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煤矿一盘区回风下山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大雁煤矿一盘区回风下山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大雁煤矿一盘区回风下山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大雁煤矿一盘区回风下山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大雁煤矿一盘区回风下山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织金县少普乡大雁煤矿 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揭m6-1煤层 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 制 人: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总工程师: 矿 长: 2014年5月20日会 审 栏职 务姓 名审批意见时间矿 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编 制会审意见: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揭m6-1煤层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我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在石门揭露煤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掘进过程中将揭露m6-1煤层,为确保揭煤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一、施工概况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全长180m,在1545底抽巷(其标高为+1545m)掘到位后,以3480的方位以平石门揭露m6-1煤层,然后沿用m6-1煤层掘进至一盘区回风上山(其标高为+1590)。巷道设计为半圆拱形巷道,巷道施工方式为炮掘,巷道采用锚网支护,巷道掘进断面为:11.6m,净断面为:9.98m。从1545底抽巷(一盘区延伸下山在1545底抽巷的设计位置)处开口,前掘1012米平巷后,以+160坡度按3480方位定向沿m6-1煤层掘进。二、预揭煤层情况据织金县大雁煤矿井地质报告地层综合柱状图”显示(详见附图),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在掘进过程中揭露m6-1煤层。煤层走向方位270280,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与煤层走向呈90左右的夹角。m6-1煤层位于m6煤层下部,上距m6煤层810m;下距m7煤层平均22m。煤层顶板为泥岩;底板以泥岩、细砂岩为主。煤层层位稳定,属稳定薄中厚煤层。为确保安全顺利揭穿m6-1煤层,决定在m6-1煤层顶板留设2(法线距离)的安全岩柱,然后采用远距离爆破方法揭开m6-1煤层。第二部分 揭煤组织管理一、领导组织为确保揭煤工作有条不紊安全地进行,特成立揭煤领导小组,指挥、落实揭露m6-1煤层工作。组 长:陈子元副组长:陈万辉、戴袁强。成 员:李春雷、周毅平、邓忠萍;生产技术部、调度室、安监部、通防部、机电部、掘进队、通防队负责人二、职责划分揭煤前,指挥小组长应组织召开揭煤工作预备会,对各环节作详细布置,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揭煤领导组负责牵头落实揭煤各项措施。组长、副组长等揭煤期间在矿调度室指挥揭煤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如下:1、 总工程师(陈万辉)负责对该石门揭穿m6-1煤层技术全面负责,负责组织揭煤设计的编制、审批、上报、贯彻、实施,负责揭开m6-1煤层时爆破指令的下达及发生灾害时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2、安全矿长(戴袁强)负责对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揭开m6-1煤层过程中的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3、生产矿长(李春雷)负责按照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揭煤设计规定的揭煤步骤进行本次揭煤工程,落实本次揭煤所需的人力、设备和材料。4、机电矿长(周毅平)负责指挥停送电及监督检查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等工作。5、通防副总工程师(邓忠萍) 负责揭煤期间的瓦斯和防突管理的技术指导,负责收集、整理并上报相关数据,监督防护措施到位情况和各种钻孔的施工情况,负责远距离爆破作业组织实施远距离爆破揭煤措施。6、调度室(汤小平)负责协调好各部门搞好本次揭煤工作,作好石门揭煤专题调度记录,及时反馈揭煤现场情况,负责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监测监控和通讯设备安设工作,协调井下和井上的联络,保障揭煤工作顺利进行。7、生产技术部负责掘进岩柱期间安排专人分三班现场值班,按设计要求预留岩柱;负责记录、收集、整理资料、提供m6-1煤层的地质资料,确定煤层位置。8、 安监部负责清查下井人员升井情况,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站岗、撤人、以及井口警戒的落实情况,负责对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揭煤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制止“三违”作业。9、通防部负责揭煤期间的瓦斯和防突管理的技术指导,负责收集、整理并上报相关数据,监督防护措施到位情况和各种钻孔的施工情况。10、机电部负责现场停送电指挥工作,负责远距离爆破期间停送电工作。对揭煤工作面和揭煤回风系统的机电设备要重点检查,杜绝失爆现象,并做好检查记录。11、通防队负责按设计及措施要求施工地质孔、抽放孔,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和措施效果检验、压力监测记录工作、瓦斯抽放管路的敷设、瓦斯抽放参数(抽放瓦斯浓度、抽放瓦斯量、负压)测定、计算抽放量、安设压风自救系统、安设防突反向风门及相关安设通风设施,、安排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等工作。负责落实人员编制揭煤后瓦斯排放、入工作面检查工作。12、掘进队负责按本设计及措施要求现场施工掘进、施工远距离爆破的炮眼,并清孔、完成迎头临时支护、安排专职爆破员做引药及装药联线工作,并准备好脚线、竹(木)制长炮棍、炮泥及剥线工具;负责准备风煤钻和预测钻杆及相关材料运输准备。安装、管理揭煤工作面、爆破地点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13、各工队、科室配合安检科清查本单位的出入井人数,及时汇报调度室。第三部分 揭煤程序一、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揭穿m6-1煤层,从石门距煤层法线距离15m岩柱开始,直至穿过煤层到煤层顶板的全过程。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以k1值作为突出危险性指标进行判断。实测得到的任一指标(smax值、k1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反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表1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指标临界值煤样h2指标临界值/pak1指标临界值/ml(gmin1/2)-1干煤样2000.5湿煤样1600.4二、石门揭煤实施流程图石门揭煤实施流程图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5m前打2个穿煤层全厚的超前探孔,探明煤层位置、产状进行区域预测有无突出危险否是在距离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m采取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h2、k1有无突出危险强化区域防突措施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5m、3m前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工作面预测)有无突出危险实施工作面防突措施进行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 h2、k1有无突出危险强化工作面防突措施采用前探孔边探边掘,直至到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的工作面位置(最小法向距2m)工作面预测、效检、验证有无突出危险强化工作面防突措施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采用远距离爆破揭煤作业是否进入煤层顶板2m以上揭煤结束有有有有有无无无无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本次揭煤采用五步揭石门法揭开m1煤层,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准确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赋存位置、形态,在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15m时,探明m6-1煤层和测定煤层瓦斯压力。一、探明m6-1煤层当石门掘进至距煤层法线距离15m时,即停止掘进,由掘进队清理好钻场,通防工区进场施工2个穿透m6-1煤层全厚的地质兼测压钻孔,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探明前方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瓦斯情况等。表2超前探测钻孔设计参数孔号孔径倾角方向角预计见煤点孔深备注175mm-80与巷道中线成100夹角(右)25m27.5m穿过煤层全厚0.5m275mm-80与巷道中线成100夹角(左)25m28.5m穿过煤层全厚0.5m图1:超前探测钻孔布置示意图二、收集地质资料施工钻孔时生产技术科地质人员必须现场值班,根据钻孔情况,收集该石门的地质资料,特别是地质构造的资料(重点是断层、褶皱等),作好记录,并根据钻孔资料绘制剖面图,为揭煤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三、封孔测压采用黄泥、水泥封孔测压法,封孔材料为黄泥,水泥或黄泥水泥混合物,封孔方式为手工操作,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石门揭煤的瓦斯压力测定。(一)待地质资料收集工作完成后,通防工区必须立即将所有地质钻孔注浆封孔测定m6-1煤层原生瓦斯压力。详见下图(二)封孔技术要求:a水泥或黄泥水泥混合物,水泥:黄泥=100:10;b封孔深度不小于8米;c测压导管采用直径6mm的铜管或无缝钢管,测压导管长度大于9米,插入测压室段的铜管每5cm必须开一直径为3mm的小孔;d铜管外露长度为10cm,且在入井前必须先加工好连接压力表的连接头,并确保连接头不漏气。图2:黄泥、水泥封孔测压法示意图 (三)待水泥、石膏混合物凝结后,方可安装压力表。(四)测压前三天,必须每班观测一次煤层瓦斯压力变化情况,以后每天观测一次,并向通防工区、通防部,作好记录,待压力表的压力稳定后,方可以撤出压力表,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四、掘进时,必须严格按本措施的边探边掘措施掘进。 第二步: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7m时,在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采取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域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一、用zy150d型钻机施工区域防突钻孔,控制范围:巷道轮廓线上帮、左右均为12m,下帮6m,孔径为75mm,具体布置与参数详见图。 图3:区域防突措施穿层钻孔正视图图4:区域防突措施穿层钻孔平面图图5:区域防突措施穿层钻孔剖面图二、针对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瓦斯抽放由采用地面固定抽放泵进行抽放,管路敷设、抽放钻孔记录、封孔情况记录、抽放及有关参数(抽放系统中的瓦斯浓度、流量、负压)的观测工作由通防队、抽放队完成。三、瓦斯抽放总量的计算:从打地质构造孔开始,到抽放钻孔施工结束,必须测定钻孔瓦斯自由排放量和钻孔喷孔瓦斯量,瓦斯抽放总量为钻孔瓦斯自由排放量和钻孔喷孔瓦斯量加上预抽瓦斯量之和,由通防工区负责收集资料并计算。但作为效果检验依据时,只取抽放量之和。四、对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验证时,至少布置4个检验测试点,分别位于要求预抽区域的上部、中部和两侧,并且至少有1个检验测试点位于要求预抽区域内距边缘不大于2m的范围。经检验,当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大于0.74mpa或残余瓦斯含量大于8m/t时,则为危险区,继续执行区域防突措施,当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或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t时,则为无危险区,视为区域性防突措施有效,方可继续掘进。五、效果检验有效后进行掘进的安全技术措施(一)生产技术科指定专人分三班现场值班,掌握探眼情况及岩柱厚度。现场值班人员下班后,必须及时到调度室,并向当班调度员汇报,调度员作好记录,调度室必须将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揭煤列为重点调度项目。(二)石门掘岩柱前,必须在紧靠工作面两帮腰线位置作好标记,(采用风钻在巷道两帮腰线各打一组深度不小于0.5m的“品”字形眼)在测量岩柱进度时,以紧靠工作面的标记眼为准,并将标记眼至工作面的距离向矿调度室汇报。(三)为防止误穿m6-1煤层,必须坚持“先探后掘”的原则,具体严格按边探边掘措施掘进。(四)瓦检员必须严密监测工作面的瓦斯变化情况,严禁空班、漏检、假检,每班瓦检员应最先进入工作面,下班时最后离开工作面。(五)逼掘岩柱时,若工作面出现岩壁偏帮异常、瓦斯忽大忽小、顶卡钎子及喷孔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必须及时将现场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待采取措施处理后,检查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工作。(六)岩柱掘进时,在围岩松软稳定性差的地段,要按照措施规定,搞好支护,且经常进行敲帮问顶。(七)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5m时,施工队停止掘进,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第三步: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5m、3m时,采用钻屑指标解析法预测m6-1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一、钻屑解吸指标对m6-1煤层的k1值的测定(距煤层法线距离5m时)(一)在石门掘进至距煤层法线距离5m时,停止掘进,施工5个穿透m1煤层全厚的预测钻孔(其布置和参数见图),其中5#钻孔沿巷道到煤层法线方向施工,2#、3#孔终孔位于巷道左右帮轮廓线外2外,2#孔终孔位于巷道右帮2m处,1#沿巷道掘进方向施工,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二)岩石段用zy150d型钻机施工眼子,见煤后立即停止钻进,用压风将孔内岩屑吹干净,改用风煤钻继续施工钻孔,并穿透煤层全厚。煤层段孔径42mm,打钻速度控制在1.0m/min左右。表3校检孔设计参数(距煤层法线距离5m时)孔号孔径倾角方向角预计见煤点孔深备注175mm-8平行巷道中线19.5m21m穿过煤层全厚275mm-8偏左1520m21.5m穿过煤层全厚375mm-8偏右1520m21.5m穿过煤层全厚475mm-2平行巷道中线26.5m28m穿过煤层全厚575mm-14平行巷道中线13m13.5m穿过煤层全厚图6:距煤层法线距离5m时的校检孔布置示意图(三)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以k1值作为突出危险性指标进行判断。实测得到的任一指标(smax值、k1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反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参考表1。 (四)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应采取施工瓦斯排放钻孔措施,然后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措施有效方可继续掘进。措施无效时,继续进行排放瓦斯,至止措施有效后方可作业。二、钻屑解吸指标对m6-1煤层的k1值的测定(距煤层法线距离3m时)(一)在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掘进至距煤层法线距离3m时,停止掘进,施工5个穿透m6-1煤层全厚的预测钻孔(其布置和参数见图),其中5#钻孔沿巷道到煤层法线方向施工,2#、3#孔终孔位于巷道左右帮轮廓线外2外,2#孔终孔位于巷道右帮2m处,1#沿巷道掘进方向施工,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二)打钻人员用风钻打50mm的钻孔,见煤后清孔,再用风煤钻打42mm的钻孔,穿透全煤层,取样测定k1值和smax。见煤后打钻速度应控制在1m/min左右。并根据钻孔长度准确确定岩柱。表4校检孔设计参数(距煤层法线距离3m时)孔号孔径倾角方向角预计见煤点孔深备注150mm-3平行巷道中线17.0m17.5m穿过煤层全厚250mm-3偏左1527.0m27.3m穿过煤层全厚350mm-3偏右1527.0m27.6m穿过煤层全厚450mm+2平行巷道中线26m27.9m穿过煤层全厚550mm-14平行巷道中线9m9.6m穿过煤层全厚图7:距煤层法线距离3m时的校检孔布置示意图(三)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以k1值作为突出危险性指标进行判断。实测得到的任一指标(smax值、k1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反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参考表1。 (四)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应采取施工瓦斯排放钻孔措施,然后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措施有效方可继续掘进。措施无效时,继续进行排放瓦斯,至止措施有效后方可作业。第四步:在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2m时,采用钻屑指标解析法预测预报m6-1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并将岩柱刷成斜面。一、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一)在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掘进至距煤层法线距离2m时,停止掘进,施工5个穿透m6-1煤层全厚的预测钻孔(其布置和参数见图),5#钻孔沿法线方向,1#、2#、3#、4#终孔位置位于巷道以法线为中心线,上方、下方、左边、右边各3米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表4校检孔设计参数(距煤层法线距离2m时)孔号孔径倾角方向角预计见煤点孔深备注150mm-6平行巷道中线9m9.5m穿过煤层全厚250mm-6偏左2013m13.5m穿过煤层全厚350mm-6偏右2013m13.5m穿过煤层全厚450mm-4平行巷道中线15m16.5m穿过煤层全厚550mm-11平行巷道中线6m6.5m穿过煤层全厚图8:距煤层法线距离2m时的校检孔布置示意图(二)打钻人员用风钻打50mm的钻孔,见煤后清孔,再用风煤钻打42mm的钻孔,穿透全煤层,取样测定k1值和smax。见煤后打钻速度应控制在1m/min左右。并根据钻孔长度准确确定岩柱。(三)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以k1值作为突出危险性指标进行判断。实测得到的任一指标(smax值、k1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反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参考表1。(四)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应采取施工瓦斯排放钻孔措施,然后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措施有效方可继续掘进。措施无效时,继续进行排放瓦斯,至止措施有效后方可作业。二、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方可将岩柱刷成自然倾斜面(走向垂直于煤层、倾向平行于煤层,并保证煤层与斜面垂距不小于2 m),便于揭煤眼施工,并加强支护。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应采取施工瓦斯排放钻孔措施,然后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措施有效方可将岩柱刷成自然倾斜面(走向、倾向平行于煤层,并保证煤层与斜面垂距不小于2 m)。图9:岩柱刷成自然倾斜面示意图第五步:采用远距离爆破揭开m6-1煤层。应一次性揭开全煤层,如遇石门留有门槛等其他没有一次性揭开全煤层的情况,在进行掘进作业时,必须采取远距离放炮,直至全断面揭开m6-1煤层为止。一、爆破(一)爆破条件见表1 表1 爆破原始条件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巷道掘进断面积211.6炮眼数目个41岩石的坚固性序数f46雷管数目个41炮眼深度m2.0总装药量kg19.6(二)爆破说明书1、钻眼机具:使用7655型气腿凿岩机配合42mm一字钻头进行钻眼。2、爆破器及炸药:爆破使用mfb200型发爆器;炸药选用rm型煤矿许用乳化炸药3、雷管:选用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4、装药联线方式:采用正向装药,串联联线方式爆破。5、每个炮眼至少装有一个隔水泥、一个水炮泥,余孔用黄泥封实至眼口,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岩石段爆破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6、掘进断面:12.8m7、炮眼深度:2.5m,取炮眼利用率为90%。8、单位炸药消耗量:q1.1ke f/s 1.1525/250 5/12.81.859、炮眼数目: nqsm/ap1.8512.80.20.9/0.4/0.241其中:q单位炸药消耗量; a炮眼装药系数,岩巷系数取0.4;p药卷重量0.2kg/卷;-取炮眼利用率取90%,m药卷长度0.2m/卷;s爆破断面积;表4-3-2 装药量及起爆顺序表 10、根据断面实际,炮眼数目取41个,雷管数为41个,总装药量为9.6kg,施工过程中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使爆破效果达到最佳。见图4: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揭m6-1煤层爆破布置参数图表(比例1:50)二、揭煤眼施工及安全技术措施(一)揭煤眼施工,生产技术科、救护队、开拓工区现场值班。(二)必须保证揭煤眼质量(打眼前在工作面断面上,由开拓工区验收员按照炮眼布置图,用红漆标出眼位)。(三)揭煤眼施工时,瓦检员应随时检查瓦斯,掌握其变化情况,工作面瓦斯浓度小于0.8%才能施工,如果瓦斯浓度超过0.8%,必须停止作业,找到原因,处理好后方可恢复作业。(四)工作面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征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人员全部撤到地面,并及时汇报调度室,待矿制定处理措施后方可重新打眼。(五)装药、联线1、选用近期出厂的3类煤矿许用(安全)炸药和毫秒电雷管1-5段,雷管的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禁止跳段使用。爆破使用的电雷管在爆破前,由开拓工区负责进行精选及雷管导通测试,雷管间的电阻值偏差不得超过0.4。2、安监科、通防部、救护队、掘进队领导现场值班。3、装药、连线、平衡电阻工作中,救护队员必须在现场随时检查工作面瓦斯浓度,发现瓦斯超限必须停止作业。掘进工作面采用风筒全负压导风。在实施导风之前,通防工区先要进行导风试验,确定导风风量。只有当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在0.8%以下,co2浓度在1.5%以下时,方能进行工作。4、装药前,必须将炮眼内煤、岩粉吹干净;所有炮眼都必须靠炸药装填12个水炮泥,水炮泥外必须用黄泥填满封实。装药结束后,工作面原打的非揭煤用的孔、眼必须用水炮泥或黄泥堵严。5、加长的雷管脚线要有区别标记,防止装药联线过程中错接雷管脚线,从而引起短路造成瞎炮。雷管的段数应严格分清,药包一律采用正向装填,装药、联线只能由爆破员完成。6、雷管的分组和平衡电阻工作由现场指挥负责。对每组的电阻用电雷管导通表进行检查和测定,使每组的电阻基本平衡。7、电雷管串并联线完毕(尚未与放炮母线联结前)必须再用电雷管导通表进行检查,确认网路导通,电阻值符合规定,方可与放炮母线相接,并在起爆点,用电阻仪测定爆破网路总电阻,要求电阻值不得超过计算电阻的30%。8、调度室监测班必须在放炮执行点安设一部电话机,并保证线路畅通。9、装药、分组、平衡电阻、联线等工作完成,由现场指挥在放炮执行点向揭煤指挥组长(在调度室)汇报。10、装药前,掘进队应安排人员将工作面附近50m内的各种设备、材料运走,防止飞石打烂材料、设备。(六)爆破执行地点及停送电撤人范围1、爆破执行地点:1650轨道大巷防突风门以外。2、撤人范围及要求:由安监科、救护队负责安排搜索、撤人,将井下人员全部撤出地面。3、凡负责撤人人员只能走在最后面,确认人员已全部撤出后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对各警戒点核实漏岗。4、停送电范围(1)机电部门必须制定停送电措施,报机电矿长批准。(2)停电范围:远距离爆破前,机电队变电所专门负责人停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和一盘区皮带下的电源。待撤人、站岗工作完成后,揭煤指挥组长即可下达命令切断上述所有电源。(3)送电范围:远距离爆破30min后,经救护队员检查,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无煤与瓦斯突出等异常情况,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工作面停2h后方可恢复供电。(七)爆破1、在执行远距离爆破的工作人员、值班救护队员等所有人员撤至副井底车场避难硐室放炮执行点后,揭煤指挥组长在接到撤人、警戒、停电和全部爆破准备工作已完成的报告后,方可下达爆破命令。2、若未起爆成功,现场指挥应立即责令将联接发爆器的放炮母线摘下,并扭接短路。同时,指派专人在放炮执行点守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放炮警戒区域。并派施工队有关人员查找原因,救护队员带机监护。到工作面检查时,先由救护队佩戴呼吸器进入检查瓦斯、氧气浓度,在存在缺氧或瓦斯浓度超过0.8%,必须立即向揭煤指挥组长汇报,待工作面瓦斯排放完毕后,方能进入工作面检查母线及联线情况。在查出原因并处理好后,必须向揭煤指挥组长汇报,重新进行停电工作和爆破作业。3、爆破后必须立即将爆破母线摘下,并扭接短路。并至少等待30min后,由值班的救护队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沿1650轨道大巷一盘区轨道下山巷1545车场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工作面检查,检查后在石门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指挥小组汇报。4、若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其恢复工作范围由指挥小组研究确定。(八)揭开m6-1煤层后1、第一次未揭开煤层时,必须再次按远距离放炮要求进行施工,第一次揭煤与第二次揭煤时间必须相隔不得少于2h,以此类推,直至揭穿煤层为止,超过煤层底板1.5m的厚度方可视为揭煤成功。2、在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揭开m6-1煤层2h后,方可进行清理浮煤矸和支护工作(严禁清理原生煤体)。如要清理原生煤体,必须先对原生煤体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在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防突工必须填写突出危险效果检验单,报通防部和总工程师批准后,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掘进工作。措施效果检验方法1.每次执行完超前钻孔后,即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检验测定仪器同突出预测。2.措施效果检验方法同突出预测,测定指标为h2、k1、。 3.措施效果检验钻孔孔数3个,孔深8-10m,钻孔布置与突出预测孔布置相同,但检验钻孔应布置在上下左右措施孔之间,且距措施孔孔间距不小于300mm。 4.措施效果检验指标突出危险临界值为h2200a、 k10.5ml/gmin1/2、6g/m。当所有测定指标小于突出危险临界值时,措施效果检验为措施有效,工作面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检验指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h2200a,k10.5ml/g.min1/2、6g/m。即检验措施无效,工作面仍然为突出危险工作面,继续采取防突措施。5.经措施效果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后,在安全防护措施下必须同时满足留有2m检验孔超前距和5m措施孔超前距。 第四部分 安全技术措施一、安全技术措施1、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主要是:地压方面表现为煤炮声、煤岩开裂、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钻孔变形、顶钻、夹钻等;瓦斯方面表现为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煤和气温变冷,打钻喷瓦斯、喷煤,有哨声、风声、蜂鸣声等;煤层方面表现为结构变化,层理紊乱,强度松软或不均匀,黯淡无光泽,煤体干燥,煤层产状变化,断层构造等。2、通风系统(1)石门揭煤的通风系统、安全装备必须可靠。详见附图(2)工作面有独立可靠的回风系统,在其进风侧的巷道中,由通风队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反向风门的设置位置见通风系统图。(3)爆破执行点必须配备压风自救系统和电话,距石门工作面2540位置必须设置压风自救系统。3、工作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人员避灾路线: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掘进工作面1545车场一盘区轨道下山巷副井底车场副井筒地面)。附: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石门)炮掘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4、整个揭煤过程中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和措施效果检验,通防队必须派人现场值班。通防队每次均必须派2名防突工各用1台wtc同时检测,取其中1台测得的最大k1值为该石门预测或效果检验的最大k值。打钻人员必须按预测孔或检验孔设计参数施工,防突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测定k1值和smax。预测或效果检验结束后,防突工必须认真填写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单,并及时报总工程师审批。5、在打钻过程中,若出现卡钻、顶钻、喷孔、瓦斯增大等异常现象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及时将现场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待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再作业。打钻时必须有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6、调度室监测班在该石门工作面及其回风中安设瓦斯传感器,局扇必须做到“三专两闭锁”。安全防护措施(1)采区避难所。避难所的位置设置在1545工作面反向风门以外。避难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避难所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可能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避难所内支护保持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2)避难所内放置足量的饮用水、安设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3/min。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3)避难所内应根据设计的最多避难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2)避难所设计a 采区避难所要求: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装备: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接入水管及压风管,设备压风自救袋18个,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配备18台隔离式自救器。服务范围: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层位位置: 主斜井皮带巷支护形式:锚网喷。通风方式:扩散通风(小于6m)。b 工作面避难所要求: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装备: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接入水管及压风管,设备压风自救袋18个,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配备18台隔离式自救器。服务范围:一盘区延伸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层位位置: 超过掘进巷道500米。支护形式:锚网喷。通风方式:扩散通风(小于6m)。为降低放炮诱发突出的强度,可根据情况在炮掘工作面安设挡栏。挡栏可以用金属、矸石或木垛等构成。金属挡栏一般是由槽钢排列成的方格框架,框架中槽钢的间隔为0.4m,槽钢彼此用卡环固定,使用时在迎工作面的框架上再铺上金属网,然后用木支柱将框架撑成45的斜面。一组挡拦通常由两架组成,间距为68m。可根据预计的突出强度在设计中确定挡栏距工作面的距离。 压风自救装置的要求:(1)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工作面避难所或压风自救系统。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中之一或混合设置,但掘进距离超过500m的巷道内必须设置工作面避难所。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爆破工操纵放炮的地点。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避难所的数量及其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能够满足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时的避难要求,其他要求与采区避难所相同。(2)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1)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2)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3)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4)压风自救系统必须派专人维护,确保设备完好、风量足够,且要求24小时随时可以使用。(2)系统组成系统组成:地面固定式压风机,压风主管路,压风分管,压风自救装置,压风卸压阀,呼吸面罩。(3)设备选择:空气压缩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该空压机额定排气满足压风需要。压风自救系统安设在井下压风支管上,每组安装8个压风卸压阀,每个卸压阀配呼吸面罩一个。 其它防护措施矿井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压缩氧或化学氧)自救器。瓦检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到勤检多检,严禁瓦斯超限作业;机电部门必须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完好情况,确保井下“三大保护”正常运行,严禁电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