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含计划全册_第1页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含计划全册_第2页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含计划全册_第3页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含计划全册_第4页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含计划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小学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要求(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 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2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 。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400 字的习作。(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作业、编排丰富多采的语文实际活动,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课文 30 篇(其中精读课文 18 篇,略读课文 12 篇)。教材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导读,课文和“语文白花园” 。三、班级情况:学生基础不错,仍需加强训练,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本学期将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四、教学要求: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感;树立尊老敬老的美德;受到高尚情操和爱美情趣的熏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习惯。2、 ,认识 135 个生字,会写 159 个生字,会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3、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4字的优美。4、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6、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7、积累词语、句段;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8、学会浏览,培养读书看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5万字。9、能留新观察,主动积累习作素材,写出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或与人交换修改。10、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能策划简单的这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11、能逐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五、教学重点:1、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对书法的爱好。2、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和默读。3、加强词句训练,积累语言。4、初步领会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文章。5、能按习作要求写出小学生合格的习作。六、教学难点:1、培养课前预习课文的好习惯。2、抓住知识重点,设计多样习题供学生训练。53、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5、联系阅读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常练笔。七、教学措施:1、激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2、根据语文课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作业、编排语文实践活动。3 提出课前预习要求,布置课前预习。4、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5、正确处理好课内外关系,开拓学生的视野。6、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讲评,组织好单元考查。八、教研课题: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九、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 单元课题名称 课时上课起止时间1 稻草人 22 寓言两则 23 卖火柴的小女孩 24 刺猬汉斯 1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1一花园一 4+36 开国大典 37 望大陆 1二8 明天更辉煌 269 枣核 110 太阳与士兵 1花园二 4+311 永远的歌声 312 秋天的怀念 1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14 花边饺子里的爱 115为了五美元的礼物1三花园三 4+3期中复习与考试 2+2+116 古诗三首 317 詹天佑 218 文天祥 119 怒吼吧,黄河 220 一句话 1四花园四 4+321 奇异的琥珀 222 表里的生物 123 自然之道 124 一个这样的老师 225 最佳路径 1五花园五 4+3六 26 将相和 3727 奴隶英雄 128 赤壁之战 229 老人和海 230 鲁滨孙造船 1花园六 4+3期末复习96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童话寓言之旅” 。单元中稻草人、寓言二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精读课文,刺猬汉斯、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略读课文。其中有两则是寓言,剩下的课文是童话作品。本单元以“要注意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为专题。既编排了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也有外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格林兄弟、赛尔玛拉格洛芙的著名童话,还有在本套教材中首次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我国古代的著名寓言。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8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寓言两则所选编的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都是著名的寓言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课文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又冷又饿,在街头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些美好的幻象。最后她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街头。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刺猬汉斯这篇课文是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夫的怪儿子- 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童话表现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展现了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长篇童话中的一个情节。课文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放鹅的男孩经常捉弄鹅。一天他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他勇敢地从狐狸口中救下一只野鹅,最终得到野鹅们的信任。故事中我们看到尼尔斯知错改错、勇于舍己、乐于助人,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这几篇课文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学生通过阅读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道理,并在潜移默化间感受到童话、寓言这两种文学体裁的无穷魅力。教师在教学前,应大体了解童话、寓言的概念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注重引领学生欣赏童话所展现的美丽奇妙的景色,注重通过朗读帮助学生品味、9积累童话的语言,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对于首次学习文言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在学习方法上教育恰当地指导。教师可以先行查找、归纳一些学习文言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1、保留原词。即凡人、事、物等名词性的表意词可以保留不动。2、改换词语。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3、增补词语。即将文言文中常省略的各种句子成分补充译出来。4、删略词语。即将文言中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当然这些内容不一定全教给学生,但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 ”中安排了相关的训练内容: “温故知新” 、“口语交际”、“ 习作”三个栏目。“ 温故知新”中的“ 拓展与交流”以总结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童话学习进行评价与叫,尤其是从学习方法哂纳感进行了总结。“阅读平台” 提供的寓言诗意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口语交际” 和“习作” 也是围绕寓言、童话来进行的。“ 大家谈:寓言和童话 ”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延续。意在使学生通过有条理、有重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在“童话、寓言”王国里尽情遨游、捕捉乐趣、受到启迪。“ 习作” 是编写童话。这是一次有意思的习作实践,也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教学本单元可用 14 课时。精读课文 8 课时,略读课文 2 课时,“语文百花园一 ”4 课时。10单元学习目标:1、 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 20 个,会写生字 23 个。2、 能够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的意思,积累成语。3、 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作用。4、 指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5、 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6、 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学习状态分析:本单元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为主。故事生动、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爱。但也正由于童话作品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往往更容易被奇异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外貌所吸引,而忽略对内容本身地深入理解、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体会。因此教学时,不但要关注到学生兴趣,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说说受到触动的理由,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了解童话、寓言的表达方法。111.稻草人 NO教材简介: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12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教学要求: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教具准备:1、 生字词语卡片。2、 稻草人的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a. 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b. 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13体会:a. 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b. 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c. 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a. 给课文分段: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2.用一句话话概括 1-2 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B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2齐读本段;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14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C 学生通读 1-5 自然段;质疑问难。第二课时 讲授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 6-8 自然段,思考:a. 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b. 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c. 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 ”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 6-8 自然段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b 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15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七总结全文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九语段仿写: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板书设计:1、稻草人稻草人 飞蛾下子 老妇人(善良) 焦急、担心、愤恨、悲伤(可怜)教学后记:162、寓言两则 NO教材简析:自相矛盾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要前后一致,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学会 4 个会认字和 5 个会写字。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3、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会 4 个会认字和 5 个会写字。2、正确朗读自相矛盾 ,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17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2、教师引导学生:低、中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2、指名读生字、词语。 “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3、教师范读课文。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 ”“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18解。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理解过程中“坚、利、于 ”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 “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5、为什么“弗能应也”?- 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四、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交流。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语。19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板书设计:2 寓言二则之自相矛盾我的矛 我的盾物莫能陷也于物 无不陷也锐利 戳得穿 坚固 戳不穿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正确朗读画蛇添足 ,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2、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划出生字,读准字音)(二)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三)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20展?结果怎样呢?(四)发生:学生读 1、2 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一人蛇先成” ,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 (个别读)(六)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理解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带着理解读一读。三、学以致用: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21四、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 (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分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3、收集一些语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板书设计: 2 寓言二则之画蛇添足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寓意:教学后记:223、卖火柴的小女孩 NO56教材简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课文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又冷又饿,在街头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些美好的幻象。最后她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街头。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素质教育目标23(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 9 个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2理解重点句。(l)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2)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中心的能力。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四)美育渗透点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想象。(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感情朗读。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24和作者想象的合理。(二)难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疑点小女孩死后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她真的能飞到“没有寒冷,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吗?(四)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有感情地朗读加以深化理解。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抓重点,悟情感,通过析词句,议内容,领悟中心,引导感情朗读,升华学生情感。(二)学生活动设计讨论重难点问题,听录音、看投影、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启发谈话。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安徒生,19 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他家境贫寒,14 岁开始自谋生计。他一生写了 160 多篇童话。他的25童话爱憎分明,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其中之一。(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同桌交流)2检查自读情况。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写作顺序是怎样的?(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具体顺序:卖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板书: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三)学习“卖火柴”这一部分内容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大年夜,地点是街上,当时的天气冷极了,一幅悲惨、凄凉冷清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重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交流(反馈)a对小女孩的鞋是细节描写。(说明她穷得连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说明她被人欺负。 )b课文中对女孩的头发是细节描写, “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说明小女孩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却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丽。 )c “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是细26节描写。(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告诉人们,资本主义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头。 )d “天快黑了,又下着雪”是细节描写。(这样写能进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怜与孤独。 )4指导朗读。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值得同情。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感情。5总结扩展。这一段突出描写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没吃没穿又冷又饿,得不到同情和帮助,我们读了也禁不住万分同情,那么作者是怎么体现出这种感情,让我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呢?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呢?讨论交流。(体现在:(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2)动用对比烘托人物;(3)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四)布置作业l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五)教师巡视,学生质疑。第二课时(一)学习“擦火柴”这一部分内容1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生答)27(l)自由读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吗?”怎么理解?(卖不了火柴会挨打。她不敢随便取,因为火柴是他们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实在冷得受不了,终于抽出了一根,进一步说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会出现大火炉的幻景。 )2指出学法。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