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相比于其前版《GB 11562-1989》,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1. 视野范围的细化与扩展:1994版标准对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包括直接视野、间接视野以及通过后视镜获得的视野等,并明确了各类车辆应达到的最小视野范围,相比1989版标准,这些要求更为严格和具体。

  2. 测量方法的改进:新标准引入了更科学、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来评估驾驶员视野,包括使用先进的光学仪器和三维坐标系统来定位视野边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这有助于制造商在设计阶段就能更好地满足视野要求。

  3. 适应性增强:考虑到技术进步和车辆类型的发展,1994版标准对不同类别车辆(如轿车、客车、货车等)的视野需求进行了分类规定,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汽车类型。

  4. 安全标准提升:新标准在制定时考虑了更多安全因素,强调了视野对于预防交通事故、保障行人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提高了对驾驶员前方视野的总体要求,以促进道路交通安全。

  5. 法规协调性:为了与国际通行标准和法规保持一致,1994版标准还参考并采纳了一些国际上的先进标准和研究成果,增强了我国汽车行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6. 术语定义的明确:对关键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和明确,使得标准内容更加清晰易懂,便于行业内的统一理解和执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1562-2014
  • 1994-05-31 颁布
  • 1995-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_第1页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_第2页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11562一941562标准适用于M;类汽车。2引用标准1556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11563汽车 11559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三维坐标系指汽车制造厂在最初设计阶段确定的由三个正交的基准平面组成的坐标系统见附录A(补充件)图这三个基准平面是:直于常规定通过左右前轮中心,车纵向对称平面直于维坐标系用来决定图样上设计点的位置和实车上这些点位置之间的尺寸关系。面上的标记符号。所使用的基准标记在三维坐标系的X,Y,汽车制造厂规定。这些基准标记可以用作车身总成的控制点。设计座椅靠背角指通过实际座椅靠背角指座椅处于最低和最后位置时,通过际靠背角理论上相当于设计靠背角 1562一94与通过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线的纵向铅垂平面、点用于检查汽车视野是否符合要求。通常用V, ,V:两点表示图1)。点、 11563规定。所用装置按 11559规定。图1),点指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以: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察物体时图2,图3),15. 5 P:连线的交点(见图2、图3)6 称“眼点”),E,3,别为头部中心点置时的左右两只眼点,它们用于评价图3),光线与表面成直角测量时)不小于70的区域。柱指位于透明的零件),如门框、风窗玻璃镶条、支撑附件等。技术要求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必须满足下述要求。些基准点是:a. V;点水平向前偏左17。的基准点a;b. V;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70的基准点b,c. V: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50的基准点c,d在汽车纵向对称平面另一侧,应增加3个辅助基准点a, b, c,它们与a,b,的规定测量,每根图3)。若两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通过V,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0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两个平面垂直于方的范围内,除了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见图4)。但是以下情况除外:直径小于0. 5 小于1. 0 认为是视野障碍;是导线直径小于0. 5 允许三根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c最大直径为。03 线是竖直的,最小间距1. 25 导线是水平的,最小间距2. 0 认为是视野障碍。该平面相对水平面至少后下倾斜101562一94时,则转向盘上边缘以下的仪表板所构成的障碍是允许的。5测1 三维坐标系的X,Y,表1所示。表1X Y Z 68一5 665 V, 68一5 589 表1给出的是设计靠背角25“时的基本坐标,坐标的正方向如图1所示。若设计座椅靠背角不是250时,则按表4对X,点位置,表2和表3所示表2 点 X Y Z P, 35 一20627 P, 63 47 627 0 627 表2给出的是设计座椅靠背角25。时的基本坐标,坐标的正方向如图1所示。表3给出的是座椅水平调节范围超过108 设计座椅靠背角不是25。时,各坐标须按表4进行修正。表3 椅水平调节范围X 108 一13121132 一22133 一32146 一42158以上 一491562一94表4靠背角(。)水平坐标垂直坐标一水平坐标垂直坐标 Z X 公Z 5 一186 28 23 一18 5 6 一177 27 一9 3 7 一167 27 5 0 0 8 一157 27 6 9 一3 9 一147 26 ” 17 一5 10 一137 25 吕 26 一8 11 一128 24 2, 34 一11 12 一118 23 30 43 一14 13 一109 22 51 一18 14 一99 21 32 59 一21 15 一90 20 33 67 一24 16 一81 18 3 76 一28 17 一72 17 35 84 一32 18 一62 15 36 92 一35 19 一53 13 37 100 一39 20 一44 11 3吕 108 一43 21 一35 9 3, 115 一48 22 一26 7 ! 123 一52 点位置 E;和E:距P,各为104 ,距E:为65 图5),:和E。距P:各为104 :距E。为65 图5)区的确定按附录A(补充件)规定程序确定。位置,如表2和表3所示25。以外的设计靠背角的修正值如表4所示。:a. 面:从此平面与b. 面:从此平面与S,S:截面投影在目障碍角在该平面内测量,如图3所示6. ;和E:的连接线绕P,旋转,使E,至左面外侧的切线与E, ,E:连线成直角,从E,1562一94向左面外侧作切线和从E:向左E:点作前一切线平行线,与后一切线所成的平面视野角度即为驾驶员(左)侧的图3):和E的连接线绕P:旋转,使E。至右面外侧的切线与。连线成直角,从E:向右面内侧做切线和从E。向右E:点作后一切线平行线,与前一切线所成的平面视野角度即为乘员(右)侧的双目障碍角(见图3)3 , 4. 4 , 4. 5要求检查视野障碍。(1)汽车纵向中间平面的迹线(2)通过)通过V:及V:点的纵向铅垂平面的迹线图1座位靠背角为25。时的“V”点的确定1562一94从一VP图2 拐位员侧的1562一94水平面前方向下麟八一、汽车曲方左向下40面图4驾驶员前方1800内视野评价(E,)E,丁P,R)11(L)1562一94附录充件)图建立在一个基准平面上,其上标有图此平面应是水平面,且平整、坚固。两个测量标尺牢固地固定在其表面上。标尺最小分辨度为标尺互相垂直,其交点为零点。坐标轴,每隔250 记录所测得的数据,以便在检查车辆时能得到校正。图1562一94通过前轮中心线的铅垂平面在地面上的轨迹地面上的荃本参考标记汽车纵向中间平面在地面上的轨迹坐标尺使前轮充分远离坐标尺,给工作留出位置地面零点坐标尺相互间为90“角,牢固固定在地面上使汽车纵向中间平面充分远离坐标尺,给工作留出位置汽车装有高度可调节的悬架装置时,试验应在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正常使用状况下进行在测量之前,应采取有效方法将主要基准标记置于设计时所确定的坐标位置上。汽车处于整备质量状态,除驾驶员座上的人体模型外,再加一前座乘员,乘员质量为人体模型质量加减其1的公差另外,对汽车横向和纵向位置进行调整,以便将汽车准确地放在相应的坐标系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