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灭菌工艺过程确认和控制ppt课件_第1页
EO灭菌工艺过程确认和控制ppt课件_第2页
EO灭菌工艺过程确认和控制ppt课件_第3页
EO灭菌工艺过程确认和控制ppt课件_第4页
EO灭菌工艺过程确认和控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 灭菌工艺过程确认和控制 ( ISO11135: 2014) 1 规定医疗器械产品在工业与医疗保健 机构的 EO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 规控制要求。 不适用与 ISO2007版相同 范围 2 部分引用标准 ISO11135: 2014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医疗器 械灭菌过程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ISO10993-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 7部分 环氧乙烷 残留量 ISO 11607-1, -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 ISO11737-1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 1部分 产品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ISO11737-2医疗器械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 2部分 确认 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3 l GB18279:2000/idt ISO11135:94 术语 34个 2007 版取消原来 12个 ; l ISO11135:2007 术语 48个,增加生物负载 , 化学 指示物 D值 /D10值,过度杀灭,过程变量等 27个 ; l ISO11135-2014术语 58个比 2007标准增加 10个 10 露点 、 13暴露时间、 18医疗保健机构 、 31加工组 、 33产品族 、 38重复使用医疗器械 、 40一次性使 用医疗器械 、 44个 无菌屏障系统 、 45个无菌状态 、 58个新材料。 术语和定义 4 2007版与 2014版区别 l2007版第二部分主要为医疗机构应用指南(规范) l2014版将医疗保机构已纳入正式标准范围中。 具体 2007版与 2014版具体内容区别在后边阐述中 介绍。 5 质量体系 l 质量体系按 ISO13485标准中适用条款进行 文件控制 l 管理职责:职责权限、资源管理、人员、 基础设施及所需环境 l 产品实现设计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开发过 程、过程控制、采购、标识可追溯性、监视 和测量装置、产品监视和测量产品放行。 l 测量、分析和改进: 不合格品控制实施风 险管理,安全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上述均形成文件化的程序记录 。 6 灭菌剂特征 要求 : 环氧乙烷 l 灭菌效果 l 识别影响灭菌效果因素 l 评价对材料的影响 l 识别人员安全,环境防护要求 7 环氧乙烷气体的性质 l 环氧乙烷气体又名氧化乙烯或氧丙烷。分子 式为 C2H4O,分子量 44.05,具有芳香的醚味,常 温常压下,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与空气混 合后爆炸极限是 2.6100% ( V/V) l 4 时比重是 0.884,沸点为 10.8 ,其密度 为 1.52g/cm3 l EO气体从水中溢出溶解在水中,可形成二次 毒性; l 温度高于 40 开始聚合反应,影响灭菌效果 ,为提高安全通常用 CO2或其他惰性气体作为 稀释剂,安全使用。 8 环氧乙烷灭菌机理 l EO经羟基化( -CH2-CH2-O)与菌体内蛋白质上的游离羧 基( -COOH) 、硫氢基( -SH)、氨基( -NH2)和羟基( -OH)等活性基团发生烷基化作用,取代不稳定氢原子 ,使酶代谢过程发生障碍,失去了基本代谢中反应基, 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l EO可与蛋白质上的 DNA和 RNA发生烷基化作用,导致 微生物的灭活。 9 优点 : l EO气体灭菌通常 50-60度低温下可进行灭菌, 可用于不耐高温物品,温度湿度较敏感的物品 的高效消毒剂; l 对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均可进行杀灭; l 穿透力强,可以在包装状态下进行灭菌; l 对金属无腐蚀作用:包括纯 EO与 EO与 CO2或氮 气的混合物。 缺点 : l 灭菌所需时间长; l 毒性,可燃性,易爆; l 可发生化学反应 生 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二次化合; l EO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做出适用规定。 环氧乙烷灭菌优缺点 10 灭菌装置 11 EO灭菌方法是目前灭菌方法中最复杂,最难控制的灭菌方法 ,有众多因素参与,影响 EO灭菌效果 影响环氧乙烷灭菌的主要因素 产品构,产品材料 产品包装材料,形式 产品摆放方式 微生物数量,种类 真空度 温度 相对温度 浓度 时间 直接影响环氧 乙烷灭菌效果 重要因素 12 重要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对 EO杀灭效果有显著影响与灭 菌时间,物体穿透能力密切相关,在相同 条件下,温度越高 D值越小及所需灭菌时间 越短。温度每升高 10 , D值至少减少 1/2 ,灭菌时间缩短一半,但当温度高的足以 使 EO发挥最大作用,再升高温度,杀菌作 用不再加强。 13 重要影响因素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被灭菌物品的含水 量,微生物本身的干燥程度及灭菌环境 的相对湿度对 EO作用均有影响, EO需水 才能向微生物穿透,进行烷基化反映, 当湿度低于临界值( 30%)微生物抗力 增加, EO难以发挥作用,水分过多造成 EO稀释和水解。但杀灭效果与湿度不呈 线性关系(温度 54.4 )环氧乙烷气体 浓度与相对湿度对 D值的影响,见下图: 14 15 16 重要影响因素 浓度: 在一定的温、湿度范围内提高其浓度来 增强灭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杀灭一定数量的 微生物所需要时间越短,杀灭效果越好; 是影响灭菌效果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改变 其浓度增强其灭菌效果,常用浓度 450-800mg/l, 最高浓度 1500mg/l,超过 1500mg/l,灭菌效果并 不增加。 17 18 重要影响因素 时间 : 灭菌效果的评价,以灭菌后产品中微生 物存活概率来评价,同样条件下(气体浓度,温 度,相对湿度),灭菌时间越长,产品中微生物 存活概率越小,灭菌效果就更好 19 产品结构,产品材料 l 材料不适合 EO灭菌 l 关注材料对 EO吸附性 l 考虑空气排除,湿气, EO的 进出 影响因素 20 产品包装 -材料,形式 l 包装透气性 l EO的进出,湿气进入 l 影响灭菌时间 l 包装完整性 l 假真空现象 影响因素 21 微生物数量,种类(产品 +包装) l EO灭菌过程杀灭微生物的速率与微生 物数数目成正比 l 可能产生内毒素 l 菌体表面含有机物越多,越难杀灭 l 产品上微生物数量,属性和污染水平, 灭菌工艺验证有影响 影响因素 22 装载模式 l 影响空气排出, EO与湿气的进入 l 影响热循环及穿透 l 产品在包装箱的放置(透气纸面对 透气纸面) 影响因素 23 真空度 l 真空 /压力 /真空速度 l 真空度大小决定残留空气的多少, 残留可直接阻止对 EO气体,热,湿 气扩散,渗透起关键作用,影响灭 菌效果 l 对产品与包装达到安全性非常重要 影响因素 24 灭菌过程及类型(负压灭菌、正压灭菌 ) 25 负压灭菌 26 l 评价该过程的功效 l 产品性能 l 物理 l 化学性能 l EO残留 产品再灭菌 27 设备设计的开发 设计输入 产品要求 产量 评估 装载模式 采购 要求 设备设施 国家标准及法规 要求 设 计输出 设备要求 图纸 基础设施要求 施工要求 合格标准评估 28 过程特性 至少包括: EO灭菌过程必需阶段 识别每个阶段过程变量, 并记录 灭菌过程阶段 预处理(如 采用) 灭菌周 期 通风( 若采用) l PQ应证明预处理结束产品(装载)内实际 温度和湿度范围,应规定产品从预处理移 出到灭菌周期开始的最大时间 , 一般情况 下不超过 60min l 温度、时间、强热风循环、装载特征、产 品及其包装材料都可能影响通风效果 过程和设备特征 29 灭菌过程特征 30 预处理 : 时间,温度,湿度,移出时间 灭菌周期变量:暴露时间,温度,湿度,浓度 ,压力 灭菌 周期 各阶段考虑 : a.空气去除:真空深度,抽真空速率,柜室(泄 露)稳定期限 /或保持时间,压力变化 b.处理;压力上升或湿度以及 蒸汽注入时压力变 化速率 ,蒸汽注入和抽出的次数(如适用) c. EO注入:压力上升和注入 EO规定的压力速率 ,以及监测 EO浓度的方法 过程特征(变量) 31 D. EO暴露时间及规定条件: EO或惰性气体 补偿(若采用)的压力变化,温度 e . EO去除:压力和压力变化速率 f. 清洗:压力上升和压力变化速率去除 EO真 空深度和真空速率,重复次数 g. 空气、惰性气体进入 h. 通风:时间、温度 32 EOG气体浓度计算 通过供气浓度、灭菌器容积、通气前真空度 、灭菌开始时所适用压力、灭菌器温度进行 计算。 使用气体: EOG20% n 二氧化碳 80%(根据供气单位, 提供供气单 n EOG20.3%) n 灭菌条件: n 灭菌器内温度 50 n 通气前真空度 -710mmHg(通入水蒸气 后) n 通气后到适合压力 1.2Kgf/cmG表压 n 灭菌器内部容积 8m 33 1Kg/cm=735.5mmHg 1atm=760mmHg 简述方法: EO浓度 =(灭菌剂中 EO的混合比例 44000 p) /RT 优力: P( atm ) 温度: T ( K) 灭菌器容积: V( L ) 气体常数: R mol数: 假设为 n PV=nRT ) 34 p:atm灭菌剂导入到筒内引起的压 力变化 1atm=101.3Kpa T:K气体暴露时的筒内温度 1K=1+273 R:常数 0.0821atm1/moLK 上述实例计算: EO浓度 =( 0.203440002.096 /(0.0821323)=706.4m g/L 35 l 应开发和记录所用设备规范包括: l 预处理区域(若采用),应使用蒸气加湿 ,充足的空气循环。确保空间温湿度的均 匀性 ,警报系统进入移出时间监视控制温 湿度手段 l 灭菌柜特征:具备下列性能和监视能力监 控,监视控制柜内时间,压力,温度和湿 度手段。如参数放行,在处理期间直接测 定湿度和 EO浓度分析仪器。 l 控制 EO气体导入系统 l 测量和警报周期参数偏差采取补救措施 设备特征 36 通风区特征: 去除产品包装中 EO残留,区域温度 均匀性,新鲜空气补充和空气再循环 的一致性和可再现结果。 空气再循环设备: 监测控制室温手段 规范包括;设计及附件,包括材料描 述 37 l 新的或更改的产品、包装、装载方式以前 l 考虑已验证产品与上述产品的等效性 l 包装材料透气性,应使湿气和 EO进出 l 证明灭菌过程对产品最难灭菌的位置或 PCD有效 l 证明与确认的产品灭菌过程 PCD之间具有等效性 l 新产品过程确认证明与已验证产品等效性 l 技术评审: 记录证实新产品或更改产品与验证产品评价产品的 复杂性 材料包装和装载方式,产品生物负载或内部 PCD抗力 比较的证据达到规定的 SAL的确认结果,可考虑产品 族和加工组 文件结论,产品对灭菌工艺适宜性提供证据或评估。 文件审批和保存 建立灭菌规范 产品定义 38 l 应确认在对产品包装具有最大挑战过程参 数下,经过规定的灭菌过程,产品及其包装 的安全,质量,性能符合规定要求,应考虑 过程参数公差的影响; l 选择材料应耐受灭菌材料,满足产品性能要 求,如物理强度,渗透性,物理尺寸,弹性 ,灭菌后应验证 l 如允许使用多次灭菌循环,应评价对产品及 其包装影响 l 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包括推荐灭 菌参数,极限灭菌周期次数 l 产品灭菌后进行生物学评价,建立减少 EO残 留措施 产品安全质量和性能 39 n 7.3微生物质量 n 规定保持体系,确保用于灭菌产品的微生 物性质和产品清洁度处于受控状态,不会 影响灭菌有效性。 n 定期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生物负载进行 评估,对重复性使用医疗器械应对规定的 清洗过程和消毒过程有效性进行评价。 ISO 给出重复性再处理所需信息 ISO15883描述了清洗,消毒有效性评价的 信息。 n 清洗过程的控制和验证符合制造商说明。 n 采用生物负载法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监视 ,周期根据风险分析来确定。可考虑产品 族的使用,历史数据,统计分析。 n 记录 n 产品定义的结果由器械制造商记录 40 l对新的或更改产品,包装或装载方式通过过程活 动的结果建立灭菌过程规范。对灭菌过程的选择应 包含能影响过程效果的所有因素; l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验证,验证过的 基于过程定义再加工说明; l过程定义活动应在经过 IQ和 OQ过程的灭菌柜内进 行。使用研发灭菌柜不能替代生产的灭菌柜 PQ确认 ; l文件和纪录应支持过程特征中规定的过程参数和 相关变量的有效性。 过程定义 41 生物指示物( B1) l 定义:对特定的灭菌过程具有确定抗力的染 菌测试系统( ISO/TS11139:2006,定义 2.3) l 生物指示物种类(按使用特性分):条状, 片状,自含式 l 生物指示物性能: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 芽孢数量:在标准量 -50%和 300%之间,日常 监测用的芽孢数量必须大于 1.0x10 6规定增 殖不大于 0.1x10 6 抗力:以下条件处理, D值须在 2.6-5.8min内 , EO浓度 600mg30mg/L 相对湿度( RH% 6010% ),温度 541 42 生物指示物培养 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 TSB) 培养条件: 30-35 ,有氧培养 B1适宜性评价:短时间运行后, B1无菌试验的阳性率, 应高于产品无菌 试验的阳性率 43 l 定义:对灭菌过程具有确定的抗力 ,并用于 评估过程性能的器材( ISO/TS11139:2006 2.33) 。 PCD对过程的挑战性应大于或等于 产品中最难灭菌的部位。 (是一个装置或检验包)内装微生物监测物具 有确定抗力,用来评估灭菌过程。 l 从产品族中选择相对最难灭菌的产品,如包 装不同还应考虑包装影响;同时确定最难灭 菌部位 。 或者选择另外一种产品,应确定其 与最难灭菌位置之间的关 联 , 但需要证实其 适合性。 l 内部监视器材( IPCD),选择是决定灭菌 确认成功与否的先决因素,如果选择不当, 则不能证明整个产品族在已定灭菌参数下灭 菌后的无菌保证水平 ; 过程监视器材 PCD 44 确定方法: 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或者是采用一个弱化的灭 菌条件,确认产品内生物指示物( B1)的 芽孢存活数量来确认。有内部 PCD和外部 PCD之分,内部 IPCD被用来证明指定的产 品已到达无菌保证水平,放置于产品内部 或销售包装内的 PCD。外部 PCD放置产品销 售包装之间或装载外表上或在支撑被灭菌 物品框架上 PCD是外部用来日常生产灭菌 中容易进入和移出的部位 。 关注: PCD包装在验证与日常控制中应 保持一致。 45 为增强生物指示物对特定灭菌过程 的抗力,在生物指示物外为阻碍灭菌 因子穿透屏障系统,使用与常规的产 品相同包装方式(纸塑袋)放置被灭 菌产品中。灭菌确认时一般采用内部 监视 器材 的产品装载内部位置, IPCD 但常规灭菌中这方法相当麻烦,因此 采用外部监测器材并将其设置于产品 外部便于日常控制。 46 短周期选择比常规弱化的致死条件: l 对产品,内部监视器材、外部监视器 材的抗性应在短周期中进行比较; l 内部监视器材抗性 产品; l 外部监视器材一般抗性 IPCD 1-2倍 之间 ISO11135: 2 80% IPCD 关注:所用培养基的灵敏度 47 包括 IQ,OQ,PQ识别过程 l 评价过程关键参数 l 过程开发和设计需要评审 l 通过过程确认证实,过程持续生产符合 预定规范的结果和产品适用的鉴定组合 和客观证据构成确认 灭菌工艺过程确认 48 灭菌确认 灭菌确认 安装鉴定( IQ) 运行鉴定 (OQ) 性能鉴定 PQ 微生物性能鉴定 MPQ 物理性能鉴定 PPQ 49 l 无菌 :无存活微生物 l 无菌状态 :无存活微生物的状态 l 灭菌 :已确认的使产品无存活微生物的过程 l 无菌保证水平( SAL): 灭菌后,在单位产 品上检出存活微 生物的概率 注: SAL为定量值,通常为 10-6或者 10-3, 将此定量值用于无菌保证时, 10-6SAL数值比 10-3SAL小,但大于 10-3SAL的无菌保证。灭 菌过程中,微生物死亡规律用指数函数表示 ,因此任何单位产品上微生物的存在可用概 率表示。概率可减少到最低但不可能到 0。 相关定义: 50 l D值 /D10值 :在设定条件下,灭活 90%测试微生物所需的时间或辐射剂 量( ISO/TS11139: 2006定义 2.11) l 过程监视器材 ( PCD): 对灭菌过 程具有确定的抗力,并用于评估的 过程性能的器材( ISO/TS 11139:2006定义 2.33) 相关定义 : 51 l 产品族或加工组 l 基于产品结构,材料,密度,包装或灭菌难 度的相似性,将产品分组至 EO产品族 /加工组 l 每一产品族应使用同一灭菌过程鉴定 l 设定产品族注意事项 通常不将灭菌时间过长或过短的产品放 在同一个产品族内,或者产品以无菌屏障系 统 ( 单边装或小包装)样式不同的产品放在 同一个产品族 原因:增加灭菌参数设计的复杂性 相关定义 52 PCD放置 l PCD应当平均分布在被灭菌物品中,但分配的位置应 包括最难达到灭菌条件的位置,如温度(最低点 ) 监 控位置 l 位置应包括灭菌柜温度监控位置,可在附近放置两个 生物指示物,进行灭菌过程效果的分析,研究 53 54 55 l 灭菌产品装载模式:每个灭菌器应确认 l 是确认中最重要的设定内容之一,即:相同外 箱,装载方式不同,产品部位内温度,湿度有 可能不一致。 l 考虑产品生产量,产品装载的稳定性,大包装 纸箱或壳体间空隙,托板面积的利用,装载体 积,灭菌柜留有的空间等多因素 l 产品族中每个产品均需制定产品装载模式,常 规灭菌严格按照此模式,如产品装载的方向性 (透气纸对透气纸) 确认前准备 56 l模拟产品:根据产品族产品灭菌装载模式来确定 l模拟产品的装载模式;产品密度产品装载体积, 大中包装箱之间空隙等 l模拟产品应能证实比确认的产品族中的装载更不 利于灭菌或等同 确认前准备 57 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 温度 : l 温度过高易使产品变形,脱落等 l 产品的最大耐受温度 l 产品族中最不耐受温度的产品所对应的最高温度, 应高于灭菌确认时最高温度 湿度: l 湿度过高对已包装产品性能及包装完整性有影响, 密封性能差 l 产品最大耐受湿度 l 产品族中最不耐受湿度产品所对应的最高湿度应高 于灭菌确认时的最高湿度 确认前准备 58 压力 : l 压力变化(排气,导入 EO,负压与压力变化速度 )过快引起包装被损或形成真空包装 l 产品最大耐受压力 l 产品族中最不耐受压力的产品所对应的极限范围 ,应大于灭菌确认时的压力范围 59 l 目的证明特定的(灭菌过程)可以持 续有效的生产出符合要求无菌保证水 平的产品的证据 l 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接受准则的书面文 件进行。 l 确认过程包括: IQ PQ OQ 确认 60 确认前准备 温度探头, 湿度 探头应放置在产品内部或包装内部, 分布应考虑 OQ或其他测试中的冷点、热点位置 。 61 62 安装鉴定 IQ 目的是证明灭菌柜及其附件已按规范要求安 装完成,设备及辅助系统按照规范要求提供 。 l 支持文件:确认包括设备组件和操作的描述 如设计规范、采购订单、客户要求、设备安 装、运行和安全; l 确认要求:确认设备按照安全要求制造并配 备了所需的设备,如安全阀,紧急电钮,确 认有无对人员和操作安全的必要设备,所有 运行部件得到充分保护,高温的设备必须有 充分隔热和标识,对危险的边缘和棱角充分 保护,机器正确固定地面上,必须容易操作 ,维护,清洁; l 材料和物体表面检查与合同一致灭菌柜内材 料应光洁。 63 l 按照图纸应确定设备,管道,仪器。仪表,流程图 / 布局与系统是否一致 l 设备检查:检查设备清单,设备说明书,设备原件 以确保按规范要求是否一致及满足法规要求安装: 柜室和门结构,密封和链接,管道结构 供应系统包括气体和液体,过滤器。 供电系统:稳定和持续电源 气体注入系统 l 真空系统,排放系统 l 检查监视,控制,指示或记录参数的仪表是否校准 l 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符合构造和工程图纸要求,满 足法规要求有关暴露 EO环境的职业安全与健康要求 的相关说明 l 对照图纸,工艺仪表图,电路图检查已安装的结构 ,查安装流程图,管道工程和仪表电路 64 l 检查、确保灭菌柜体及管路无泄漏 l 确认与系统有关的公共设施(水,电,气)等已连接并有 标识。 l 控制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确认控制 /电气柜的布局, l 控制 /电气设备和接线图等已安装的设备相一致 l 所有管路保温材料(阻燃)保温处理。 l 法规要求: EO储存条件,适用法规要求 l 操作规程:包括故障条件,故障显示和处理措施。根据产 品的说明书或设备合同要求进行确认。 65 运行鉴定 OQ l 证明灭菌柜的性能满足设计规范的性能要 求 l 在确认前应对灭菌过程监视、控制、 指示 或记录所有仪表进行校准 l 应证明安装设备能满足其操作规范的能力 l 实施 OQ证明设备在操作参数范围内运行的 能力和规范操作极限下运行的能力 l 预处理(若使用)确认 66 预处理(若使用)确认 l 预处理产品装载最好与灭菌装载一致,确定 预处理时间至结束,记录结束后产品内温度 ,湿度分布,温度和湿度规定值偏差 分别 为 5 , 15% l 仪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l 要求:温湿度传感器合理布局于处理区域, 通过一个较长周期运行后,通过温湿度传感 器,监测数据确定预处理时间 l 注意:不同季节产品温度有所不同,预处理 前温度规定是关键 67 l 处理目的 :(冷点、热点)通过导入蒸汽,给产品加温,使 被灭菌的产品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产品内温湿 度尽量均匀。 l 处理方式:静态处理:先给蒸汽,再抽真空 l 动态处理:边给蒸汽边抽真空,动态处理方式较好 68 69 l影响因素 : 真空度,真空度越大蒸汽分压越 大,温湿度容易到达产品 产品包装结构、密度 装载方式 浓度要求 l 温度 /湿度传感器应放置在代表最大温度差异位置 l 处理方法:灭菌柜内温度确定后,可以进行处理时间的确定,主要确定 产品的内部温度和湿度分布,处理结束后温差在规定范围内小于 5 l 有关湿度:通常适当加入蒸汽,调节产品湿度,有利于灭菌采用蒸汽方 式一次注入。 温度传感器 70 湿度传感器 71 l 产品适应性:真空和压力改变 l 温度和湿度变化 l EO气体不应对材料影响(生物学) l 再次灭菌:物理,化学性能 l 高温度和残留:压力变化可能对包装影响( 密封性能) 灭菌循环 灭菌(加 入 EO) 保持 抽真空 放入空气 (惰性) 通风 72 惰性气体代替 EO,评估相应热容量 l 灭菌周期;考虑因素 l 真空度,条件允许真空度大,更安全效果更好,达到 真空程度和速度,考虑无菌柜,柜的强度和产品包装 l 温度:产品所耐受温度设备的能力,选定上限温度 l 微生物学鉴定:柜内温度应低于下限温度 l 物理性能鉴定:温度可以为上限温度,日常灭菌时, 温度在二者之间 l 可以实现一个比较大的温度公差范围,有利于日常灭 菌参数管理 73 灭菌循环中 EO浓度的要求 通常 EO灭菌浓度 450800mg/l ,常见一般采用 550mg/l 比较适宜,例如: 考虑一个比较适合的浓度,因此 MPO 可采用 500mg/l, PPQ 600mg/l,日常 550mg/l(公差 50mg/l) 浓度控制:重量法,粗略计算箱内浓度 压力法,基本与真实浓度抑制 压力传感器 74 l 气体暴露时间: 通常使用部分阴性法、存活曲线法和半周 期法来确定气体保持时间。通常采用半周 期法来计算气体暴露时间。 l 抽真空次数要求 气体暴露结束后,通过抽真空使柜内吸附 产品上的 EO大部分被去除,一般累计真空 300Kpa以上可去除产品及柜内大部分 EO, 保护人员操作安全,减少后续解析压力; 75 性能鉴定 PQ l PQ 是使用产品的确认阶段,证明设备能持续按 照预定接收准则运行,灭菌过程能够使产品无菌 并满足规定要求。 l 应使用有代表性产品和材料以证明设备持续符 合规定的接收准则及满足产品 SAL的能力。 l 由严格的微生物试验和物理试验构成,在超越 日常监视的条件来证明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和重现 性 l 接受准测:规定的灭菌过程参数与微生物挑战 的一致性 76 l 新产品或改造过的产品;包装,装载方式, 设备或过程参数时应进行性能鉴定,除非提 供等效性记录证实。 l 装载参数包括:堆叠方式,总体密度,尺寸 ,材料组成和使用托盘的类型,每个灭菌柜 装载方式文件规定。与常规生产最大挑战的 装载具有等同的最难灭菌,任何变化可影响 灭菌效果,如果多种形式装载,用于 PQ确认 最难灭菌的装载或与已知最难灭菌的装载方 式的关联性。总之确认装载方式与日常装载 一致具有挑战性和代表性。 77 微生物性能鉴定 (MPQ) l 目的:根据灭菌处理后 BI无菌试验结果,设定评价灭 菌时间(气体暴露时间) l 准备工作:产品或替代品准备; 确认所用仪器、仪表校准; PCD准备; PCD、温湿度传感器在产品或替代品 中位置 l 试验条件:包括灭菌条件最难达到位置 温度、湿度和 /或 EO浓度,日常参数下 限,时间(整周一 半)或短周期 3次; l 采取微生物挑战设计,通常使用 PCD或最坏包装产品 做产品族; l 2h内将 PCD取出进行 BI无菌试验和温湿度传感器数据 记录;根据 BI无菌试验结果评价短周期或半周期时间 (所有 BI均无阳性) l 再用比短周期或半周期时间短的时间运行,确定 BI无 菌试验结果呈阳性 。 78 l 目的:通过确认的灭菌参数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 l 方法:整周循环法 l 内容:灭菌参数的确认(包括半周循环参数) l 实施步骤:产品或替代品准备 确认所用仪器仪表的校准 温度湿度传感器 l 条件:温度,湿度,浓度时间上限,连续实施 三次半周期时间,实现过程的再现性,增加至 少一次全灭菌过程 l 进行产品性能及 EO残留量检 测 l 数据处理及分析 物理性能鉴定 (PPQ) 79 l 以文件形式出具确认报告 l 应由方案规定负责人编制,由负责人审核,批准,签名 l 确认报告按质量管理文件规定进行保管 l 内容:描述产品(材料,结构) 包装(无菌屏障系统)材料和结构 保护性包装材料和结构 产品装载模式(包括灭菌负载详细情况) 确认报告 80 l 供应商信息 l 灭菌柜和灭菌周期的技术指标 l 所有监视仪器仪表等校准有效期记录 l 整个性能鉴定:微生物和物理验证记录 l 确认方案 /程序 l 文件化程序,灭菌过程工艺规范 l 过程控制极限条件文件化操作程序 l 如采用参数放行,确认报告应明确 l 审核和重新验证规定 l 如采用重新加工灭菌:应确认对产品,包装的适应性 l 考虑重新灭菌对产品功能, EO残留和 /或反映的影响 l 重新灭菌记录可追溯到初始灭菌记录 81 环氧乙烷灭菌日常监视和控制 l 目的是为了证明灭菌产品已经满足了确认和 规定的灭菌过程 l 应记录和保存每个灭菌周期的数据证明以满 足过程规范 l 内容:应记录和保存每个灭菌周期过程参数 ,监测采用生物指示物,如出现灭菌不合格 按不合格程序处理 82 灭菌前准备 (进入灭菌过程的产品) l 产品最低温度 l 规定装载条件 l 预处理: 灭菌产品温度,湿度,监视应是最难达到位 置并记录,应与其他产品放行数据相结合 , 记 录预处理开始 至预处理转移时间; 被灭菌产品从预处理到灭菌周期开始的间隔 时间。 l 处理:柜室温度和 /或保湿阶段压力上升和 /或 直接监视应考虑装载从预处理带入湿气的数值 l 处理循环系统 83 灭菌循环 l 在一定真空度下注入 EO和暴露时间柜内空气循环 系统运行状态 l 当使用混合气体时,为保持均匀,对微生物杀死率 迫使气体循环 l 整个柜内的温度,压力。由 EO导入而引起压力上 升的记录 l EO注入时间 l 惰性气体注入,暴露时间 l EO排除,所需时间(可能每次有变化规定可接受 时间) l 清洗期间时间和压力变化 通风:时间、温度、压力变化 如果日常放行的 PCD与 MPQ不同,日常 PCD不低于 MPQ 84 l 灭菌过程,灭菌参数合格 l 所有参数确认:参数应在灭菌过程确认后 ,制定的灭菌过程规范,特别是灭菌周期 ,温度,湿度,浓度时必须得到 保证 l 确定记录的常规处理数据符合灭菌过程规 范要求。 l 全部生物指示物测试,无菌检验 合格 。 l EO残留、内毒素、 物理 试验 可符合要求 。 产品灭菌放行 85 l 附加过程参数: 由于日常灭菌过程中出现灭菌产品过 少,采用替代品填充方法进行混合灭菌最大限度保证 参数可控性和重现性 。 l 箱体化学指示物:普通化学指示物仅作为未灭菌与已 灭菌的区别,不能进行灭菌效果的评价 l 如果决定对产品重新加工,应确认重新灭菌对产品及 其包装的适应性 考虑:重复暴露于灭菌过程对产品功能和残留水平 和 /或反应的影响进行评估 。 l 进行记录,可追溯到初始灭菌记录 l 不清楚重新灭菌对产品包装影响,产品应在灭菌前重 新包装 参数放行 是一种 未使用的 BI 灭菌参数符合灭菌过程规范,根据物理参数的测量和评 价来确认灭菌合格 l ISO11135: 1994 参数放行,采用部分阴性法和存活曲 线法 l ISO11135: 2014采用在线分析 EO浓度和直接测量柜内 湿度 86 l 目的:证明确保灭菌产品系统持续有效达到规 定产品 SAL l 评估:产品,包装,过程和设备任何变化 l 监视产品生物负载, 监测 参数( 按 ISO11737-1 ) l 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有明显变化,评估对灭菌过 程影响 l 控制,监视灭菌过程的仪器定期校准 l 设备保养(计划,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记录 保持过程的有效性 87 重新验证 l 设备验证评审: 应 每年评审 IQ、 OQ 、 PQ并确 定随后重新验证 l IQ评审大系统的设备,辅助系统,监视和控制 设备,通过维护,保养设备未发生影响灭菌过 程设备 调整或明显变化。 l 对日常灭菌记录通过统计技术对日常参数与确 认参数进行比较评审; l 按规定文件化程序,在规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 行灭菌过程重新确认 l OQ一年来设备性能和工程进行评审,未发生变 化,证明原先 OQ结果有效 88 实施 OQ温度测试 ,将每年再确认数据与首次确认数据进行比较,再确认 数据之间相互比较 重新验证证明如已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进行 OQ验证,如 灭菌过程达不到产品要求 SAL时应调查原因重新进行并进行 风险评估,进行 MPQ和 PPQ以重新确认的 SAL。 l预处理温、湿度 l灭菌柜温度 l通风区(柜)温度 l 对于较大的多种灭菌产品通风区 如无明显变化可减少验证范围, 记录应说明理由 l 已确认原先 OQ结果仍有效 89 PQ, 包括设备 IQ 状态评审 设备 OQ 状态评审 证明: PCD生物负载灭菌抗力评估 l 供应商 l 生产区域或工作区域 l 产品生物负载 l 灭菌过程是否在规范内运行 l 影响产品无菌状态灭菌过程是否发生变化 。证明影响无菌状态的灭菌过程 未发生变化 l 决定 PQ如何落实:可用专业判断的方法证明下次审核前无需进行微生物 学鉴定 产品设计 装载方式 制造 生产区域 包装材料,结构 生产设备 均未发生 明显变化 90 B1或 PCD无菌失败,确定是否 有必要重新 验证 进行微生物和物理重新验证范围,三个验 证方案: l 全验证:包括 PPQ和 MPQ l 无需物理,微生物验证 l 减少 MPQ/PPQ 91 l 全验证:包括 PPQ和 MPQ 如产品 /包装设计产生一个最坏状态条件,过 程设计或设备 /服务的明确变化 ; l 无需物理,微生物验证 产品、包装、 设备 /服务和工艺无变动 柜室性能和工程技术合格 常规灭菌工艺运行可靠,可用专业判断方式 证明下次审核前,无需进行物理或微生物再 验证; l 减少 MPQ/PPQ 产品生物负载抗力与产品内部 PCD抗力持续 相适应 或提供自上次再鉴定以来 没有不利变化的证 据 减少 MPQ、 PPQ最低限度一般为一个包括 被灭菌物品温度和湿度测量的短周期或半周 期。 92 l 建议至少每二年要进行一次 MPQ和装载温度和 湿度测量( MPQ/PPQ) l 灭菌过程规范发生变化,重新验证应包括 EO残 留极限确认 上述:重要的是记录决定合理性,并制定再验 证评审计划 l 至少每年一次灭菌过程是否需要重新验证评价 是十分重要的,证明原先确认有效。 l 应评估不合格对重新验证有效性的影响,记录 所作决定的理由 93 可能需要重新验证,但不限于: l 灭菌柜大修和变化(换:控制器,关键部 件) l 灭菌柜构造变化或搬迁 l 日常灭菌,原因不明无菌失败 l 产品变化 l 包装变化 l 灭菌剂和 /或其性能更改 变化的评估 94 l 产品灭菌过程或装载方式变化 l 装载密度变化 l 产品生物负载变化(数量和抗力的材料) 应重新证明内部和 /或外部 PCD合适性。 l 重新评价变化后装载和装载方式适宜性进 行评价,如有可能影响灭菌过程有效性变 化,重新验证考虑 这些变化 。 95 过程等效性评价: AAMI TIR 28(26) 包括: l 在已确认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中增加新产品。 l 评估已确认产品的变化 l 已确认的过程转移到不同场地或设备 l 评估灭菌过程等效性 l 过程等效性是证明同样的已验证的灭菌过程适 用于二台或多台设备的方法,不要求设备完全相同 。 目的:为了尽量减少 PQ循环 通过过程数据分析并结合微生物学评估,可以建立 过程等效 等效评价 96 无论设备安装是位于同一场所或不同场所,都可以 建立过程等效。 建立之前应满足: 至少在一个现有的系统内实施了完整的灭菌过程 确认。 证明并记录所有设备已按说明书要求安装并根据 相应要求进行了 IQ和 OQ的运行 。 包括允许公差和过程各阶段文件。 与候选设备和初始确认设备有关联的,已确认的 公差相关过程包括参数极限数据分析 过程等效准则 97 A 等效性评估 实施过程分析和评估,通过比较在各自的设备中运行同样的 验证过程获得的数据,建立一台与另一台设备等效性及微生 物评估。 过程分析与评估: l 预处理区与通风区的评估: l 除通风区不提供湿气,过程等效性准则是相同的。 l 比较评估每种环境下,装载温度和湿度分布,至少应评估装 载内温湿度的均匀性, 以及这种 均匀 性与相应的设备点和该 区域记录的控制范围之间的关系。若该台设 置 使用的不 同 设 定点,或不同的控制极限,可能无法说明是等效的。 l 如果性能数据分析得出:装载满足参数极限要求结论,过程 等效成立。 l 产品 温度 : EO暴露过程获得 温度及其分布 l 产品湿度处理结束时获得的湿度及其分布 98 B 过程参数 l 灭菌周期中选定时间点的柜内湿度(处理开始 /或结束)该参数可直接测量或可依据蒸汽的 注入引起压力升高。 l 灭菌周期中选定时间点的柜内过程温度,如( 处理结束或 EO 驻留时间)。 l 灭菌周期过程中 EO保持期间选定,时间点的灭 菌柜内 EO气体浓度(如测量)或气体压力升高 或气体重量。 99 其他可以考虑参数包括: l 灭菌周期选定时间的真空度(深度)和抽 真空速率 l 加湿的次数和蒸汽注入速率 l EO注入温度和速率以及 EO使用量(重量, 浓度或压力) l 空气或氮气注入速率 过程参数的分析是用来表明这些过程在满 足现有过程参 数极限和任何附加的接受准则的能力方面是 否等效。 采用一种格式分析和汇编产生的数据,以 便用于将来过 程等效性确定。 100 C 微生物评估 l 微生物评估过程用一短周期或半周期,以证 明在所有已评估的设备内该过程有能力提供 规定的产品最小无菌保证水平( SAL) l 其他考虑因素: 灭菌场地,生产场地变化可能影响灭菌产 品生物负载。 结果评估:将确定不同设备是否可以等同 执行 。 如果不同设备是等效的,通过已实施 试验减少 MPQ的要求,已被满足,不需要进 一步验证,否则实施完整的 PQ。 101 l 包括:灭菌设备,生产过程,产品装载和 灭菌过程 变化的审核。 l 目的:确定这些变化未影响等效性。 l 审核:应在变化产生前进行,是变化控制 过程的部分。 如果 任何 过程不能满足定期的等 效性审核 , 应 从清单中去除,进行重新验证。 等效性保持 102 文件 候选设备评估 , 记录 : 候选产品无菌屏障系统是适宜 EO灭菌 是否有无菌限制因素需要注意 : l 阻碍 EO,热或湿气穿透因素 l 识别一个适合挑战性 l 候选产品的生物负载测试 l 确定候选产品密度,能够被已确认的装载 结构覆盖 l 评估 无菌屏障系统对产品生物负责的影 响及 EO的残留水平。 103 l 候选设备与现灭菌设备等效的全部结论应 记录; l 包括设备完整描述、工艺过程、操作规范 、校准及维护保养; l 全部系统和评价过程参数 l 候选设备内加工产品条件证据 l 候选设备与已确立能达到规定产品 SAL设备 等效性结论 104 产品族:就确认而言:是一个被证明是相似 的或等效的 产品集合,一般在 MPQ时按产品的 SAL分组 在一起的产 品(使用同一 EO灭菌过程 ) 。 l EO产品族可以由相似产品的各种组合组 成 l 产品族可由最坏状态产品(主产品) l 整个产品族为灭菌过程有等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