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doc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doc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doc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doc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各专业全套优秀毕业设计图纸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一个列管式冷却器,冷却器的年处理能力为1.530104t。将煤油液体从140冷却到40。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40。要求设计的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的压降不大于100kpa。设计要求(1)换热器工艺设计计算(2)换热器工艺流程图(3)换热器设备结构图(4)设计说明目录一、前言32、 方案设计51、 确定设计方案52、 确定物性数据53、 计算总传热系数64、 计算传热面积65、 工艺结构尺寸66、 换热器核算83、 设计结果一览表114、 对设计的评述125、 参考文献126、 主要符号说明13一、方案简介本设计任务是利用冷流体(水)给煤油降温。利用热传递过程中对流传热原则,制成换热器,以供生产需要。下图(图1)是工业生产中用到的列管式换热器.选择换热器时,要遵循经济,传热效果优,方便清洗,复合实际需要等原则。换热器分为几大类:夹套式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等。不同的换热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而列管式换热器在生产中被广泛利用。它的结构简单、坚固、制造较容易、处理能力大、适应性大、操作弹性较大。尤其在高压、高温和大型装置中使用更为普遍。所以首选列管式换热器作为设计基础。二、方案设计某厂在生产过程中,需将煤油液体从140冷却到40。冷却器的年处理能力为19.8104 t。冷却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要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的压降不大于100kpa。试设计能完成上述任务的列管式换热器。1确定设计方案(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该换热器用循环水冷却,冬季操作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和流体壁温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为便于水垢清洗,应使循环水走管程,煤油走壳程。另外,这样的选择可以使煤油通过壳体壁面向空气中散热,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在此选择逆流。选用252.5mm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ui=1.2m/。2、确定物性数据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壳程煤油的定性温度为: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煤油在11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o=825 kg/m3定压比热容cpo=2.22kj/(kg)导热系数o=0.14 w/(m)粘度o=0.000715pas冷却水在35下的物性数据:密度i=994kg/m3定压比热容 cpi=4.08kj/(kg)导热系数i=0.626 w/(m)粘度i=0.000725 pas3计算总传热系数(1)热流量l=1.9810510330024=2.75104kg/hqo=lcpt=2.751042.22(140-40)=6.11106kj/h=1697.2kw(2) 冷却水用量 qm2=6.111064.08(40-30)=149755kg/h(3)平均传热温差(4)总传热系数假设0=300w/m2 . ocre=diuiii=0.021.29947.2510-4=32904i=0.023idi(diuiii)0.8(cpii)0.4=5506w(m2)管壁的导热系数=45w(m2)rsi=0.00034m2/w rso=0.000172m2/wk=10.02555060.02+0.000340.0250.02+0.0025*0.025450.0225+0.000172+1300=236.7w(m2)s=qoktm=1697.2103236.739=183.9m2若考虑15%的面积裕度s=1.15s=211.5m25、工艺结构尺寸(1)管径和管内流速及管长选用252.5mm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ui=1.2m/s(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ns=14975599436000.7850.0221.2=112按单管程计算,所需传热管长度为l=sdons=211.53.140.025112=24.1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现取传热管长度l=6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np=ll=24.56=4传热管总根数 n=1124=448(根)(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按单壳程,双管程结构,温差校正系数应查有关图表。可得平均传热温差(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t=1.25 d0,则t=1.2525=32(mm)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5)壳体内径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0.7,则壳体内径为圆整可取d900mm (6)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5900225mm,故可取h220 mm。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b0.3900270mm,可取b为300mm。折流板数 nb=传热管长l折流板间距b=6000300-1=19(块)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7)接管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煤油流速为 u1 m/s,则接管内径为圆整后可取管内径为100mm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冷却水流速 u2.0m/s,则接管内径为圆整后可取管内径为160mm6换热器核算(1)热量核算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对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凯恩公式当量直径,由正三角形排列得d=0.02m壳程流通截面积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普兰特准数p=22200.0001750.140=11.34粘度校正管程对流传热系数管程流通截面积管程流体流速普兰特准数传热系数k传热面积s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sp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2)换热器内流体的压力降管程流动阻力p=(p1+p2)ftnsnpns=1, np=4, ft=1.4由re41131,传热管相对粗糙度ed=0.005,查莫狄图得i0.035w/m,流速ui1.2m/s,994kg/m3,所以管程压力降在允许范围之内。壳程压力降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壳程压力降也比较适宜。三、设计结果一览表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换热器形式:固定管板式换热面积(m2):172.1工艺参数名称管程壳程物料名称循环水煤油操作压力,pa0.40.3操作温度,30/40140/40流量,kg/体密度,kg/m3994825流速,m/s1.20.157传热量,kw1697.2总传热系数,w/m2k236.7传热系数,w/(m2)5830509污垢系数,m2k/w0.0003440.000172阻力降,kpa64.5123.0061程数41推荐使用材料碳钢碳钢管子规格252.5管数448管长mm:6000管间距,mm32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折流板型式上下间距,mm300切口高度25%壳体内径,mm900保温层厚度,mm未知四、对设计的评述初次接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还荒谬地以为是像其他课程一样是实验类的,听课的时候也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无从下手,只是觉得好难。有一段时间都在观望。所以自己设计的时候只能是根据老师提供的模板,用新的数据代替旧的数据,其他的公式完全照抄,花了一天时间,终于把计算部分完成了。裕度15,在合理范围内,但是,一看压力降却完全不合理。再细看模板和自己的设计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问题,我的设计根本是行不同,果真用这设计的话,也是谋财害命。所以我决定重新来过,但做出来的裕度居然一直都在50以上,重新分析计算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几次错误,由于急于求成,算出来后的结果偏离太多,检查才发现部分数据出现了错误,而且老师给的模板里面也有一些错误,这样照搬下去的一些公式就除了问题了,只好静下来认真地理解和消化原有的一些公式,这样又一次重新算过。因此,我又花了一天的时间在计算上。那么接下来就是画图了,由于学过化工制图,以为画图比较简单,5个小时左右可以完成,谁知道,画图更难,这主要是因为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兼顾考虑到画图,因此设计出来的管数很难安排,冥思苦想了好久,换了好多方案,查了好多资料,换了多种排列方法,还是行不通。最终,只好把管数安排成易于排列的数目,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在整个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是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word文档公式的运用,比如如何使自己的设计更加合理,这就要求自己在设计前要详细的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觉得,如何查找数据也很重要,假如自己查不到数据,接下来的工作完全没办法做,假如查的数据是错误的,那设计出来的东西也是错误的,而且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六、参考文献化工原理,王志魁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化工设备设计,潘国吕,郭庆丰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化工物性算图手册,刘光启等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尹亮,黄儒强 编.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化学化工工具书等.七、主要符号说明煤油的定性温度t冷却水定性温度t煤油密度o冷却水密度i煤油定压比热容cpo冷却水定压比热容cpi煤油导热系数o冷却水导热系数i煤油粘度o冷却水粘度i热流量wo冷却水流量热负荷qo平均传热温差总传热系数管程雷诺数温差校正系数管程、壳程传热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