课间操列入了日常的作息制度外,其他形式的课外活动基本上是在缺乏引导、疏于管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势必会导致学生的课外活动处于盲目的状态。 (6)各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影响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因素之一。目前的应试教育迫使各学校过分得重视升学率,学校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轻视甚至忽略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5、结论与建议5.1 结论5.1.1 市小学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上较为端正,但是部分学校在开展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办事。5.1.2 部分市小学在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方面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主要原因来自于课外体育锻炼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部分场地被挤占挪用等。5.1.3 市小学中,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大多数,其中男生多于女生;体育态度端正积极。5.1.4 市小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主要是从自身的爱好、兴趣和习惯出发。男生主要选择一些运动量大、竞争性强、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女生主要选择一些运动量小、竞争不激烈、对抗性弱、身体接触较少且符合她们生理、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 5.1.5 影响市小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自我锻炼意识不强导致学生缺乏锻炼兴趣和学生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 5.2建议5.2.1 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力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5.2.2 建立健全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体系,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效能。5.2.3 建立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考核评估。5.2.4 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增加体育设施,多渠道改进学校的办学条件。5.2.5 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的观念。 5.2.6 课外体育活动可以与学校的课余运动训练相结合。5.2.7 重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辅导,中小学生体育知识的获得、体育能力的提高、锻炼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与教育。 参考文献1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173-186. 2 吴秋林.江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6):41-44.3 赵月香.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6):101-103.4 骆映.对厦门市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2,22(1):45-47.5 成效钝. 盐城市区小学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4):48-50.6邓树勋,庄弼.体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附录市南城区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卷亲爱的同学:为了更好的了解市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我制定此问卷。我诚恳地的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合作,请将您的真实情况提供给我们。本问卷不记姓名,问卷中问题的答案无所谓对与错,您的答案我们将予以保密,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您的答案将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占用了您的宝贵时间,向您致以深切的谢意! 负责人:伍斯辉 您所在的学校是: ; 您的性别是:a男 b女 您现在上 年级;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你合适的答案填在( )里。1您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a 非常喜欢 b 喜欢 c 无所谓 d 不喜欢 2您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a每天一次 b 23次 c 46次 d偶尔参加 3.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少儿游泳测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学习的交流平台建设试题及答案
- 精确掌握图书管理员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 补充知识短板2025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试题及答案
- 理顺公共卫生执业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光电考试准备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与健康促进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常见误区及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证书考试经验交流会试题及答案
- 激光干涉仪原理试题及答案
- 中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2025年全年考勤表
-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工程伦理(2024东莞理工)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医学教材 《疟疾》课件
- 西安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
-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21实验与探究含解析
-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竖式计算题100道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DL∕T 1475-2015 电力安全工器具配置与存放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