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目:论禅文化与诗歌的相互影响专业: 汉 语 言 文 学12第 12 页 共 12 页摘要人们常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又说,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因而,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相杂交,经过选择、淘汰、同化、变异,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佛教的诗化,而禅宗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诗化的过程,也因此禅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古典诗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本文将通过对禅文化的缘起与发展及思想特点的介绍,阐述禅文化对诗人的心态,对诗歌题材、语言、风格、内容等方面的渗透以及禅诗的创作,来浅析禅与诗的相融。关键词 禅文化:禅诗:诗人心态abstractpeople often say that china is the kingdom of poetry. and he said, zen is of chinese buddhism. thus, the indian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hybrid, after selection, eliminated, assimilation, mutation, the course of chinese gradually, to a great extent, is refers to the buddhist poetic, and the rise of zen buddhism i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is very good reflect this poetic process, and therefore zen cultur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mutual fusion. this paper will be through the buddhist cultur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ough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ntality of the culture of the zen poets and poetry of theme, language, style,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enetr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deep meditation poem, authors of the poemto meditation and harmony.key words buddhist culture: zen poetry: the poet mentality目 录摘要0关键词0一、序言1二、中国禅文化的兴起与发展11、缘起:拈花微笑与面壁九年12、发展:南顿北渐与五家七派23、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3三、中国禅诗的创作与流变31、禅风熏染下的诗人心态32、诗歌题材的山林化43、诗歌语言的通俗化5四、禅文化与禅诗的审美意蕴71、禅文化的哲理性72、诗歌的禅理性83、诗歌趣味的平淡化8五、结语10致谢词11参考文献:12论禅文化与诗歌的相互影响一、序言宗教既是一种特定形态的思想信仰,同时又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佛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极为密切。佛教在东汉时期作为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后,逐步与中国原有的道教和儒家的文化互相接触、交流、碰撞、包容、吸收、融合,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等社会学领域,乃至医学、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宗作为一个中国化的佛教,毫无疑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中国禅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禅是宗教,诗是文学。诗人信奉佛禅或受佛禅影响,以禅入诗,以禅喻诗等事实使诗歌充满了禅趣禅理,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同时禅僧将晦涩的禅理以极富文学色彩的诗文来表达,既使禅宗禅理为世俗大众所接纳理会,也使禅诗更具文学魅力。金代杰出诗人元好问在答俊书记学诗里写下了“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的诗句,可谓是对禅文化与诗歌关系的精妙总结。二、中国禅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禅,是梵文“禅那”(dhyana)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原是佛法修行的法门之一,以心系一境,进入定境为旨归。随着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禅文化在中国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缘起:拈花微笑与面壁九年中国禅文化的最早渊源,有着一个神秘的故事传说。据五灯会元卷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汝当善护持之。”不过它却鲜明地展示了禅文化的精神。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没有谆谆教诲、滔滔雄辩,只有两位智者的心有灵犀的画面是多么的动人,在这一指、一花、一微笑间尽显佛禅的真谛。相传摩诃迦叶传法于阿难尊者,其后历经二十余传,由菩提达摩继承衣钵。为了度化中土的众生,梁武帝时,达摩渡海东来;可是,梁武帝与他的禅法不相应,于是他一苇渡江,北上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五灯会元卷一)。后人把达摩的禅法称为壁观禅,也因此达摩成为禅宗在中国的初祖,中国禅文化也开始兴起。2、发展:南顿北渐与五家七派禅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中国禅文化的发展是慧能以后,也是从这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诗歌的影响凸显出来。达摩的衣钵传给慧可,而后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法给弘忍,至弘忍时,慧能与神秀同出于弘忍门下,但是二人对修学的法门体会不同,于是禅宗分为南能、北秀两大派。南宗强调顿悟,北宗则主张渐修,两派弟子对于禅宗正统的论辩,在唐代曾经喧腾一时;最后,南宗取得正统的地位,北宗则逐渐式微。慧能之后,各代的禅师以慧能思想,又分别依据自身的领悟,发展出风格迥异的宗派。其中,沩山灵佑、仰山慧寂建立了沩仰宗;临济义玄建立了临济宗;云门文偃则创立了云门宗;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建立了曹洞宗;清凉文益建立了法眼宗;方会建立了杨歧派,隶属于临济的一个支派;慧南建立了黄龙派,隶属临济的一个支派。 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是慧能,他开创了南宗禅,被称为禅宗六祖,其最重要的思想是“即心是佛,顿悟见性”。慧能的得法是禅文化史上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五祖忽于一日唤门人尽来,门人集讫,五祖曰: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门人,终日供养,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汝等自性若迷,福门何可教汝。汝总且归房自看,有智慧者,自取本性般若之知,各作一偈呈吾,吾看汝偈,若悟大意者,付汝衣法,禀为六代(敦煌本坛经大正藏卷48)这是弘忍为了选择衣钵继承人,命众僧各作偈语,以考察谁能悟佛法大意而做的。慧能在碾房因听一小童唱诵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知其未见性,即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五祖弘忍看到他的偈语之后,认为比神秀的偈语更能直接彻悟佛法大旨,将衣钵传给他,“其夜传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自令悟。”(坛经)他得到法衣后,立即南下到岭南,后于曹溪(今广东省曲江县)宝林寺弘扬佛法,提倡顿悟自性,开创禅宗之南宗。神秀虽然没有得到六祖的地位,当时却颇受朝廷的礼遇恩宠。他在荆州玉泉寺说法,后被武则天召至长安,倡渐修之说,称为禅宗之北宗。而“渐修”和“顿悟”这两种修行方式逐渐的流行与发展,对中国诗歌影响逐渐深入。从盛唐孟浩然的“弃象玄应悟妄言理必该”(来阇黎新亭作)的悟道,到晚唐齐己的“禅关悟后宁疑物,诗格玄来不傍人”(道林寺居记寄岳麓禅师二首)的禅悟诗玄的对举,再到北宋吴可的“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藏海诗话)的诗禅相通,就可以见得随着晚唐两宋时期禅宗影响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自觉地将禅之悟与诗之悟沟通联系起来了,就犹如“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硾,动触天真”(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沧浪诗话)。3、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中国禅文化中禅的含义与禅那、禅定的意义,并不全然相同,它一方面以印度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出发点,一方面又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改造了它,使佛教文化最大程度地适应中土士人及百姓的文化心理需要。它意谓着对本心自性的体证,或是对宇宙本体的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从六祖惠能开始,成为禅文化的宗旨。不以礼拜、坐禅、读经等外在修行形式为重,禅提倡以般若智慧向内关照,直接参证自心真性。六祖坛经机缘品说:“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园明,即名见性成佛”;“一旦彻见觉体的光明圆满,悟得自家的本来面目,即名为见性,而见性即成佛。”然则,成佛真正的意义,乃是寻回内在的真性,发现生命的实相。自性是破妄去伪的真,人格圆满的善,亦是清净庄严地美;见性,即是体证生命本然的和谐圆满,亦是生命终极的安顿。这种随意而适,唯心任运的人生态度,肯定了人的主观心性,推进了诗歌创作中纵情、自然、浪漫思想的发展。尤其是禅文化中“平常心是道”的佛性更受既有出世修养,又有入世精神的士大夫的一致推崇。三、中国禅诗的创作与流变禅文化和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两支主力军,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稍稍留意一下禅文化史和诗歌史,就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禅文化的发展与诗歌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禅文化源于南朝,在梁、陈之际兴起,唐诗也是从南朝永明体蜕变而来的,而近体诗于梁、陈间萌芽;至唐朝统一天下,禅文化发展成熟,静观默照的北宗禅文化在初盛唐时期红极一时,不立文字、顿悟成佛的南宗禅文化在至德以后宗风大盛;唐诗也成为一代文学精华,由初唐的物象繁缛而变为盛唐的兴趣悠远;晚唐五代禅宗各家门庭严峻,接引方式繁多,诗也讲究各种诗法格法;宋代禅文化以“文字禅”为主,宋诗也有“以文字为诗”的倾向;明代出现一股“狂禅”之风。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诗论“童心说”、“性灵说”的提倡这种种不难看出禅文化与诗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禅是诗的内含意境,诗是禅的外相表露。所以,在中国这一诗化的国度,禅与诗的融合是必然的结果。显然,禅文化以其幽深的境界,超脱的特性,洒脱的风格,深邃的智慧,为士大夫与广民众带来超越、轻松与自然地愉悦情操,为诗歌输送材料、意境与美感。1、禅风熏染下的诗人心态“诗言志”(尚书尧典),“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诗者,吟咏性情也”(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国古典诗学中这些古老的命题,归根结底,都是说诗根植于心灵而又表现心灵的。锺嵘云:“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品序)用诗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千变万化,是最为相宜的,同样的,表现禅对诗歌面貌的影响,自然是通过诗人的心态,由心态而影响诗的创作。在禅风熏染下的诗人心态主要表现为:认为“人生如梦、人生如寄”,“无心与物、随缘自适”,在“忘机”中自抚心灵创伤。大多数诗人只有身遭厄运,如贬谪左迁、妻死子殇、病魔缠身等这些心灵创伤,人生磨难之后,禅文化中“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这种说明人生虚妄不实,人生如梦的说法就是他们最好的麻醉剂,而“无心与物、随缘自适”和“忘机”这种观点就无疑是最好的疗伤药。所以在这些禅佛思想的催化下,诗人们才更容易将之真正化入他们的体验之中,成为一种现身的体验“,而不是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观念存在于思想中。穷厄如孟郊,元好问讥之为“高天厚地一诗囚”,中了进士后放声吟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柳宗元学佛很早,但在诗文中谈禅最多的时期是在贬谪为永州司马之后,他在龙兴寺内写了净土堂、禅堂、曲讲堂、芙蓉亭、苦竹桥,还有最著名的禅诗江雪大多表现诗人寄情山水,禅境中忘却世间的烦恼、争逐。而苏东坡,在经过“乌台诗案”遭遇一系列贬谪之后,他虽然依旧旷达超脱,但“人生如梦”、“人生如寄”的想法时时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而在被贬惠州之后,面对颇为困窘的生活时,他却能以禅观来泰然处之:“坐令禅客笑,一梦等千岁。栖禅晚置酒,蛮果粲蕉荔。”等等,这些都说明了诗人身陷厄运的时候,容易受禅佛思想的影响,进而表现在其诗歌创作中。2、诗歌题材的山林化 中国古人向来就对自然山水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认为山水有一种灵秀之气,但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歌却并不多见。虽然早在诗经、楚辞、汉赋中就已经出现颇多的山林草木的描写,但大多数只是附庸于诗作的内容,而没有出现独立的山水诗。魏晋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普遍传播和流行,原先占主导地位的“玄言诗”,也逐渐地被“山水诗”所代替。到了盛、中唐,出现了一大批山水诗人,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诗派。山水诗的兴起与盛行,可以说,与禅文化的兴起是密不可分。首先,唐朝时期南宗禅盛行朝野,士大夫们亦掀起了崇禅的一股热潮,他们开始参禅,倾心禅理、体悟禅境,崇尚自然、寄情寓意于山林田野之间,佛寺禅僧、自然青山、溪水幽径、白云鸟鸣等野外题材也就成了他们吟咏的对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其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又如韦应物的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击激,雷转空山惊?”水性和石性本都是静,然而二者相激则成惊天动地之声。通过这些的描写,来表达“喧静两皆禅”的旨趣。其次,不难发现禅文化中本身就有祟尚山林的传统,山林与禅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因为佛寺禅院大都位于深山密林之中。所以,士大夫们在与禅僧来往,参禅求教时,与自然山水时常接触。因而,在他们的诗作中,寻僧问道和探幽访胜的内容常常交织在一起,并且山水景物描写常占优势。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幕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盂浩然的大禹寺义公禅:“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寂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及戴叔伦的游少林寺:“步入招堤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阳。廊行欲遍游,回首一长吟。”都无不着力于山水美感的描写,而这种对山水美感的兴趣却是因参禅访道引发而来的。再则,诗僧的出现更加深了诗歌题材的山林化。诗僧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出现于唐代,严格来说,形成于中唐大历之后。这批僧人大多幽居深谷,诗禅兼习,作诗主要是为了愉情适意;诗作风格大多平淡、朴实,也有一些如以皎然、灵澈为代表的清净派,他们的诗风清幽淡远,注意意境的创造;诗作内容除了禅理、劝世之外,大多取材于自然山水。在众多的诗僧中,有些被称为大家,如,寒山、拾得、无可、皎然、贯休、齐己等诗僧,他们的作品也曾壮大了唐代百花齐放的诗坛。到了宋代,受禅文化意境影响的诗文学,更为明显。宋初著名的诗僧九人(世称九僧: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州简长、青城惟凤、江东宇昭、峨媚休古、淮南惠祟),其僧诗的大部分内容是自然山水。当时的诗人杨大年、名士苏东坡、王荆公、黄山谷等人,由于醉心禅学,深受僧诗风格的薰陶,写下不少清华绝俗的作品。南渡以后,陆(放翁)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家,都与佛禅思想结下不解之缘,因而在他们的诗作中,大都是千姿百态的山水、风雨、竹石、花草等自然山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禅文化的兴起使山水题材的诗歌得以兴盛。3、诗歌语言的通俗化 佛教在中国流布蔓延,促成了通俗文学的发展,如唐代寺院中盛行的宣传宗教教义的俗讲及变文,就以其韵散结合、接近口语的形式,开辟出中国白话小说和说唱文学的广阔天地。而在诗歌领域,则主要表现在禅文化偈颂的平易语言所带来的诗风通俗化的倾向。偈颂这种文体由印度佛经中的“伽陀”(诗)翻译而来。翻译之初,译者为了便于口头宣传,同时也限于自身文化水平,采用了一种接近口语的文字,并按照当时诗坛流行的形式,创造出这种似诗非诗的文体。由于偈颂这种通俗易懂、便于记诵的特点,在禅文化里和尚的说教中风行开来,成为重要的禅文化传播手段。当士大夫接触到佛经,尤其是禅文化的偈颂以后,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宗教内容和口语形式的影响,这样,佛教偈颂的通俗、禅宗语言的简易为诗歌语言增添了通俗化。如著名的二首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语言都是相当浅显、明了与通俗,这与唐朝之前诗人那种追求骈赋式,好堆砌辞藻的作风相比,已经有明显的平民化的趋向。偈颂这种新文体首先被诗僧在创作中所借鉴。著名的如唐初的王梵志,中唐的寒山、拾得以及中晚唐诗僧们的创作,他们有意识地以偈颂为诗,通过用偈颂的通俗来改造诗的表达方式,创造出一种如诗似偈的通俗文体,在禅僧中广为流行,并且在士大夫中也引起较大反响。如诗僧王梵志的诗就是以通俗见长,既无精彩的辞藻,也无艺术的描绘,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却言近意远,发人深省。其诗“城外土馒头,馁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便是通俗诗中之精晶佳作。又如寒山的诗“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贪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全唐诗卷八六)用一种讽刺的口吻描述世俗生活,并从中引出佛教说理,易读易懂,机警深刻,与正统的古典诗歌实有大异其趣之味,然这类诗对后代僧诗和唐宋诗坛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唐宋诗人好禅兴盛,参禅作偈自不必说,尤其是在他们的诗作中,也有意无意地仿效了偈颂和说理诗的语言风格,使得诗风更平易通俗化。白诗“元和体”就是唐诗通俗化的代表。李白是唐代家喻户晓的大诗人,如果从他的诗中都能看到通俗诗风的影响,其他的诗人自不必说。如王维,孟浩然的诗:“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挂席几千理,名山都来逢。泊舟寻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坐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其词平易,句式流畅,情真韵浅,心境却幽然自在,不难看出受佛理洗涤甚深。宋代禅文化大盛,王梵志、寒山之诗受到了不少诗人的称扬、模仿。如王安石就写过拟寒山拾得十九首,其俏皮的口吻和机智的哲理,可以说仿效的惟妙惟肖。其十一:“傀儡只一机,种种没根栽,被我入棚中,昨日亲看来。方知棚外人,扰扰一场呆,终日受伊谩,更被索钱财”。讽世警俗,意味深长。而苏轼、黄庭坚、范大成等不少诗人对王梵志诗大感兴趣,时常以平淡之语言改作他诗的内容。如黄庭坚说:“既是馅草,何缘更知湿味。”(冷斋夜话卷十)范大成的“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显而易见,禅门诗歌浅白的语言对唐宋诗坛的语言风格的影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四、禅文化与禅诗的审美意蕴一首好的诗歌,可以专门写景,纯粹抒情,但一味的说理就成了“语录讲义之押韵者”(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百十一吾恕斋诗稿跋)因为诗与哲学不同,其主要功能是“兴观群怨”以其情感性和形象性影响社会人生。所以,在中国诗经、楚辞和汉魏古诗传统中,多感慨议论,却很少纯说理,也少哲理的表现。后来东晋的玄言诗好说理,但多是虚玄思辨的言语,诗意晦涩,诗味枯淡,未能延续。直到禅文化的兴起,特别是禅偈与诗歌的长期碰撞,双向交流,说理诗才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中国特色的哲学与诗相结合的诗歌传统。在禅与诗的相互碰撞与渗透中,诗的哲理化与偈颂的诗化几乎是同步的。正如初盛唐的禅偈粗糙而缺乏诗意一样,其时的诗歌也拙于说理。到了中唐,随着禅偈进一步向诗靠拢,以诗明禅说理渐成风尚,他们的诗往往在形象呈露中不自觉地契合一种深刻的哲理。禅偈在宋代达到高峰,与之相对应的是诗的哲理化在宋代臻于极致。而另一方面,由于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审美趣味,在禅文化的影响下,诗人、禅诗的趣味逐渐平淡化。1、禅文化的哲理性早期的禅偈虽初具诗的形式,但往往只有枯燥的说理。慧能开宗立派之后,提倡“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排斥一切纯宗教哲学的语言,而利用象征的、比喻的、暗示的语言来表现禅理。这样,禅偈逐渐借鉴诗歌的表现手法而成为一种诗偈,开始以形象和比喻来表达对禅理的理解。所以,自唐代起,就有许多禅师写出表示自身开悟或向别人示法的诗偈,如坛经中记载的神秀与慧能的示法偈就是诗意盎然、哲理深刻的作品。 又如,诗歌史上著名的“一字师”的故事。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其中他对“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不足以说明早,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贴切。”齐己听了,认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这一写一改中充分体现出禅文化的哲理性。到宋代又有所谓“颂古”,即取语录公案作为韵语,以说明前辈的意趣。这些作品都是所谓“绕路说禅”,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其中好多篇章能写出一个诗境,以至完全不用禅语,但义理在禅机之中,人们认真领会自能体察。例如法演禅师开悟诗: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又如唐代一比丘的寻春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作者以极其形象的比喻,阐明了禅理妙旨。这些作品单纯当作诗来看并非很好,但以诗的形式表现一种理趣还是很新鲜、很有意味的。这个方法在禅门中被广泛运用。这种诗禅的结合方式也影响到诗歌艺术。2、诗歌的禅理性如果说禅僧的习诗使偈颂逐渐获得诗的素质,那么,诗人的习禅则使诗歌日益具有理性精神。六朝以来,诗人们广泛与僧侣交游,说理偈颂的写法也就被他们有意无意间所汲取,到了宋人,“学诗浑似参禅”竟成了一句口头语(龚相的诗人玉屑中的有“学诗浑似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深刻表达了禅诗一如。所以自谢灵运等人起,已写了不少表现禅理的作品。这也是禅文化促进诗的说理性的直接表现。唐宋著名诗人几乎都写过这种作品。王维、自居易、司空图、苏轼、黄庭坚等都可作为代表,如王维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把禅家的任运自然,随遇而安的处世哲理体现的淋漓尽致;司空图的“推到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而他的诗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更是尽显禅理;苏东坡的“人生到处知何处?方似欧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之诗,也是对人生禅机的深刻了悟。又如李白的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靖莲宇,独往谢堀阙。霜清东林钟,水自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黄庭坚的寄黄龙清老三首其一:“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深密伽陀枯战笔,真诚相见问何如。”这些诗都是著名诗人写的,在阐发对禅境的体会上也更为生动活泼。再发展一步,还有许多人写诗虽不是直接写禅理,但其中自有一种理趣,诗句深处含有的对宇宙、人生的理解,使人只能在诗语之外体会山来。如柳宗元的著名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常被禅师引用以说明“入境俱空”的境界,就是因为这其中有着禅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是这种诗的代表。如果从诗歌发展的总体看,自韩愈的“以文为诗”到宋人“借诗明理”,形成为一代风气,这自然与中国思想史的演变有关,也是诗歌表现境界不断开拓的一个结果,但其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禅文化的影响。从思想上,这表明禅文化“明心见性”等观念被诗人所接受;在文学上,则佛教以诗明禅的方法也被诗人所借鉴。3、诗歌趣味的平淡化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往往决定着人们的审美趣味。金戈铁马的英雄人物总是喜欢豪迈奔放、粗犷宏伟的气韵;吃喝玩乐的市侩哲学一般醉心轻佻放荡、庸俗刺激的情调,而奉行超尘脱俗的禅文化哲学,则常常导向虚融清净、平静淡泊的审美趣味。禅门大德说:“道人之心,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景德传灯录卷九)这种人生哲学和审美趣味随着禅文化的兴盛发展,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士大夫所接受。自然适意、清净恬静或平淡日益成为唐、宋以后诗坛占主导地位的审美理想。盛唐时,禅文化初兴,一批习禅的诗人如王、孟派都向往一种恬淡平静的心境:“我心素以闲,清川淡如此。”(王维青溪)“道心淡泊随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韦应物寓居澧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而这种心境使王、孟派诗歌具有一种特别冲淡的韵味。如果说王、孟诸人只是不自觉地创造出冲淡的意境,那么,司空图则在二十四诗品中有意识地标榜冲淡的韵味,不仅专门列出“冲淡”一品,而且欣赏“神出古异,淡不可收”的“清奇”;“落花无言,人淡于菊”的“典雅”;甚至在“绮丽”一品中也认为“浓尽必枯,淡者属深”。其实,其它各品也大都有冲淡的影子:“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高古)“幽人空山,过雨采萍。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白然)“如将白云,清风与归。速引若至,临之已非。”(超诣)明月、好风、清钟、空山、白云再加上幽人,静穆闪远,淡而无痕,不正是组成冲淡趣味的形象特征么?在以“文字禅”兴盛的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同样向往平淡。苏轼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5课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 幼儿园过敏协议书(2篇)
- 坟墓拆除协议书范本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件(基础知识)
-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卷(2)含答案
- 2022年辽宁省辽阳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练习卷二含答案
- 2024年欧盟数据保护与跨境电商合同
-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摸底测试(1)卷含答案
-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题试卷(3)含答案
- 《电机学期末复习》课件
- 理性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信号处理技术
- 爆破警戒管理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训练题(附图)
- 大学独立核算二级单位财务监管办法模板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美术策展方案解答课件
-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和类别
- 高考模拟作文“不能”与“不为”主题作文导写及范文
- 【英语分级阅读四级】NewfromOld-ReclyingPlastic课件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