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1摘要:本次课设的题目为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它是一次综合性课程设计,是以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多个学科为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努力来完成的一项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换档拨叉的工艺设计及有关工艺装备的设计。本篇说明书分析了拖拉机二三档拨叉的基本概况,例如:工作环境,结构特点,材料的性质及其加工特性等。分析了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的方法,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工艺路线的制定和选择。并且对有关设备的选择与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对加工中易产生的缺陷和防范措施也做了说明。在夹具设计中,根据车床、铣床、钻床夹具的特点,说明了如何进行定位、加紧、以及误差分析、技术条件的制定。说明书在编写和设计中,参考了有关文献和资料,在参考资料索引中有详细说明。关键词:二三档拨叉;工作表面粗糙度;定位销孔;夹具;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2第一章 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工作状态:工作频繁。工作条件:工作表面有冲击,受力较大。1.2 零件的结构分析从附页中给出的零件图可以看出,换挡拨叉是由铸钢经铣削、车削,钻削、磨削等多种加工手段加工而成的零件。总体看来,整体的精度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有内换挡轴孔的公称尺寸达到八级,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内换挡轴孔的公称尺寸为 15H8 表面粗糙度为 3.2,并且加工出半径为 1mm 的倒角,表面粗糙度为 12.5,中线为后续各个形位公差的基准。定位销孔公称尺寸为5H14,其表面粗糙度为 12.5。纵槽的公称尺寸 粗糙度为 12.5 其对称中心距2.013离端面为 12mm。零件的工作部分是拨叉脚,两脚间的距离为 50H12,内侧粗糙度为12.5.拨叉脚高 20mm,需经过淬火处理,增加其硬度和耐磨度。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为 6.3. 两叉脚由半径为 28mm 的圆弧连接。其厚度为 5.5mm,未作热处理。1.3 零件技术条件分析1.3.1 表面精度总体看来换挡拨叉的表面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为它是变速器的拨叉,只有叉脚工作,其整个零件的机械强度不是很高,从使用的材料就能看出,铸钢耐磨,但是叉脚却需淬火处理,增加其强度。内换挡轴孔粗糙度要求最高是只达到 3.2 ,因m为需要与轴配合,而其他部分几乎不与别的零件相接处,所以其最低粗糙度一般较低。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31.3.2 表面间的位置精度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内换挡轴孔中线为表面间的位置精度基准,叉脚要保持一定的垂直度,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 0.1 .m1.3.3 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零件毛坯选用,需要进行热处理(正火)使表面硬度达到要求,淬硬深度为0,7-1.2mm,使材料的硬度提高,达到工作要求(HRC50)。最终检验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尺寸以及设计要求进行检验。1.4 零件材料及切削加工性换挡毛坯选用材料 ZG310-570。热处理后 HRC50 (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化学成分:含 C 0.50%,Si 0.6%,Mn 0.9%,P 0.04%,S 0.04%。1.5 零件图尺寸标注分析以及基准的确定如零件图尺寸标注所示,以加工后内换挡轴孔中心线为工序基准,将内换挡轴孔绞制后确定,以后工序中孔的位置,槽的位置,成型面的位置都是以大圆端面为工序基准确定的,而孔的深度,槽的深度等都是以轴线为设计基准的。1.6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零件中拨叉脚的加工为加工重点,粗加工后淬火使其表面硬度达到 HRC50,所以需要通过磨削才能加工。拨叉脚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 0.1 .其他一些表面粗铣m半精铣即可达到其所需要的粗糙度要求。 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4第二章 毛坯的设计2.1 毛坯种类的确定毛坯尺寸、形状、材料的选择是根据所要加工的零件的形状、尺寸、工作条件、状态、生产类型等诸多因素决定的。由于零件的基本外形并不规则,且生产类型是批量生产,为了保证高生产率,毛坯可以选择铸钢,以便于进行连续加工,避免装卸麻烦,耽误时间。因 ZG310-570 属一般铸钢,由于材料的刚度较差,在工作部分拨叉脚处粗加工后需要淬火处理后才可以进行磨削加工。2.2 毛坯的工艺要求2.2.1 毛坯的余量和公差由于材料比较好加工,所以毛坯零件头部可选长 33mm 宽 22mm,拨叉脚厚度为11mm 拨叉脚间距离为 45mm。 (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表 12-26)2.2.2 毛坯的技术要求及说明铸件正火热处理后的硬度达到 180-129HB。1铸件表面应去除毛刺、披缝结构瘤和粘沙等,不应有裂纹、沙眼和局部疏松、2多针孔及夹渣缺陷。去除锐边毛刺。3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5第三章 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3.1 工艺路线的制定3.1.1 工艺路线的选择由上面的零件结构分析可知:主要包括孔、槽、成型面。其中孔包括定位销孔;槽包括操纵槽。以已加工表面为定位基准,再综合其它精度要求和一些细节问题可以初步确定如下方案:00.毛坯10. 粗车端面(尺寸为 30mm)15. 钻内换挡轴孔(尺寸为 15mm)包括钻孔和车倒角 1mm20. 校正拔插脚,保证两端面余量均匀30. 粗铣拔叉脚两端面 达到厚度为 7.6mm40. 铣拨叉脚内侧面保证 50H12mm50. 铣操纵槽(即尺寸为 13mm 槽)对称面距端面 12mm60. 钻定位销孔(即 5H14mm 的孔)70. 拨叉脚局部淬火,硬度为 HRC50 淬深 0.7-0.2mm80. 校正拨叉脚端面对 15H8 的垂直度小于等于 0.1mm90. 磨拨叉脚两端面至 mm,对 15H8 的垂直度小于等于 0.1mm15.07100. 清洗110检验 此方案优点:1. 同种类加工尽量在该种类加工机床上一次完成;2.一端上的加工尽量一次完成,省去的装卸工件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63.加工次序安排合理,保证了工件加工的精度要求。4.定位准确,提高了工作精度要求。重要工序分析:40.粗加工,使拨叉脚成为定位基准80.先淬火,保证硬度,若后淬火则变形,不能保证精度要求。100铣拨叉脚两端同时进行磨削加工,提高加工作速度,且保证一定的垂直度要求。15.大端面没有精度要求,直接用车刀进行加工。70. 加工定位销孔,固定内换挡轴孔,操纵槽固定,拨叉脚固定。110压力冲洗,由于在加工孔时,孔径较小,产生毛刺不易清除,采用压力冲洗的办法冲洗残留在孔中的毛刺。3.1.2 加工方法及所用刀具的选择车刀:YT15 外圆车刀钻孔至 14mm:麻花钻 镗孔至 14.8mm:YT15 扩孔刀铰孔 15H8:YT15 铰刀粗铣拨叉脚端面: L25X12 直齿三面刃铣刀,YT15 刀片,20 齿 铣拨叉内脚面: L25X12 直齿三面刃铣刀,YT15 刀片,20 齿铣操纵槽: L25X12 直齿三面刃铣刀,YT15 刀片,20 齿钻 5H14 孔:麻花钻 5mm 磨拨叉脚端面:WA46KP350*40*127 砂轮 3.1.3 工序的阶段划分对于内轴孔加工:钻镗铰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7对于销孔的加工:钻对于操纵槽的加工:粗铣即可达到加工要求拨叉脚加工:粗铣热处理磨3.2 工序尺寸的确定10、15:车端面端面粗车加工余量为:a=3mm(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20: 钻 15H8 内换挡轴孔加工余量为a=1 保证 14H8(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镗 15H8 内换挡轴孔加工余量为a=0.8mm 保证 14.8H8铰 15H8 内换挡轴孔至 15 加工余量为a=0.2mm,保证 15H8(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倒角直接加工出40,100:加工拨叉脚两端面粗铣拨叉脚两端面加工余量:a=3.4 经热处理后(淬火)磨平面其加工余量 a=0.6mm,达到公称尺寸 mm15.07(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50:直接铣出拨叉脚内端面加工余量为 a=2.5mm60:直接铣出操纵槽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8达到公称尺寸要求 mm5.01310:热处理保证硬度在 180-129HB 之间第四章 设备的选择4.1 机床的选择4.1.1 车床的选择该机床应该具有车外圆、端面、铣端面、钻孔等能力,并且能在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的同时,适应大批量生产要求;从工件自身的外形和尺寸来看,应该选择小型机床,这样不仅便于加工,同时也增加了工件定位的精确性。根据这个原则进行选择。经筛选,选择 C336-1 为加换挡拨叉的六角机床。4.1.2 铣床的选择:X62W 万能铣床。4.1.3 钻床的选择:立式钻床 Z518 主要参数:最大钻孔直径:18 满足工件钻削加工要求。4.1.4 磨床的选择:外圆磨床 M7120A 主要参数如下:磨削工件最大尺寸:高度 320mm,长度 630mm,宽度 200mm。4.2 量具的选择本次加工涉及到外圆加工、孔的加工、槽的加工、端面的加工、倒角的加工、成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9型面的加工。因此可选用量具:游标卡尺:长度测量 轴径测量塞 规:孔径的测量样 板:倒角的测量外径千分尺:大端外径测量(因为表面粗糙度很高,径向尺寸误差要求也很高)第五章 夹具设计5.1 钻床夹具设计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零件体很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何能把孔精确的加工出来是我们设计的重点。5.1.1 加工工序零件如图 5.1 所示: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10图 5.1要保证定位销孔尺寸精度,还要保证小孔的位置精度。要保证装夹的稳定与精度,务必保证所有的定位基面是加工过的,即保证大规模生产时位置精度和尺寸保持一致。5.1.2 定位方案零件的定位是通过夹具来定位的,以钻定位销孔为例,如下图所示。零件的横向定位是通过偏心轮实现的,操纵槽经过了前一步加工,保证了平行度、公称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纵向定位由 15h6 的心轴来定位,内换挡轴孔经过加工后保证了平行度和形位公差。其轴线作为夹具的形位公差的基准。绕横向转动的自由度由定位销来限制。这样零件就固定了。既保证了定位的可靠,又保证了大规模生产时位置精度和尺寸保持一致。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11图 5.25.1.3 对刀引刀方案机床夹具装在机床上后,应还应使刀具切削刃相对于工件或夹具定位元件能处于正确位置,这里我们可以采用钻床夹具的钻套导向元件,钻套是引导加工刀具的元件,其作用是确定刀具相对夹具定位元件的位置,引导钻头等孔加工刀具,提高其刚性,防止在加工中发生偏斜。该零件上的定位销孔直径 5H14,因此,可选择下面尺寸的固定钻套 5F7 10M6 20 和衬套 A10 15。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125.1.4 尺寸确定与工艺要求的标注1、有国家标准的零件均采用标准件;2、夹具的轮廓尺寸:150 110 190mm35.2 夹具构造特点及原理构造特点:箱式结构原 理:用工件定位基准与夹具上确定工件位置的定位原件接触实现定位。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13课设总结通过三周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及时的圆满完成了变速器二三档拨叉工艺规程以及夹具的设计的课设任务。通过本次课设对它的结构、功能,对变速器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它的工艺规程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去设计专用夹具,如何根据零件去选择机床、选择刀具、选择量具。在本次课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不仅巩固了了基本知识,还扩展了知识面,而且对于对知识的运用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总之,这次课设既巩固了知识,还提高了能力。这是锻炼大学生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要在这样一些实践中不断的累积知识和经验,掌握更多的技巧和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最后,我要感谢这几周为我们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们,没有你们的细心指导和安排,我们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你们就像课设海洋中的灯塔,指引我们的方向,再次感谢你们参考资料: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王宝玺.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 张耀晨.机械加工工艺学手册 徐行知.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14目录摘要 .1第一章 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 .2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151.1 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 21.2 零件的结构分析 21.3 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21.3.1 表面精度 21.3.2 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21.3.3 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 .31.4 零件材料及切削加工性 .31.5 零件图尺寸标注分析以及基准的确定 31.6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第二章 毛坯的设计 .42.1 毛坯种类的确定 .42.2 毛坯的工艺要求 .42.2.1 毛坯的余量和公差 42.2.2 毛坯的技术要求及说明 4第 3 章 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53.1 工艺路线的制定 .53.1.1 工艺路线的选择 53.1.2 加工方法及所用刀具的选择 63.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