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实录圆的周长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3情感目标:在观察、实验、猜想、 验证等活动中,渗透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三、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元硬币、茶叶筒或易拉罐、 圆形硬板、 纸杯 、直尺、水彩笔、 细线 、小 组测 量记录表、 计算器 、剪刀、三角板 2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1激发兴趣出示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美丽的图形圆,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请你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生:圆的周长是圆一周的长度。学生猜想并讨论。(1)师:我们的村长在卖村里的树的时候,他用手拃一拃树的周长,就能知道树的直径,估计出树的体积,他是怎样 算出直径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收 获。(2)师:看这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及细观察,共有三层。上层直径 30 米,中 层 50 米,下层 70 米。你 发现了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天台为什么圆的?生:天台是怎么建造的?生:天台的直径大周长就大。2、认识圆的周长出示课件3从准备的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 纸杯、 圆形硬板等物品中找出一个圆形来,并指出这些圆的周长。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大家指出来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生:(纷纷用手指出) 3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1)师:我们已经学过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生:四倍出示课件:正方形周长=边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固定值)(2)师:根据我们刚上课时圜丘坛的图片,三层中大家觉得周长哪层最大哪层最小?生:最下面那层周长最大,最上边那层周长最小。师:对。那大家看一下上中下三层的直径与周长有什么关系呢?生:直径大的周长大。师:对,那么圆的直径与周长有什么具体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共同探讨学习。4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1)师: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可以测量再计算;而圆的周长呢?各小组同学选出你手中的一个圆形物品来试一试,测量圆的周长,看看你们有哪些好的方法?生一:用直尺测量。4生二:先用绳子量,在用尺子量绳子。(2)汇报交流总结: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主要运用了几种方法:用细线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然后再把绸带拉直这种方法我们称为缠绕法;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数出直尺上的刻度差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滚动法。有同学先用水彩笔在硬币的圆周长上涂上颜色,然后将硬币在纸上沿直尺滚动一周,测量纸上留下的痕迹的长度,这也是滚动法;另外我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剪圆” 法,先用剪刀沿着 纸杯圆口剪下一条,剪得越细越好,然后测量纸条的长度;(3)师:把曲线化成直线进行测量是我们数学中常用的方法。出示课件 转化曲 直(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师:刚才大屏幕上圜(yun )丘坛有三个圆,这三个圆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吗?生:不能。师: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呢?(5)明确课题: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5合理猜想,强化主体:5师: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而且周长总是边长的 4 倍;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半径、直径)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半径大的周长大生:直径大的周长大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 4 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大概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3)小结并继续设疑:师: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 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出示课件:圆周长直径?师:请各小组讨论要想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需要做哪些工作?生: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师: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物品测量,并展示一下小组测量的结果。学生展示小组的成果:生一:老师,我们是用细绳围着硬币转一圈,找好细绳的长度,然后再6用直尺量出细绳的长度,最后这个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周长是7.9mm。生二:老师,我们和方法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是从茶叶桶上画一个点做个记号,然后把这个点与这张纸(他一边举一边说)的一边对齐,沿着纸的一边滚上一圈之后在纸上再画一个点,然后再把这两个点连起来,最后用直尺量出这条线段的距离,我认为也就是这个胶带的周长,是 18.6cm。二组的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将圆型硬片放在直尺的零刻度上滚动一周记下最后的刻度就算出了圆的周长。2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把各组测量结果填入下表。实 例直 径(厘米)周 长( 厘米)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 圆硬 币 2.5 7.9 3.16茶叶筒 6 18.6 3.10圆型硬片 10 31.4 3.14师: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 大多数是直径的几倍?刚才同学们已经对大小不同的圆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测算,能够得出一个什么结论?生: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在 3.1 到 3.2 之间。7出示课件:三倍多一些。3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师: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早在 1500 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而这个值就是圆周率,知道他叫什么吗?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出示关于圆周率的资料。师:同学们今天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当中将来也会产生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将为我们班有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那是因为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存在着误差:如:测量误差、读数误差、尺子刻度不一致、细线弹性不一致等等,通过这段文字资料你能确定圆周率的值了吗?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用希腊字母 表示,实际计算中 取近似值 3.14。出示课件:圆周率用 表示, 3.141592653实际计算中 3.14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师: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生:能。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多少倍? 出示课件:圆周长 直径 =( 圆周率)8圆周长 = 直径 圆周率C = d师: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板书: C = 2r(三) 、巩固 应用,形成能力1.判断a.圆周率就是 圆的周长 除以直径所得的商。 ( ) b.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 c.=3.14 ( )2.计算:出示课件:分别求 d=4 厘米、r=1.5 分米圆的周长3.解决实际应用(1)一辆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 0.6 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3.140.6=1.884(米)答:自行车前进 1.884 米。(2)摩天轮的半径是 5 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3.145231.4(米)答:大约在空中转过 31.4 米。(3)一个木桩的横截面周长是 37.68 厘米。它的直径是多少厘米?方法一:用方程解9解:设它的直径是 x 厘米。 3.14x=37.68 x=37.683.14 x=12方法二:用算术方法解d = C =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试卷
- 曾都区教师合同
- 餐厅劳务外包合同
- 材料合同作废说明 模板
- 北京市三方就业协议书样本
-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特色章末小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项目事故应急预案保证措施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质量检测(5-6单元)(含答案)
- 生物安全应急处置
- 制证一体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能源托管可行性报告
- 物业工程部岗位职责与要求
- 《后浇带施工》课件
- 眼部手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 抗生素的危害及合理使用
- 《小儿手足口病》课件
- 物流仓储项目介绍
- 《防雷电安全知识教育》秀课件
- 餐厅饭店顾客意见反馈表格模板(可修改)
- 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准确理解能力
- 小学教育课件教案:通过制作3D打印物品学习有关数学的几何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