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考研笔记_第1页
保险法考研笔记_第2页
保险法考研笔记_第3页
保险法考研笔记_第4页
保险法考研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的定义: 1、 从金融角度,保险是对不可预计损失重新分配的融资活动。保险涉及将潜在的损失转 移到一个保险基金中。该基金集中了所有的潜在损失,然后将预计损失的成本转移给 所有参与者。因此,保险是将损失风险转移给一个风险共担团体,然后在团体成员中 重新分摊损失的经济活动。由此可见保险交易的本质特征在于源自充足保险基金 的财务支付能力之确定性和潜在损失之可预测性。保险机制通过向每个参与者收取保 险费的方式,实现损失成本的再分配。作为支付保险费的回报,保险人承诺一旦 发生承保范围内的危险,保险人则予以赔付。从上述意义而言,保险是一种社会化的 安排,通过它,一组人将风险转移给另一方以及和损失资料,这样,就可用统计方法 来预测损失,并用所有风险转移者交纳的资金来支付损失。详言之,第一,保险是一 种社会化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下,个人或法人通过用相对较少的保险费换取经济 生活安排,免遭潜在的巨大损失,以保护自己。第二,保险必须集合面临相似风险的 一组个人或法人,结成危险共同体。第三,允许被保险人的每一个人或法人将风险转 移给整个危险共同体。第四,通过损失统计预测和保费计算,系统地积聚资金。第五, 根据保险合同的条款来补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一言以蔽之,保险的真义,在于利用 自己有限的力量,配合他人的力量,结合成团体的力量,以救助自己或他人的经济准 备措施。 2、 保险定义法学分析, “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 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 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可见,保险法所称之保险是一种进行经济补偿的商 业行为,与其他商行为区别:(1)共同团体。保险是一种分散危险的工具,危险的分 散需要一遭受同类危险威胁的共同团体承担,故任何一种保险均已以共同团体之存在 为先决条件,此团体由因某种危险事故发生而遭受损失之人(被保险人)所组成。而 保险人仅是负责结合及管理危险共同体而赚取营业利润的组织。简言之,保险的第一 特征既需要有共同团体来承担并分散风险,此为保险的目的。 (2)危险,在保险法上 危险是指不可预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此危险发生需为可能且未发生,且危险发生须 具有不确定性,也指其危险之发生虽有必然性但何时发生在投保之际无法确定,如人 寿保险之死亡保险。唯需注意,这里的不确定乃指主观上不确定,若客观上损失之灾 害已发生,但当事人于缔约时主观上善意不知其灾害已发生,则该保险契约仍然有效。 总之,保险所承担之危险之发生须为可能、不确定、且非故意所致。 (3)同一性,任 何危险共同体,其所保危险必须具有同一性,即在此危险共同团体中的每一成员须皆 可能因某种同类危险的发生而遭受损失。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依统计经验及数学之概率 估计出此共同团体所应聚集之资金,以便于此危险不幸发生时,补偿或给付其成员因 此所遭受的损失。 (4)补偿之需要性,保险补偿必须以此共同团体成员被保险人 于危险发生时,确实受到损害为要件。而所谓损害,即是存在于被保险人和其特 定标的间之保险利益之反面。若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无保险利益,而只凭危险事故之 发生,即受领危险共同团体给付的一定金额,则非保险,而是“赌博“。 (5)有偿性, 保险即为一群共同遭受同类危险威胁的人所组成的共同团体,而于事故发生时,将其 损失分摊与其他成员,自然需要一笔资金,该基金之形成由各成员分摊,此分摊额于 保险法上称为保险费。 (6 )独立的法律请求权,被保险人于保险事故发生遭受损失时, 对于保险人具有法律上请求保险赔偿给付之权。此所称法律上的请求权,须单独存在, 非为其他法律行为之附随给付义务。综上所述,用法解释学方法来观察,保险可定义 为:受同类危险威胁之人为满足其成员损失补偿之需要,而组成之双务有偿性且具有 独立的法律上请求权的共同团体。 保险与类似概念之比较: 1、 保险与储蓄,两者都是处理经济不稳定的善后措施,但毕竟不同。首先两者实施的 方法不同,储蓄可以单独地、个别地进行,而保险则必须依靠多数人的互助共济才 能实现。因此保险是多数人的互助合作行为,储蓄是自助行为。储蓄在原则上存款 人可以随时提存,而保险直线与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才能利用。其次,两者在给付与 反给付的关系上,其前提条件也不同。储蓄以成立个别均等关系为必要条件,因此, 可以利用的金额应以其存款的范围为限。而保险在给付和反给付之间,只要有综合 的均等关系即可。因此,在保险中,即使个别的均等关系已遭到破坏,亦无影响。 正因为如此,保险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采取补偿对策是非常合理的。再次, 两者目的不同,储蓄作为应付经济不稳定的一种措施,可以应付各种需要,即可以 补偿意外事故的损失,也可以应付教育费、丧葬费、婚姻费用等支出,当事故可以 预测得到,而且后果可以计算得出的,一般都用储蓄的方法;而保险,一般是针对 意外事故,可以用较少的支出取得经济上较大的保险金。 2、 保险与赌博,无论是保险或赌博,在给付或反给付之间,都不需要建立个别的均等 关系,因此,从局部上看,经常出现只有给付并未接受反给付的情况,也经常出现 接受比给付更多的反给付情况。两者都带有偶然性,但是两者又有本质区别。从法 律上说,保险无论在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是合法的、为法律所允许的;而赌博除极个 别国家或地区外,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是不允许的,违者必受惩罚。从道德上讲,保 险是道德上所赞同的行为,而赌博则属违反道德的行为,在大多数的国家里这种行 为是受谴责的。从目的和作用上讲,保险是由保险人通过收取保险费的方式来建立 专门的保险基金,用以在发生自然灾害和人身事件时(包括因病、伤或年老而丧失 劳动力) ,对投保人或受益人给予经济补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一种法律制度。人们之 所以需要保险制度,是因为它能够分散危险,消化损失,达到互助共济,从而实现 社会安定的目的。因此,保险是一种安定社会经济生活的手段。而赌博,在绝大多 数的情况下,它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安定社会经济生活的手段,只会给社会带来消极 的作用。 3、 保险与保证,保险和保证都是一种契约关系,无论是保险人或保证人,都负有相应 的义务。两者不同之一是,在保险关系中,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是契约当事人,相互 间负有义务。保险人的主要义务是,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负责赔偿保险事故给被保 险人或受益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或因施救等行为所付出的合理费用;被保险人的主 要义务是缴纳保险费。而保证不同,保证虽是一种契约,但它只是从属于主契约, 及时债权人与债务人所订立的契约的从契约。保证人对债权人虽然负有义务,但这 一义务的履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其义务时, 保证人才有义务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不同之二是,在保证关系中,保证人代偿义 务时为他人履行义务,从而享有求偿权和代位权;而保险人依约赔偿损失或给付保 险金,这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除非保险事故的发生是第三者的责任,保险人无 追偿权。 保险的实质:从个人角度来观察,即从单个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关系来看,保 险即为一种危险的转移,也就是说,从个人角度看,保险是指这样一种经济机制, 几个人以小额成本(保险费)替代大额不确定损失(保险所保的意外事故) 。其次, 从社会角度观察,即从全体被保险人所组成的危险共同体的角度来看,保险是危险 的集中与分担;也就是说,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将数量足够的同质危险集合到一 起,将该集合体视为一个整体进行预测,以此来减少消除危险的经济机构。 可保危险:所谓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 风险。也就是说,并非任何危险均可向保险公司转嫁,保险公司所承担的危险是有 条件的可保危险,一般认为具有如下要件: 1、 纯粹性,危险可分为纯粹危险与投机危险。保险人承保的危险一般是纯粹危险, 即仅有损失机会并无获利可能。而投机风险不同,它既有损失的可能,又有获 利的机会,对这种投机风险,保险人不能承保。 2、 可能性,危险发生须具有客观上的可能性。保鲜纸动机在于防患于未然,以求 补偿。倘无危险发生之可能性,其所订立的保险契约,应自始不发生效力。此 外,这种可能性为客观上,并非指主观上忧虑。 3、 不确定性,即发生的实践、对象、原因等均不确定。不确定之意义可分为二: 其一,危险之发生与否不确定;其二,危险发生之时间不确定。 4、 意外性,其一,危险的发生或危险损害后果的扩展都不是投保人的故意行为。 投保人故意行为引发的危险事故或扩大损害后果均为道德风险,保险人不予赔 偿。其二,危险的发生是不可预知的,因为可预知风险往往带有必然性,保险 人亦不予赔偿。 5、 未来性,保险承保之危险,须属于将来发生之危险,亦即发生在保险契约订立 之后。此与危险发生之可能性及不确定性均有关系。唯危险之发生,固以将来 为必要,但订约时主观上不知危险已发生的,仍有保险可能。 6、 同质性,危险的同质性,是指大量标的均有遭受同样或近似危险的可能性。这 一条件是满足保险经营大数法则的要求。也就是说,某一风险必须是大量的标 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但实际出险的标的仅为少数。只有这样的危险,才 能计算出合理的保险费率,建立起保险基金,从而实现保险分散危险的宗旨。 如果某种危险只是一个或少数几个标的所具有,就是失去了保险的大数法则基 础,如果保险人承保此种危险等于下赌注投机。 纯粹危险的分类: 1、 财产上的危险,即凡财产发生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之可能性。所谓直接的损 害,即直接由危险事故所造成的;所谓间接损害,如营业中断所致利润减少, 即非直接由危险事故所造成损失。 2、 人身上的危害,指与人的生命和身体有关的一切危险而言,即不幸的偶然事件 在人身上发生的可能性。 3、 责任上的危险,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造成损害,依法对他人负赔偿责任的可能 性。 道德危险:保险法上所称的危险,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二。其一,保险所要消除 的危险,即可保危险,为法律所予以保障;其二,保险所引起的危险,被称为 道德危险,为法律所绝对不予容忍。 1、 积极的道德危险,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为诈取保险金而故意促 使危险发生的种种行为或企图。 2、 消极的道德危险,又称为心理危险,即之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有保险而怠 于保护或疏于施救被保险标的而造成或扩大的危险。与积极的道德危险相 比较,被保险人因持有保险之顾而怠于应有之注意。 积极道德危险产生于被保险之故意,而消极之道德危险产生于被保险人之 懈怠。前者侧重于恶意行为,后者侧重于认得善意行为。 保险法概念:是调整保险活动中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以及受益人之间法律关系的重 要民商事法律,也是国家对保险企业、保险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的法律。 保险法的地位:传统上,保险法属于私法,与民商法关系密切,守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 的立法体例影响颇大。在采用民商合一的国家中,保险法属于民事特别法的一种,因而民 法与保险法属于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也就是说,凡是保险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均应 适用民法中相应规定。但保险法在民法典中的位置并不一致,有的国家将之置于债篇的合 同中。在民商分立的国家,保险法同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等纳入商法典,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保险法是一种调整商业保险关系,规范商业保险行为的商事法,保险在商法中的 位置被置于“商行为”篇中。保险法规范范围不包括社会保险。 保险法的结构:从保险法的规范内容来看,可分为保险合同法及保险业法(或称保险监理 法) 。保险契约法系以规范契约当事人之权利义务为目的,属私法范畴,重在权义之平衡与 法之安定性;而保险业法则以赋予主管机关监督保险业之权限与准则为宗旨,具公法之性 质,重在保险业之健全发展与法之适应性。世界各国无不以“保险合同法”和“保险业法” 为两大支点构建保险的立法体系。其一是“合并立法体制” ,即将保险合同法和保险业法合 并在一个法典中,统称为“保险法” 。其二是“分别立法体制” ,即分别制定保险合同法和 保险业法。我国是两法合并。 保险合同法体系结构:1、财产 |人身保险二分模式;2、损失填补保险|定额给付保险二分 模式。 保险合同法的权义结构: 1、 英美法系,保险合同的主体采用“二分法模式”保险人 and 被保险人。被保险人 的法律地位一方面为保险合同当事人,与保险人缔结合同并负担保险费的给付义务; 另一方面为保险合同所保障之人,对保险标的须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事故发生后因遭 受损失而享有保险金请求权之人,除非保险合同另行指定第三人为受益人或已转让予 他人,保险合同之利益原则上归被保险人享有,对受益人的指定也当然是被保险人的 权利。被保险人基于合同当事人的地位为第一受益人;若被保险人指定第三人为受益 人时,该第三人为受益人,即受赠受益人;若被保险人投保目的在于经由保险免除其 对第三人的法律上的责任或义务时,该第三人则被称为债权受益人。英美法系采用二 分法体制,在本质上是以为自己利益保险的法力来构架保险合同主体及其权义结构。 2、 “三分法”模式保险人、被保险人、投保人。在这种体制下,投保人的法律地位 为保险合同当事人,与保险人缔结合同,并负担保险费给付义务;而被保险人的法律 地位仅为“关系人” ,即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事故发生时受到损失而享有 保险金请求权的人。也就是说,在三分法的体制下,保险合同的缔结者并非受保险合 同保障之人,保险费的交付者并非保险合同利益保险金的享有者。从合同法原理 看,三分法本质上是以“为他人利益保险”的法理,来构建保险合同的主体及其权义 结构的。 3、 无论是在二分法的体制下还是三分法的体制下,保险合同所保障的对象均为被保险人, 保险理赔请求权均属于被保险人。只不过,在二分法体制下,与保险合同具有重大利 害关系的被保险人居于当事人地位,既是交付保险费,也是享有保险合同利益的权义 主体,与一般商事交易中的“谁出资,谁受益”的规则相符。而在三分法体系下,投 保人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为交付保险费的义务主体,但并非享有保险合同利益的权 利主体。只能以“利害关系或损益关系”的规则来衡量。 保险法的现代趋势: 1、 技术性的增进,保险事业的经营应先预测保险事故发生的盖然率,以此为支付保险 金的假定,并以赔偿金的总额,平均征收个别的保险费,故预订支付赔偿金的总额 与预定缴收保险费的总额,须保持平衡。所以保险制度是建立于数理计算基础上的 一种技术性结构。由此,保险法是技术法,其技术色彩甚为浓厚。现代由于保险事 业的发展,其经营方法,在技术上日求精进,其技术应用日趋完善。保险技术的革 新与立法技术的发展,共同促进了保险立法技术性的增进。 (保险费不可分原则 保险合同虽为私法上关系,但其中若干部分,却不得以当事人的合意加以自由变 更,此种强行规定,虽基于保护被保险人而设,但亦与保险制度的技术性有关,不 应以单纯的社会伦理视之) 2、 团体性的注重,保险事业的经营,在技术上系综合多数的加入者,使其危险平均化, 即多数的加入者为同一危险,而构成一个危险团体,其中一名成员因不测所生的经 济需要,由全体成员分担。换言之,保险合同虽系当事人个别订立的合同,但在实 际上却系多数投保人为对抗同种的危险,而与保险人订立同样的合同,保险人即为 此集体结合的媒介。保险团体的性质,在保险法上亦有相互牵连的关系。在法律上 而言,基于保险重视团体性的立场,保险合同的变通处置,则非妥当。因为保险团 体内的属员,负有危险分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均以平等与平均为基础,以合同自 由原则,对于团体某些属员予以有利与特殊的待遇,皆足以破坏其平等化与平均化 的比率,难以维持其团体的存续,故合同自由原则受到限制。各国现行保险业法对 于保险合同上权利的概括转移,保险公司的合并及其资本的减少,其程序均有特别 严格的规定,足以显示对于保险团体性的注重。 3、 社会性的加强,见书本 p19. 保险合同的概念:保险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 系的协议。依据保险合同,投保人应向保险人支付约定的保险费,保险人则应在约定 的保险事故发生或在约定人身保险事件出现或期限届满时,履行赔付保险金的义务。 保险合同的核心内容是投保人承担支付保险费的义务,享受保险金的请求权;保险人 享受收取保险费的权利。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保险合同性质 p21. 保险合同的特征: 1、 有偿性,保险合同为有偿合同。一方面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转移风险,要求保险人 承担保险责任,应当按照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费为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 的代价。另一方面,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相对应地承担保险责任。可见, 保险人和投保人依保险合同享受权利或权益,均不是无偿的,所以保险合同为有偿 合同。区分保险合同有偿性与无偿性的实益在于,保险单之赠与行为效力如何。保 险为多数人分担少数人损失之互助计划,保险费即为参与保险这所负担的分摊份额, 若无保险费之征收,则保险赔偿无从所出。因此,若无保险费之约定,保险契约的 效力不发生,亦不得转变为他种法律关系。故保险人若以保险单为赠与,该行为无 效。保险费之约定不必为明示,保险之申请含有给付保险费的默示承诺。 2、 双务性,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支付保险费后,有保险金请求权,而保险人收取保 险费,就必须承担保险的赔偿义务。 3、 射幸性,保险合同的目的是使保险人在特定的不可预料或不可抗力事故发生时,对 被保险人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因此,保险合同属射幸合同。保险合同尤其是财产 保险合同,投保人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后,能否获得补偿,又具偶然性。如果保险 事故在保险期限内发生,被保险人可以获得保险金,如果保险事故在保险期限内没 有发生,则被保险人在现实的利益上将一无所获。反之,对保险人而言可见, 从一定意义上讲,投保人通过支付保险费所换来的,是将来获得数额较大的保险金 的“机会” 。但保险合同和同样属于射幸合同的赌博行为不同。前者以保险利益为 标的,在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由保险人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害。保险利益的价值就 是保险价值,保险金额不得高于保险价值。需要说明的是,保险合同这种射幸性质 只是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的,如就全部承保的保险合同总体来看,总保险费收入与 总赔偿金额的关系是经过科学预测的,两者大体应相互平衡。 4、 附合性。附合合同是指一方受到严格的限制,而另一方不受限制或受限制较少的合 同。保险合同是附合定式契约,主要因为,保险行为由于其技术性、行业垄断性, 使得保险合同的内容,多由保险业先行确定,而一般的投保人只能依保险业者所确 定的条款订立合同。故投保人只有是否订立合同的自由,而无对其内容进行实质性 磋商的自由。我国对其所带来的弊端做出了各种规定立法规制、司法规制、行 政规制。 (德国)意外条款排除原则(1)意外条款排除原则,如果定型化的保险合同 的条款,有依据一般情况当事人订立保险会发生所期望内容以外的条款,则非经保 险人或其代理人在订约时告知被保险人或投保人,不得作为契约内容。 (2)不明确 条款解释原则,认为保险条款是由保险人所拟定,其在拟定时可以选择符合其利益 的措辞,同时亦负有义务将条款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以使对文意了解。因此,如 果保险条款有疑义应作不利于保险人的解释。 (3)内容控制条款,根据社会公平正 义的契约自由理念,如果保险条款的内容和一般法律的规定有偏离,且依诚实信用 原则对被保险人将产生明显的不利时,其条款无效。 5、 最大诚信性,法律对保险合同的诚信程度要求特别高,学者称保险合同为最大诚信 合同。 6、 继续性,继续性合同是指合同内容非一次给付可完结,而是继续地实现的合同。保 险合同因属继续性合同,所以应适用“情事变更”原则,当危险增加或减少时,保 险得重新核定保险费,并相应增加或者减少。 保险合同的分类: 1、 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以保险标的的性质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1)财 产保险合同,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它又可以细分为财 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合同类别。 (2 )人身保险合同,是以 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它又可以细分为人寿保险、健康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等合同类别。 2、 补偿性保险和定额性保险合同,以保险金额之给付性质为标准所作的分类。保 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 (1)补偿性保险 合同,又称为评价保险合同,是指在危险事故发生后,由保险人评定被保险人 的实际损失从而支付保险金的一种合同。补偿性保险合同设立的宗旨是使被保 险人遭受灾害和意外事故时获得经济补偿。这种经济补偿的条件是a 合同 订立后须有保险事故发生,并造成被保险人经济损失时才有可能;b 保险人的 责任,以赔偿被保险人实际损失为限度且不得超过保险金额。至于其中的定值 保险,在全损时其实际价值低于事先确定的保险价值,被保险人所获赔偿人仍 不失其补偿性质。因为定值保险单之下的保险价值,一般是有其订立标准的, 并非完全处于当事人武断。 (2)定额性保险合同,即合同当事人双方事先协议 一定数目之保险金额,至危险事故发生时,由保险人依照保险金额负给付责任 的一种合同。大多数人身保险合同属于定额合同。人身保险于合同订立之初, 预先约定一定金额,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依约负给付之责,不得有所增 减;与财产保险以实际损失,决定赔偿金额情形相异。两者分类之实益,主要 在于损害填补原则之适用与否。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仅得按 其实际所受损害请求保险人赔偿,不得因而获得超过损害的利益,此为损害填 补原则。财产保险合同以保险损害填补为基础,以补偿被保险人发生的财产损 失或者经济损失为唯一目的,严格适用损害填补原则。填补损害原则,对人身 保险合同有无适用价值,在理论和实务上并没有完全取得一致。现代保险理论 和实务普遍认为,人身保险合同不以补偿被保险人人身遭受实际损害为目的。 3、 为自己利益保险合同、为他人利益保险合同与为自己利益及兼为他人利益保险 合同,以保险金请求权之归属为标准。(1)为自己利益保险合同,是指投保人以 自己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所订立的保险合同,在财产保险方面,通常无所谓 的受益人,而是被保险人享有保险金请求权,即投保人同时为被保险人。人身 保险方面a 投保人同时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b 投保人以他人为被保险人, 但经被保险人同意指定自己为受益人;c 投保人以自己为被保险人,但未另行 指定受益人时,推定自己为受益人。 (2)为他人利益保险合同,投保人以自己 名义,为他人的利益所订立的保险合同。财产保险中,其形态为投保人以他人 为被保险人,此时被保险人虽为合同第三人,但因所保之标的为该第三人之保 险利益,即事故发生时遭受损害之对象,故享有保险金请求权。人身保险中 a 投保人自己为被保险人,而指定他人为受益人;b 投保人以他人为被保险 人,又另行指定第三人为受益人。 (3)为自己兼为他人利益保险合同,即指投 保人以自己名义,为自己利益也为他人利益所订立的保险合同。情形有a 为全体合伙人或共有人之利益而订立的保险契约;b 就集合之物而为总括保险。 保险合同的订立: 投保核保承保 1、 投保,投保人所为订立保险合同的单方意思表示,即提出保险请求。投保 之实质为保险要约,即投保人请求和保险人订立合同的单方意思表示,因 此俗称要保,具有和订立其他合同的要约相同的法律属性。投保非经保险 人接受不产生保险效力,投保为保险合同成立的先决条件。 2、 核保,核保人对投保单进行审查,作出接受或者拒绝承保的意思表示的过 程,是保险人同意承保的前置程序和必经阶段。核保的目的是减少不利于 保险公司的逆向选择,控制道德风险。 3、 承保,保险人同意接受要保人提出的保险要约的意思表示,即保险人接受 投保人在要保书中提出的全部条件,同意在发生保险事故或者在约定的保 险时间到来时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人接到投保人填具的投保单,根据不同的险种,经过核保,可以完全 接受,也可以有条件地接受。当保险人对投保人的要约完全接受,保险人 同意承保的意思表示即构成承诺,保险合同成立;当附有条件时,保险人 的表示在法律上构成一个反要约,投保人对该要约是否接受构成承诺,取 决于危险是否发生变化。若危险没有发生变化,保险人就要受反要约约束, 投保人对反要约的接受构成承诺,保险合同成立。如果危险已经发生变化, 则投保人对保险人反要约的接受就又构成新要约,保险人对该要约有表示 接受或者拒绝的自由。 保险合同的形式: 1、 投保单,也成要保书,是投保人申请保险的一种单证。在实务中,投 保单由保险人事先印刷,具有统一格式,并提供给投保人;投保人按 投保单所列条款逐一填写后交给保险人,经保险人盖章作出承诺后, 保险合同即告成立。保险人未盖章同意承保的,保险合同不成立。投 保单是投保人提出的书面要约,对投保人具有约束力。保险人承诺后 成为保险合同的一部分,其真实与否直接影响保险合同效力。投保单 同时是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的依据。投保人按所立项目逐一填写,向 保险人陈述有关保险的事项,保险人据此决定是否承保或者保险费率 的高低。 2、 暂保单,也称临时保险单,是保险人在签发正式保险单之前,处理的临 时保险凭证。暂保单的出立不是订立保险合同的必经程序。以下情形 使用(1)保险代理人在争取到保险业务,而又尚未向保险人办妥 正式保险单时,向投保人出立。 (2)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接受某些需 要由其总公司批准的保险业务后,在总公司尚未批准前向投保人出立。 (3)投保人与保险人已就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但还有一些 具体问题尚需协商,保险人可以出立暂保单。 (4)出口贸易结汇时, 保险人可以出具暂保单作为结汇凭证之一,以证明出口货物已办理保 险。暂保单一般仅适用于财产保险,其法律效力与保险合同相同,但 有效期较短,一般只有 30 天。在正式保险单出立之前,保险人有权终 止暂保单权利,但必须事先通知投保人。 3、 保险单,简称保单,又称保险证券,是指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向 投保人签发的正式书面凭证,载明当事人双方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与 责任。 (并非保险合同生效要件,而是生效后保险人的义务)保险单内 容声明事项、保险事项、除外责任、条件事项。保险单的法律意 义a 证明保险合同的成立;b 确认保险合同的内容;c 明确当事人 双方履行保险合同的依据;d 具有证券作用=保险单在特定情况下可以 作为保险证券。在某些特定的财产保险中,保险单可制成批示或无记 名形式,随保险标的物而转移,如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保险单可以随 货物提单而转移;产品责任保险,保险单也随产品转移。 4、 保险凭证,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的证明保险合同已经成立的书面凭证, 是简化了的保险单,其法律效力与保险单相同,只是内容较为简单。 保险合同的成立:我国立法政策上,将保险合同定性于诺成合同,仅以合意为成立要件, 保险费之给付与否对保险合同之成立无任何影响。 追溯保险? 保险合同生效与保险责任开始之关系:辨明保险合同成立、生效与保险责任开始三个概念 保险合同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即当事人经过平等协商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 成一致意见,解决保险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但没有解决保险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保险 合同已经成立,但没有解决保险合同规定的生效要件,仍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合法的保 险合同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效力,而违法的保险合同虽经成立 也不会发生法律效力。如果 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生效的时间,保险合同一般自成立时生效。但保险合同的成 立和生效不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保险合同依法成立后,具备生效要件才能生效。保险 合同生效后,保险责任才能开始。 人身保险合同的溯及力:在人身保险实务中,尤其是要求被保险人体检之情形下,在体检 前,保险公司收取了投保人缴纳的款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原 则上不承担保险责任。因为从订立合同的角度分析,实质上保险公司没有对投保人提出的 订立合同的要约进行承诺。亦即人身保险合同没有成立。但如果被保险人体检合格,在保 险实践中,保险公司可以承担保险责任。有人把这种做法成为人身保险合同的溯及力,把 人身保险合同成立、生效时间追溯至收取款项之时。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1、 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特 征保险人是依法设立的、经营保险业的公司、作为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依照 各保险合同的约定来承担保险责任。保险人为从事保险商行为的商法人,其根本特征 是营利性和营业性。 2、 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1、 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到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在财 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合同的标的是财产利益责任和信用,不论被保险人是否有行为 能力,都可以享受保险合同的保障。在人身保险中,保险合同的标的是被保险人的 身体或者寿命,关系到被保险人独立的人格权以及安全健康的人身权,出于对被保 险人的人格权以及人身权的尊重,为了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法律要求被保险人在 某些情况下必须具有行为能力。第一,法律禁止投保人以无行为能力人为被保险 人投保人身保险,保险人也不得承保。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可以不 受该款限制,但有保险金额的限制。第二,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被保 险人必须具有行为能力。第三,在需要指定受益人或同意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的合 同中,被保险人也必须具有行为能力。被保险人是合同保障之人。就财产保险而言, 被保险人必须是受损财产的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同时 也是保险标的。但将被保险人作为保险法律关系的客体有辱人格之尊严嫌疑,因此, 学者们认为人身保险无标的或客体。 2、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保险合同的辅助人 : 1、 保险代理人,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 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个人。分类专业代理人、兼业代理人、个人代 理人。保险代理人在范畴上属于民事代理,具备民法中委托代理人的一般特征。但是 由于保险产品的专业性和保险合同的格式性,保险代理人具有自身特性。a 主体资 格的专业性,保险代理人须具备专业的资质方可从事保险代理行为。保险代理机构应 当具备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取得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保险 代理业务许可证。个人保险代理人、保险代理机构的代理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国务院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B 代理行 为的概括性,保险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无论合法与否,无论是否告知保险人而为保险 人实际所知晓,只要保险代理人的行为是在其业务范围内作出的,则对保险人具有约 束力,保险人对保险代理人所为的代理行为应承担概括性的法律责任。C 信息知晓的转 嫁性,投保人向保险代理人告知有关保险标的的一切情况均视为保险人已经知晓。D 意思表示的限制性,保险代理人一般只能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协助 保险人进行保险理赔等业务性活动。但不能独立作出承诺、签发保险单等足以使保险 合同成立或失效的意思表示,也不能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独立作出同意或拒绝保险理 赔的意思表示。 保险代理人的权利主要有a 独立开展代理业务活动的权利;b 请求报酬权;c 有权 获得保险人为其提供的业务培训及代理工作所必需的单证、资料的权利。 保险代理人的义务a 基础业务=订约说明义务、如实传达知悉事项的义务、及时转 交保险单据及代收的保险费的义务义务;b 诚信义务=如实告知义务、保密义务、重要 事项告知义务;c 禁止性义务 2、 保险经纪人,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 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直接保险经纪是指保险经纪公司与投保人签订委托合同,基于 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的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按约 定收取佣金的经纪行为 。再保险经纪是指基于原保险人或再保险人的利益,为原保险 人和再保险安排分出分入业务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行为。 保险经纪人的法律性质大陆法系三学说(1)投保人代理说,认为保险经纪人是投 保人的代理人。 (2)居间人说,认为保险经纪人并非保险人与投保人任何一方的代理 人,而是居间人。 (3)混合说 。 3、 保险公估人,保险公估机构 是指接受委托,专门从事保险标的或者保险事故评估、勘 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并按约定收取报酬的机构。保险公估人是否享有对事故 原因进行界定的权力? 保险利益的概念:保险法保险利益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 认的利益。对于利益的性质,主要有“价值说” “关系说” 。价值说认为保险利益就是保险 标的物上之价值。关系说认为保险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利害关系, 此种利害关系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和精神上的利害关系两种。现代以关系说为通说。财产 上的保险利益和人身上的保险利益应当加以区别,对财产上的保险利益的认识,不能完全 适用于人身上的保险利益,两者适用不同规则。财产上的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于特定财 产所具有的实际和法律上的利益,人身上的保险利益对于投保人本人为其主观价值,对第 三人则为该第三人和投保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财产保险合同上,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 保险标的因保险事故的发生以致保险标的的不安全而受到损害的利害关系,或者因保险事 故的不发生而免受损害的利害关系,均可成立保险利益。在人身保险合同上,投保人对自 己的寿命或者身体所具有的所属关系、与他人之间所具有的亲属关系或者信赖关系,可以 成立保险价值或者保险利益的范围或者存在形式,因此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表现不同 保险利益的特征: 1、 适法性,保险利益应当具备适法性,构成符合法律要求的利益,并为法律所承认和受 法律保护。凡是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取得的利益,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之虽有利害关 系,但没有保险利益我国保险法第 12 条第 6 款保险利益必须为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 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2、 确定性,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利益或者利害关系,已经确定(现 有利益)或者可以确定的(期待利益) ,才能构成保险利益。投保人可以为现有利益投 保,也可以为期待利益投保。但是,人身保险合同,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寿命或者身 体所具有的保险利益,必须为现有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在订立保险合同时 已经确定的既存利害关系。 3、 公益性,投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是社会的要求,而非仅 为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要求。首先,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没有保险利益, 保险合同无效。其次,投保人和保险人不能以保险合同约定排除或者限制保险利益原 则的适用。最后,没有保险利益,不论保险人是否引证,保险合同绝对不具有约束力。 法院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时,可以当事人缺乏保险利益为由,判决合同无效。 4、 计算性,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现有利益、期待利益和责任利益, 须具有金钱价值并可以加以计算,才能构成保险利益。保险利益的计算性,是判断保 险财产是否构成超额保险以及限定保险合同的适用基准,对于人身保险合同仅能部分 适用。 保险利益与保险标的:保险标的是保险之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人和物,还包括无形的权 利和责任。保险利益,则为订立保险契约之对象,即对于特定的人货物所具有的利益关系 。其次两者又相互关联。投保人的保险利益是通过与他有利害关系的保险标的体现出来的。 保险标的是保险利益的载体。如果没有具体的保险标的,保险利益将无所依附。如果不将 保险标的放在保险关系中,不与保险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发生联系,他也就不成其保险标 的。因此,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保险利益与保险契约利益: 1、 意义不同,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 益;而保险契约利益是基于保险契约而产生的利益,保险契约利益的主体可为保险契 约之当事人,也可为保险契约的关系人。 2、 性质不同,保险利益为保险契约的效力条件,即投保方是否可就特定标的有可否投保 的资格,通常决定于保险契约成立之前。而保险契约利益则是在保险契约成立之后, 当事人双方权义关系,就保险人而言是取得保险费之利益,就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而 言,为保险事故发生时取得保险金之利益。 3、 内容不同,保险利益可分为财产上的保险利益和人身上的保险利益,内容不同。保险 契约利益的内容因主体不同而不同,保险费请求权、保险金请求权。 保险利益的规范目的: 1、 防止道德危险因素,以保障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与被保险财产的安全。 2、 消除赌博行为,避免不当得利。 3、 限制损害填补程度,保障保险经营稳定。根据保险利益确定保险金额;赔偿或者给付 保险金均受保险利益限制,只以具有保险利益的损失进行赔偿。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财产保险利益的内容: 1、 积极财产保险利益,某特定人对某特定客体之价值关系,此价值关系于保险事故发生 时,遭受破坏,而引起被保险人财产上之损害。一般指被保险人对债权、物权、准物 权所享有的现存利益及期待利益。积极财产保险利益必须具有强制性和直接性。强制 性是指该利害关系所发生的权利或利益得请求法院强制执行。直接性是指因约定的保 险事故发生,被保险人将直接受到不利益 2、 消极财产利益可定义为某特定人对于一种不利之关系,此关系因保险事故之发生而产 生,使得被保险人之财产遭受负担。消极财产保险利益体现在消极保险之中a 法定 责任保险此保险功能在于,赔偿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因法律之规定对他人负有损害赔 偿责任所产生的损害。B 合同责任保险;c 必要费用保险,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 因某种特定危险事故的发生,而产生某种费用支出必要性的保险。D 消极损失可能性 保险,目的不在于补偿目前财产之损害,而是针对将来消极损失发生之可能性而言。 财产保险利益的判断: 1、 凡对财产享有法律上权利的人,无论此种权利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都可以为保险利 益。法律上的权利是针对一切法律确认的权利而言。 2、 保管人对于其所保管的货物偶有险利益,但以其所负责为限。 3、 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基于对标的物的占有的事实,即可对标的物全部价额投保,即使 占有人对标的物的安全存在无任何责任,也不影响其对标的物的保险利益。因此,无 因管理人对于其所保管的标的物也有保险利益。淡入占有人是恶意占有,则无保险利 益。 4、 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财产有保险利益,有限责任股东无保险利益。公司董事对公司财 产有保险利益。 5、 当事人之间缔结合同,以某种财产为履行对象,则该财产的毁损、灭失势必影响当事 人一方因合同而产生的利益,因此当事人可就该财产投保。 6、 期待利益英美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于其经营事业或现有财产的安全存 在可获得的利益,可以投保。我国法律无明确规定。消极的期待利益基于投保人对其 现有财产有利益,可以成为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规范的时点: 1、 财产保险利益规范之时点,我国保险法第 12 条 2 款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 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目的在于填补保险标的所遭受的损 害,保险利益原则要求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但订立 合同时,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并无实际意义。上述规则成立是出于商业经营 和对财产的充分保障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商人们需要在他们的利益成熟以前安排 保险;第二,财产保险合同是补偿损失的合同,他应该着眼于损失发生的时刻,只要 被保险人在损失时具有保险利益,补偿原则的目的就能完全实现。要求被保险人在投 保时就具有保险利益,就可能排除了在投保以后获得财产的保险. 2、 人身保险利益规范时点,人身保险利益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必须存在,否则,合同无 效。但是在被保险人死亡时,保险利益是否存在对保险合同的效力不发生影响。上述 规则反映了人寿保险合同的性质,它不是一个在意外事件发生后的补偿性合同,而是 一个以每年支付特定费用为代价,由保险公司在未来某个时间支付一笔固定金额的合 同,这一金额由即将支付的保险费的价值积累而成,保险费的支付是为了换取延期报 偿。因此,只要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有保险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