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答案参考: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_第1页
作业答案参考: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_第2页
作业答案参考: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_第3页
作业答案参考: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_第4页
作业答案参考: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答案参考: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1、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注意到,小学 36 年级的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称为习作,这是强调了小学作文练习的性质,不同于中学生和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学家的创作。小学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目的,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最基本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明确了“练习“的性质,就不会、也不应再对小学生的作文提过早、过高、过难的要求了。高、难的要求可能对一小部分尖子生有利,但肯定会阻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把强调“真情实感“写入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克服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学2、自由表达与个性化写作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认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都包含了自由表达的意思。为保证学生的自由表达,在作文中写出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相对于过去“大纲“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更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鼓励自由表达,实现写作的个性化,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在自然和自由的状态下作文,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地写日记、周记;编童话、故事;经常写一些生活随笔,读书笔记。这些限制少的自由文体的写作,看似无规范,随心所欲,行文却极其自然往往能发现生活,抒写出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反映儿童“本真“的生活。教师应为儿童撑起一把“保护伞“,提供自由、自然、宽松、宽容、安全的支持性环境。3,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家知道,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无兴趣,无兴趣是因为失去了自信,而失去自信是因为失败的次数太多。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倒过来,让学生多获得成功的体验,问题不就解决了。在平时,我认为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有写作动机,二是有东西可写,三是能够写出来。其中“有东西可写“与“有写作动机“联系密切。没有写作动机,就不会想写,就不会去积极搜集材料,也就不会“有东西可写“。如果第一、二个重要方面解决不了,那么能够写出来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写作动机是关键。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目的是学习动机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而儿童恰恰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有强烈的“发表欲“,这只要看一看小学低年级学生随处乱涂乱画的符号和文字就已经很清楚了。心理学认为.小学生阶段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但熟悉和关心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家长们都知道,很多小学生最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很多老师也认为作文难教。针对作文教学的这一现实情语文课程标准在“写话“习作“目标设定方面.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过搜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三学段阶段目标中的“兴趣“自信心“,.分享快乐“感情真挚“相互沟通“等表述拓展了“大纲“感情真实健康“的内涵,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信、愉快地写作,逐渐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主动而自信地写作。作为学习态度的两个重要方面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其作为一种内驱力,需要写作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教师评价所产生的成就感的不断强化,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昕,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J“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一开始就充满自信地去写,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并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学生愉快地、顺利地、成功地写作,保持激情状态,原因是激情状态下可以调动自身潜在的能量和以往的积累、储备,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师要想尽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写作活动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信心,保持写作的热情。如能通过写作实践使学生增加自信心,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人迷的程度,也就达到了叶老“教是为了不教“的最佳教学状态,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关注、倡导的情感态度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兴趣决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激发兴趣,这种提法本身就包含了承认学习也存在着枯燥性这个前提。任何东西强调一过头,谬误就可能接踵而来。激发兴趣的同时也需有必要的检查督促和严格的要求。一、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1、将作文课改换为表达课改为“表达”有多方面好处:首先,用“表达”在写作教学中更能直接给教师和学生以一个明白的质的定性、定向。它将指令教师和学生从片面地以范文推动作文的写作教学思路上退出,真正走上写自己、写生活的作文教学思路。按照这一质的规定,我们的评阅作文的标准也就大大降低了:只要能清楚明确、合理有序、语句通畅地进行表达的,基本上就是达标的作文了。这才真正符合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这里谈的是作文评价的定位问题,并不是不要学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做中国将会少出很多作家,其实正相反,这种合乎教育科学的做法,将会大面积地推动作文教学的前进,促进更多的优秀的作家诞生。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培养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写作(表达)观,促进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再者,作为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语言(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二,这样一来,可进一步将语文教学明确划分为两大块:学习与表达。学习,指的是通过阅读课文所实现的各种有关学习。它一方面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转化为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表达,是指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所知的生活内容传达出来,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方面。“学习”与“表达”既各有自身的独立性,又有相互影响的联系性和相互推动的促进性。这是不用解说的了。在教材的编排上,可打破长期以来在单元课文后只附一作文训练的惯例,改编排为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表达训练(现在的一些初中语文教材在单元课文后设“口语交际”体现了这一点;但其内容单一,数量偏少,而且又少有联系平常普通生活内容的) ,当然最好注意其与单元课文的联系性、同步性。在这种编排中,课文篇数肯定要相对减少一点,表达课数量肯定要相对增多一点。这样做,一是改变长期以来读的多、 (表达)练的少、效果差的弊病;二是将表达训练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提高表达训练效果;三是可以大大减轻学生课后繁重的表达训练(即过去的语文大纲 ,今天的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后笔头训练)的负担, (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课后表达训练是没有落实的)更可使学生将课后时间多用来阅读课外书籍、参与社会活动等。第三、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并行训练,形成一种互动的训练。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说话头头是道,条理清楚,可写文章却下笔无言。此原因除上述的传统观念所致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少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结合的训练。设立表达课,可弥补这一不足。在教学中,可是单独的口头表达训练,也可是单独的书面表达训练,又可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相结合的训练。进行一定量的由“说”到“写”的训练,说后即写,实行“意-言-文”无表达环节间断的全过程训练,培养学生全面的表达能力。第四、设立表达课,有利于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彩,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姓语” ,有利于打破片面的文体作文教学观。表达课的内容可以说无所不包,它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将学习与生活互相转化和促进,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现在的新理念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将课外的内容引入课内,而又把握不当,常将语文课上成各种课外知识课,喧宾夺主,舍本取末;设立表达课,可将有关内容单独成课,借以训练表达,一石多鸟。片面的文体作文教学观,本身就是教条思想观念的产物,它束缚了学生能力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设立表达课,肯定将使不少教师惯有的片面的“文体作文训练计划”之类的东西不再实施,从而极大地解放学生,发展学生。2、可在中小学不分时段地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有人说,你在前面不是说要打破片面的文体作文写作训练吗,怎么自相矛盾?请勿误解。我这里所言并不是说要进行有时段、分文体的议论文训练,而是针对长期以来学生只有到初中三年级才开始真正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而言的。我们应当知道一个生活常识:小学生也会争辩,也会找理找据地对某个问题进行肯定或否定。说事(叙述)和论理(议论) ,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并没有人生阶段的哪个先哪个后的规定,为什么我们的议论文写作训练要到初中三年级才进行呢?我想,原因有三:一是上述的将“写文章”看得太神圣了,二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三是忽视了生活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步,可从小学就开始。笔者某年曾在初中一年级作文教学中,在未学议论文之时,就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结果,初一年级的学生写得并不比初三年级的学生差。后来这一尝试因种种原因而未能连续、长期地进行;但其成效已现。二、教学行为的改变作文教学素有语文的半壁江山之称。作文关乎的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而且是素养的提高和心灵的丰富。作文教学历来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更不用说创新作文,实在是硬骨头一块!但是不能因为它硬就避之不及,我们不仅不能回避还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这也是当前所有中学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最具挑战性的课题。随之而来的创新作文辅导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头号难题,这里就我自学习以来实际作文教学中所得的点滴积累与各位商榷,望不吝赐教。1、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3、开放学生思维方式,写出创新作文;4、摒弃模式化,提倡个性化;5、关注学生审美情趣;6、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因此,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要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进而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开放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其写出创新作文。并注意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摒弃模式化倾向,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观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情真意切、个性鲜明的作文。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1、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注意到,小学 36 年级的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称为习作,这是强调了小学作文练习的性质,不同于中学生和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学家的创作。小学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目的,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最基本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明确了“练习“的性质,就不会、也不应再对小学生的作文提过早、过高、过难的要求了。高、难的要求可能对一小部分尖子生有利,但肯定会阻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把强调“真情实感“写入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克服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学2、自由表达与个性化写作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认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都包含了自由表达的意思。为保证学生的自由表达,在作文中写出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相对于过去“大纲“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更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鼓励自由表达,实现写作的个性化,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在自然和自由的状态下作文,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地写日记、周记;编童话、故事;经常写一些生活随笔,读书笔记。这些限制少的自由文体的写作,看似无规范,随心所欲,行文却极其自然往往能发现生活,抒写出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反映儿童“本真“的生活。教师应为儿童撑起一把“保护伞“,提供自由、自然、宽松、宽容、安全的支持性环境。3,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家知道,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无兴趣,无兴趣是因为失去了自信,而失去自信是因为失败的次数太多。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倒过来,让学生多获得成功的体验,问题不就解决了。在平时,我认为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有写作动机,二是有东西可写,三是能够写出来。其中“有东西可写“与“有写作动机“联系密切。没有写作动机,就不会想写,就不会去积极搜集材料,也就不会“有东西可写“。如果第一、二个重要方面解决不了,那么能够写出来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写作动机是关键。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目的是学习动机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而儿童恰恰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有强烈的“发表欲“,这只要看一看小学低年级学生随处乱涂乱画的符号和文字就已经很清楚了。心理学认为.小学生阶段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但熟悉和关心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家长们都知道,很多小学生最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很多老师也认为作文难教。针对作文教学的这一现实情语文课程标准在“写话“习作“目标设定方面.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过搜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三学段阶段目标中的“兴趣“自信心“,.分享快乐“感情真挚“相互沟通“等表述拓展了“大纲“感情真实健康“的内涵,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信、愉快地写作,逐渐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主动而自信地写作。作为学习态度的两个重要方面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其作为一种内驱力,需要写作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教师评价所产生的成就感的不断强化,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昕,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J“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一开始就充满自信地去写,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并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学生愉快地、顺利地、成功地写作,保持激情状态,原因是激情状态下可以调动自身潜在的能量和以往的积累、储备,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师要想尽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写作活动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信心,保持写作的热情。如能通过写作实践使学生增加自信心,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人迷的程度,也就达到了叶老“教是为了不教“的最佳教学状态,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关注、倡导的情感态度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兴趣决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激发兴趣,这种提法本身就包含了承认学习也存在着枯燥性这个前提。任何东西强调一过头,谬误就可能接踵而来。激发兴趣的同时也需有必要的检查督促和严格的要求。一、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1、将作文课改换为表达课改为“表达”有多方面好处:首先,用“表达”在写作教学中更能直接给教师和学生以一个明白的质的定性、定向。它将指令教师和学生从片面地以范文推动作文的写作教学思路上退出,真正走上写自己、写生活的作文教学思路。按照这一质的规定,我们的评阅作文的标准也就大大降低了:只要能清楚明确、合理有序、语句通畅地进行表达的,基本上就是达标的作文了。这才真正符合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这里谈的是作文评价的定位问题,并不是不要学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做中国将会少出很多作家,其实正相反,这种合乎教育科学的做法,将会大面积地推动作文教学的前进,促进更多的优秀的作家诞生。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培养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写作(表达)观,促进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再者,作为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语言(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二,这样一来,可进一步将语文教学明确划分为两大块:学习与表达。学习,指的是通过阅读课文所实现的各种有关学习。它一方面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转化为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表达,是指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所知的生活内容传达出来,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方面。“学习”与“表达”既各有自身的独立性,又有相互影响的联系性和相互推动的促进性。这是不用解说的了。在教材的编排上,可打破长期以来在单元课文后只附一作文训练的惯例,改编排为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表达训练(现在的一些初中语文教材在单元课文后设“口语交际”体现了这一点;但其内容单一,数量偏少,而且又少有联系平常普通生活内容的) ,当然最好注意其与单元课文的联系性、同步性。在这种编排中,课文篇数肯定要相对减少一点,表达课数量肯定要相对增多一点。这样做,一是改变长期以来读的多、 (表达)练的少、效果差的弊病;二是将表达训练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提高表达训练效果;三是可以大大减轻学生课后繁重的表达训练(即过去的语文大纲 ,今天的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后笔头训练)的负担, (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课后表达训练是没有落实的)更可使学生将课后时间多用来阅读课外书籍、参与社会活动等。第三、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并行训练,形成一种互动的训练。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说话头头是道,条理清楚,可写文章却下笔无言。此原因除上述的传统观念所致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少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结合的训练。设立表达课,可弥补这一不足。在教学中,可是单独的口头表达训练,也可是单独的书面表达训练,又可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相结合的训练。进行一定量的由“说”到“写”的训练,说后即写,实行“意-言-文”无表达环节间断的全过程训练,培养学生全面的表达能力。第四、设立表达课,有利于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彩,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姓语” ,有利于打破片面的文体作文教学观。表达课的内容可以说无所不包,它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将学习与生活互相转化和促进,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现在的新理念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将课外的内容引入课内,而又把握不当,常将语文课上成各种课外知识课,喧宾夺主,舍本取末;设立表达课,可将有关内容单独成课,借以训练表达,一石多鸟。片面的文体作文教学观,本身就是教条思想观念的产物,它束缚了学生能力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设立表达课,肯定将使不少教师惯有的片面的“文体作文训练计划”之类的东西不再实施,从而极大地解放学生,发展学生。2、可在中小学不分时段地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有人说,你在前面不是说要打破片面的文体作文写作训练吗,怎么自相矛盾?请勿误解。我这里所言并不是说要进行有时段、分文体的议论文训练,而是针对长期以来学生只有到初中三年级才开始真正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而言的。我们应当知道一个生活常识:小学生也会争辩,也会找理找据地对某个问题进行肯定或否定。说事(叙述)和论理(议论) ,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并没有人生阶段的哪个先哪个后的规定,为什么我们的议论文写作训练要到初中三年级才进行呢?我想,原因有三:一是上述的将“写文章”看得太神圣了,二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三是忽视了生活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步,可从小学就开始。笔者某年曾在初中一年级作文教学中,在未学议论文之时,就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结果,初一年级的学生写得并不比初三年级的学生差。后来这一尝试因种种原因而未能连续、长期地进行;但其成效已现。二、教学行为的改变作文教学素有语文的半壁江山之称。作文关乎的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而且是素养的提高和心灵的丰富。作文教学历来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更不用说创新作文,实在是硬骨头一块!但是不能因为它硬就避之不及,我们不仅不能回避还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这也是当前所有中学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最具挑战性的课题。随之而来的创新作文辅导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头号难题,这里就我自学习以来实际作文教学中所得的点滴积累与各位商榷,望不吝赐教。1、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3、开放学生思维方式,写出创新作文;4、摒弃模式化,提倡个性化;5、关注学生审美情趣;6、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因此,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要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进而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开放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其写出创新作文。并注意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摒弃模式化倾向,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观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情真意切、个性鲜明的作文。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1、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注意到,小学 36 年级的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称为习作,这是强调了小学作文练习的性质,不同于中学生和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学家的创作。小学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目的,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最基本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明确了“练习“的性质,就不会、也不应再对小学生的作文提过早、过高、过难的要求了。高、难的要求可能对一小部分尖子生有利,但肯定会阻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把强调“真情实感“写入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克服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学2、自由表达与个性化写作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认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都包含了自由表达的意思。为保证学生的自由表达,在作文中写出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相对于过去“大纲“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更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鼓励自由表达,实现写作的个性化,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在自然和自由的状态下作文,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地写日记、周记;编童话、故事;经常写一些生活随笔,读书笔记。这些限制少的自由文体的写作,看似无规范,随心所欲,行文却极其自然往往能发现生活,抒写出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反映儿童“本真“的生活。教师应为儿童撑起一把“保护伞“,提供自由、自然、宽松、宽容、安全的支持性环境。3,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家知道,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无兴趣,无兴趣是因为失去了自信,而失去自信是因为失败的次数太多。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倒过来,让学生多获得成功的体验,问题不就解决了。在平时,我认为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有写作动机,二是有东西可写,三是能够写出来。其中“有东西可写“与“有写作动机“联系密切。没有写作动机,就不会想写,就不会去积极搜集材料,也就不会“有东西可写“。如果第一、二个重要方面解决不了,那么能够写出来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写作动机是关键。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目的是学习动机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而儿童恰恰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有强烈的“发表欲“,这只要看一看小学低年级学生随处乱涂乱画的符号和文字就已经很清楚了。心理学认为.小学生阶段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但熟悉和关心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家长们都知道,很多小学生最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很多老师也认为作文难教。针对作文教学的这一现实情语文课程标准在“写话“习作“目标设定方面.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过搜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三学段阶段目标中的“兴趣“自信心“,.分享快乐“感情真挚“相互沟通“等表述拓展了“大纲“感情真实健康“的内涵,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信、愉快地写作,逐渐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主动而自信地写作。作为学习态度的两个重要方面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其作为一种内驱力,需要写作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教师评价所产生的成就感的不断强化,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昕,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J“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一开始就充满自信地去写,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并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学生愉快地、顺利地、成功地写作,保持激情状态,原因是激情状态下可以调动自身潜在的能量和以往的积累、储备,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师要想尽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写作活动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信心,保持写作的热情。如能通过写作实践使学生增加自信心,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人迷的程度,也就达到了叶老“教是为了不教“的最佳教学状态,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关注、倡导的情感态度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兴趣决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激发兴趣,这种提法本身就包含了承认学习也存在着枯燥性这个前提。任何东西强调一过头,谬误就可能接踵而来。激发兴趣的同时也需有必要的检查督促和严格的要求。一、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1、将作文课改换为表达课改为“表达”有多方面好处:首先,用“表达”在写作教学中更能直接给教师和学生以一个明白的质的定性、定向。它将指令教师和学生从片面地以范文推动作文的写作教学思路上退出,真正走上写自己、写生活的作文教学思路。按照这一质的规定,我们的评阅作文的标准也就大大降低了:只要能清楚明确、合理有序、语句通畅地进行表达的,基本上就是达标的作文了。这才真正符合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这里谈的是作文评价的定位问题,并不是不要学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做中国将会少出很多作家,其实正相反,这种合乎教育科学的做法,将会大面积地推动作文教学的前进,促进更多的优秀的作家诞生。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培养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写作(表达)观,促进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再者,作为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语言(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二,这样一来,可进一步将语文教学明确划分为两大块:学习与表达。学习,指的是通过阅读课文所实现的各种有关学习。它一方面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转化为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表达,是指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所知的生活内容传达出来,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方面。“学习”与“表达”既各有自身的独立性,又有相互影响的联系性和相互推动的促进性。这是不用解说的了。在教材的编排上,可打破长期以来在单元课文后只附一作文训练的惯例,改编排为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表达训练(现在的一些初中语文教材在单元课文后设“口语交际”体现了这一点;但其内容单一,数量偏少,而且又少有联系平常普通生活内容的) ,当然最好注意其与单元课文的联系性、同步性。在这种编排中,课文篇数肯定要相对减少一点,表达课数量肯定要相对增多一点。这样做,一是改变长期以来读的多、 (表达)练的少、效果差的弊病;二是将表达训练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提高表达训练效果;三是可以大大减轻学生课后繁重的表达训练(即过去的语文大纲 ,今天的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后笔头训练)的负担, (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课后表达训练是没有落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