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平同志在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_第1页
李金平同志在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_第2页
李金平同志在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_第3页
李金平同志在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_第4页
李金平同志在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 金 平 同 志在 全 市 再 就 业 工 作 表 彰 暨 劳 动 保 障 工 作 大 会 上 的 讲 话(2005 年 1 月 20 日)同志们:全省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和劳动保障工作会 议闭会不久,在年前各项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市政府就决定召开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这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表彰先进,交流经验,进一步推动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今天的大会上岳勇市长将作重要讲话,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一 、 肯 定 成 绩 , 劳 动 保 障 工 作 要 不 断 总 结 新 经 验2004 年,全市劳动 保障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热点,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就业再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狠抓政策落 实,再就业资金投入、小额贷款、主辅分离等政策难点有所突破,各项指标均完成了2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 138%、124%、1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调控目标之内。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劳务输出 54.2 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国有企 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到 100%,“两个确保”继续 得到巩固。养老、失 业、医疗、工伤、生育各项社会保险工作取得新进展。高技能人才建设步伐加快。组织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3130 人,培训合格新技师 836 人,开展创业培训 1605 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 7840 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6385 人。维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县 两级都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幅度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和处理工作普遍加强,依法处理劳动保障争议案件 302 件,结案率达到 95%以上。一些突出矛盾得到及时化解。认真开展了针对不签劳动合同、非法使用童工、违法职业介绍、拖欠工资等行为的专项整治活动,为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 539 万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 、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更是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与会的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劳动保障战线的广大干部3职工,向为劳动保障工作做出贡献的社会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创新思路,劳动保障工作要不断适应新要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工群众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需要越来越高,劳动保障与现实社会需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就业的巨大压力将长期存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基金总体支撑能力比较脆弱,劳动关系呈现复杂状况,合理调节工资收入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等等。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各项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 展、稳定” 的工作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坚持劳动保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 展。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形势更为紧迫;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利益关系更趋多元化,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渐拉大;随着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诉求更加强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权益的4同时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基础建设,努力实现劳动保障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二)坚持整体协调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就 业再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善于把握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更加自觉地促进各项工作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能力,使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为提高收入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调动和激发劳动者就业和创业的积极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新型劳动关系,拓展社保基金缴费渠道,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才能促进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才能做到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和稳定,劳动保障的整体功能才能真正彰显和发挥。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劳动保障工作上,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在工作目的上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增长中不断增加就业岗位,逐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劳动条件,积累社会保障资金,提高保障能力;就是要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建立健全公5共服务体系,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职业培训、薪酬分配制度,健全劳动法制和劳动监察体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在工作措施上要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技能培训等工作上,分门别类,因人而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把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三是在工作方式上要体现人本为先,在过去的一年里,劳动保障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工资指导线,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解决养老金历史拖欠,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等,有效地提高了各阶层职工群众的收入,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在今后工作中,劳动保障系统要进一步倡导人本为先的思想,转变工作作风,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保障制度的优越性。三、突出重点,劳动保障工作要不断开创新局面 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工作,要在重点、热 点、难点问题上着力使劲,在狠抓工作落实上见新成效,在健全长效机制上取得新进展,在完善政策上有新突破,在强化基础管理上出新成果,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一)统筹兼顾,扩大城乡就业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方针,在扩大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质量,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6阶。一是要深入落实扶持政策,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施扶持政策,是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重大举措。当前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关键是要狠抓落实,不断扩大政策效应。要突破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落实中的难点。要学习借鉴外地在这方面的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要抓住难点,深入调研,找出症结,探索办法。要完善自上而下的督办检查制度和自下而上的监督举报制度,强化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争取人大、政协重视,加强定期检查、重点抽查、跟踪排查,狠抓工作和政策落实。要健全落实再就业政策的评估机制,以群众满意程度和工作实效为评价标准,对各地资金投入、政策落实、新增岗位、就业服务对照考评、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并将评估结果与评先晋级、资金分配挂钩,强化责任、承担压力、增强动力,把再就业工作推向深入,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走上就业和创业之路。二是要坚持市场导向,推进并轨工作。国务院要求,用 2-3 年时间基本解决计划经济遗留的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2005 年全国基本完成并轨工作。并轨是大势所趋,时间拖得越长,资金积累越多,支付成本越高。各地要千方百计做好在中心人员全部出中心工作,并依法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要加强并轨政策的衔接,妥善处理债权债务、社保接续和促进再就业等问题。对于年龄偏大、又无就业能力的“4050”人员 ,主要采取协议缴纳保险的办法妥善处理,既接续保险关系,又从根本上保障其基本生活。要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坚持7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要建立鼓励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有劳动能力、三次推荐就业岗位不去的下岗职工,可以停发其基本生活费,不能养懒汉;对愿意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可适当予以补偿。三是要建立服务平台,扩大劳务输出。要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强化再就业服务。要把农民外出务工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服务平台。要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一些行业和工种用工短缺的有利时机,建立专门组织, 发展劳务协作,引导更多富余劳动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外出务工和进城就业,实现农民有序转移。要建立劳务输出和输入基地,实现供求对接。要健全服务网络,充分发挥驻外劳务机构的前沿阵地作用和乡镇街道社区机构的组织作用,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培训、劳务派遣和维权“一条 龙” 服务,做到“输出有基地、求职有岗位、就业有技能、服务有组织、权益有保障”,确保广大 农民输得出、干有 岗、得实惠、能发展。四是要强化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实践证明,有一技之长,就业有门;技能缺乏,就业无望。各地要把培训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师、技能培训。要面向市场,因人施教,增强培训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有效性,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要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带动各类高、中级技能8人才梯次发展。要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健全“使用与培 训、 鉴定、考评相结合,待遇与 业绩、 贡献相联系”的机制,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调动劳动者参加培训、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二)部门联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利在当前,功在长远。一是要加强工作衔接,巩固基本生活保障。生存是最基本的人权,社会保障首先要保生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救济等要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并在保障政策、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上衔接,做到部门密切配合、政策相互对应、标准相互衔接、对象不留空档,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使居民不论处于哪个阶段、哪种状态,生活都有保障。要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实事求是、有进有出。要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推进农村贫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化。二是要扩大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社会的“安全网”、改革的“减震器”、公平的“调节器” 。劳动、税务部门要会同工商等部门联手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逐步将城乡各类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提高社保基金支撑能力。要突出扩面重点,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参保力度。要严格实行五险统一核定、一票征收、按比例分账办法。用人单位,该缴的必须缴到位;劳动保障部门,该核9的要核到位;税务部门,该征的要征到位;财政部门,该补贴的要预算补到位。对企业欠缴的社保费,地方无权作挂账处理,更不能随意减免;特殊情况确需挂账的,必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当地财政必须分期分批补贴到位。要大力推进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实现五大险种协调发展。特别是医疗保险要科学测算,坚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在落实医患人员待遇上既要严格政策,又要保证治病,做到科学预测、总量控制、重点倾斜、合理调节、严格结算、奖惩兑现。要重点抓好做实个人账户、推进市级统筹工作,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创新和机制健全。要强化规范管理,做到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待遇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行业、单位的政策相统一,各项数据和工作台帐等基础工作要夯实。要加强基金监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整。三是要探索救助办法,改善特困群体的生存条件。目前,仍然有部分人员因为生理、疾病、失业、灾害等原因,生活还很困难,不予以救助,难以生存,无法发展。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公民生存的最基本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就业异地化趋势显现,加之经济、社会急剧变革,迫切需要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为弱势群体编织一张安全网。各地应尽快建立以基本社会保险为基础,以低保、医疗和教育救助为重点,以单位缴纳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社会捐助为补充,管理规范、运转协调、网络健全、服务完善、水平适当、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10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加大力度,依法依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必须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一是要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定形式,是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要加大劳动合同签订力度,以民营、私营、个体经济和农民工为重点,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要严格履行劳动合同,督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切实按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保证职工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要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终 止、解除行为,促进劳动关系调整法制化、规范化。二是要加强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企业工资分配,关系到劳动者切身利益,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是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要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重点加强对建筑行业和民营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的监管,确保职工能按时足额拿到工资。要继续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推行农民工工资由银行代发按时支付及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从源头遏制拖欠工资行为。要完善宏观调控办法,充分发挥工资指导线作用,促进用人单位搞好内部分配,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三是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各地要把协调劳动关系、平衡各类社会群体利益、维护企业11和社会稳定,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在各类企业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职工集体与企业出资方和行政方之间平等协商的对话机制,落实职工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利,减少集体争议和纠纷。要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完善协调制度,切实发挥三方协调机制作用。 四是要强化维权执法,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提高仲裁队伍职业化水平;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充实劳动保障执法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